【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萨满文化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萨满文化研究

[王宏刚]萨满教的英雄崇拜与北方民族的崛起
  作者:王宏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16 | 点击数:19678
 
  二十余年来,我们在东北三省、京津地区、河北承德地区等满、蒙、朝鲜、锡伯、赫哲、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北方民族聚居地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调查,据我们对这些民族心理素质、性格特征的考察,结论和上述民族学家相近。一般说来,北方民族对外来的客人慷慨热情,坦诚无私。古道热肠,这方面有许多感人的经历,不胜枚举。他们对故乡,对自己的民族十分热爱,有很强的群体意识,自尊自强,勇毅刚强,敏慧好学。当然,北方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并不平衡,接受外来文化的程度也不划一,加之地理环境的差异,其民族心理素质、性格特征也存在差别,但上述特征却普遍存在,可视为共性。
  如果将北方民族心理素质的基本特征与前文分析的女神的基本品格一一对照,就会发现两者十分相似,十分接近,这并非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而应该说存在着必然的历史文化的联系。在女神崇拜中寄寓的初民的生活理想、群体意识、英雄主义、人格规范,通过萨满教与其他有关民俗潜移默化、天长日久地影响了民族心理素质的形成,民族性格的铸造。当然,民族心理素质的形成的基础是生产方式,但宗教的反作用不容忽视。尤为饶人兴味的是,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北方民族的社会生产范围逐渐扩大,冲破了原来氏族、部落的藩篱,在萨满教中,原本属于氏族部落的女神。越来越变成民族——甚至跨民族共祀的女神(或嬗变为男神),有的已经有人类共同母神的意味,反映在民族心理素质上,就是人类族类群体思想的发展,人类共同的亲爱之心的增强。北方民族称著于世的热情好客,不仅是一种民俗,而且体现了这种社会观念,无疑会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友好往来,推动历史的发展。
  从今人的标准看,上述北方民族心理素质、性格特征仍是优良的、健康的、蓬勃向上的、充满活力的,它亲和了人际关系,激发了群体的英雄气概,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规范了社会公德,培养了个人的优良品质,从而使人类更好地以群团的力量与智慧战胜自然、一征服自然,推动整个民族或区域的经济文化的进步。既然女神崇拜对北方民族的心理素质的形成发展起了良好的作用,那么女神崇拜在北方文明时代的重大而又积极的历史文化意义也昭然于世了。
  说到这里,我们也许能接触到一个历史之谜: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由于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北方民族生产方式、生产水平要比中原落后,踏进文明门槛也晚。但是在历史上,北方民族曾多次迅速崛起,建立过夫余,高句丽、渤海、高车等众多地方政权,尤其是鲜卑建魏、契丹建辽、女真建金、蒙古建元、满族建清,这些入主中原并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封建帝国,给中国历史以重大影响,推动了整个中华民族文明史的发展。上述北方民族不仅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而且其传奇般的勃兴令历史学家沉思。女真反辽,阿骨打誓师涞流水(今黑龙江省拉林河),率完颜部2500勇士,就敢于向有上百万发军队的辽朝宣战,而且仅三百年就败辽建金;建州女真努尔哈赤以十三副盔甲起兵,统一了女真,打败了明朝,为将近三百年的清朝奠基。这一幕幕奇迹般的历史活剧,历史学家曾从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角度来诠解、剖析,以解开这个历史之谜,已获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认为还应该考虑文化史这个视野,从民族精神这个角度来透视,以便更全面地解开这个历史之谜。
  建立海东盛国——渤海的工艺品靺鞨人有“三男如一虎”之美誉。
  《辽史》记录了“女真过万不可敌”的佳话。《大金国志》记载:“女真人善骑射,耐饥渴,上下崖壁如飞,济江河,不用舟楫,浮马而渡。”
  《满族源流考》记云:“我国士卒初有几何,因娴于骑射,以野战则克,攻城则取,天下人称我兵日立则不动摇,进则不回顾,威名震慑,莫与交锋。”“以铁骑奔驰,冲突蹂躏,无不溃败。”“咸用少击众,一以当千,固因神威之姿出于天授,贤臣猛将协力同心,亦我驱熊罴之士有勇知方,骑射之精,自其夙习而争先敌忾信焉故也。”《啸亭杂录》云:“八旗子弟,一闻行师出猎,皆踊跃争先。”
  这类记录,史籍中还有不少。史学家常说,北方民族以弓矢而定天下,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弓矢毕竟只是一种武器或工具,关键是掌握武器的人。在上述记载中,我们已经看到“立则不动摇,进则不回顾”,“一以当千”的“熊罴之士”,这是创造军事奇迹的根本,而且“贤臣猛将协力同心”,是一个凝聚力很强的战斗集体。北方民族性格上的勇敢、刚毅、忠诚、团结一致与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是其民族迅速崛起的内在的重要原因。
  从某种意义上说,英雄的女神培育了英雄的民族,英雄的民族创造了历史的伟绩,在这些古老的萨满教女神身上,寓含着某些历史之谜的谜底。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长白恒端的金楼子

上一条: ·[孟慧英]满族的祭祀、萨满文本和神话
下一条: ·[孟慧英]满族民间文学的萨满教传承
   相关链接
·中国春节 人类非遗|巴莫曲布嫫:春节是促进文化对话、助力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如何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巴莫曲布嫫代表谈用法治守护非遗瑰宝:修改非遗法让“保护”成为核心关键词·传承非遗守护文化根脉(改革再深化 奋进新征程·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康丽]“非遗”这个标签不能乱用·[刁统菊]女性是非遗传承的重要力量
·[康丽]非遗保护与性别平等:春节申遗成功说起·[朝戈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进入非遗堂奥的好用指南
·第二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拉开帷幕·[刘魁立]非遗传承: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
·[巴莫曲布嫫]将青年的声音带到非遗保护最前沿·[郭翠潇]寻找非遗“出圈”“出海”的内生动力
·“数字环境中的非遗保护:互联网失序治理与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杨秀]让年味儿重新浓烈起来
·《法制与新闻》杂志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展示非遗保护“中国经验”·展示非遗保护“中国经验”
·[杨利慧 丁红美]中国非遗研究20年:成就、焦点、贡献与问题·[黄永林]非遗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的责任与协同
·中国3个遗产项目从急需保护名录转入代表作名录·[王晨阳]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