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李建宗]仪式与意识:对丧葬的解析
  作者:李建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30 | 点击数:37572
 
 
 
参考文献:
 
[1] 张吉喜.证人宣誓与仪式[J].社会科学家,2007(2).
[2]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C].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181
[3] 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280.
[4] 乌丙安. 中国民俗学[M].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199.
[5] 薛艺兵. 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 [J]. 广西民族研究,20032).
[6](美)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 黄剑波,柳博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4
[7]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C].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186.
[8] 张建军.布傣人的丧葬礼仪及其文化意义与功能[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9] ()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M].李安宅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30
[10] (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M]. 李兆林、夏忠宪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8.
[11] (法)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A ].金泽等译,史宗, 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册)[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63
[12] 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
[13] (美)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黄剑波,柳博赟译,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71
 
                                    (本文刊于《文化学刊》2008年第2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条: ·[郭于华]民间社会与仪式国家
下一条: ·[乌丙安]中国戏曲古源辨
   相关链接
·[于晓雨]泰山庙会时空中的传承与变迁·[祝鹏程]现代民族国家构建中的西南民族神话
·[张怡 周全明]民间工艺创新设计的局内意识与局外意识·[郑甜甜]口头歌谣存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赵思晗]符号与仪式的互动·[张赵]情感补充与风险防范:冀南地区的疾病叙事及仪式治疗实践
·[张京京]灰姑娘故事的精神内核·[张辉刚 唐钰镥 王宇澳]家国同构:中国传统仪式中文化身份认同的追溯与统合
·[于佳卉]下山东请九郎:功能导向下烧香香卷的边界重构·[游红霞]谱系理论视角下民俗文化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理与路径
·[尹凤仪]汉将庙厌镇霸王潮的传说与信仰·[姚苏笑]角色功能、故事类型和仪式:《日瓦戈医生》中的民间文学书写
·[邢光耀]少数民族神话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肖慧]徽州鱼灯的仪式展演与互动传播研究
·[王兴尧]文本·仪式·节日:春联风俗传说的文化叙事·[王淑英 范家婧]多民族共享文化符号:诸葛亮传说在版纳、普洱地区的族际流动
·[王楠]仪式叙事策略与地方性实践:基于大理剑川太子会的考察·[王静怡]仪式实践与文化传承:基于岷县宝卷的田野调查
·[王佳]仪式·记忆·精神:北疆民俗文学内涵探析·[王红莲]摆供:世俗食物的神圣化之路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