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陈强]“文化的非文化化”或“文化的亚文化化”现象
  作者:陈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06 | 点击数:10907
 

 


  一、“一切都文化”岂不导致“一切都不文化”?

  自从二战后“光荣的三十年”(1945-1975)以来,西方社会逐步进入了一个文化
嬗变的时期:“精英文化”步步退却,“大众文化”蓬勃兴起,空前“繁荣”。置身当代西方社会中,感到似乎一切都可以称为“文化”:消费文化、时装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电影文化、音乐文化、沙龙文化、咖啡文化、香水文化、足球文化、旅游文化、商业文化、企业文化、麦当劳文化、肯德基文化、涂鸦文化、纹身文化、性文化、色情文化、天体文化、裸奔文化......无所不“文化”。只要是人进行的活动,似乎都可以称之为“文化活动”;只要是人生产的产品,似乎都可以称之为“文化产品”。而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也逐渐步入了一个文化“多元化”的时期。与西方社会“接轨”,中国社会中文化“泛化”、“大众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在中国媒体里,在中国老百姓口中,似乎没有什么不可以称为“文化”的。甚至连“强奸文化”都可以堂而皇之地成为“百度”和“谷歌”的搜索关键字眼。

  然而,“一切都文化”、“无所不文化”岂不导致“一切都不文化”、“无所文化”?文化的泛滥、虚胖岂不导致文化的消解、“文化的非文化化”或“文化的亚文化化”?

  到底什么是文化呢?对文化的理解可以“多元化”吗?身处一个愈来愈宽容、价值观念越来越多元化的时代,很多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文化“多元化”现象的一个思想根源。然而,一切都可以定义为“文化”,“文化”概念无所不包岂不导致“文化”概念的瓦解和消失吗?

  为此,论者觉得很有必要回顾西方哲学家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对这一概念正本清源,消除一些误会、缪见,并借此机会抛砖引玉,唤起大家对“文化的非文化化”或“文化的亚文化化”现象的关注和思考。

  二、西方哲学家对“文化”概念的理解

  1、“文化”的两层涵义与两个角度

  在西方,“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cultura),意为种植活动,用于农业。古罗马斯多葛派哲学家西塞罗第一个把农业的种植活动与人的培养进行比较。他说:一块肥沃的田地如果没有人去种植,是不能生产出东西的;同样地,一个人如果没有得到教育和培养,是无法成才的。

  在现代西方语言中,“文化”具有两层涵义:第一层是本义,即“种植”、“栽培”活动;第二层是引申义,即对人的潜能、潜质进行开发和培养的活动。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认为,“人对自身的天赋潜能(包括精神潜能、灵魂潜能和身体潜能)进行开发和培养,使自己达到各种各样的目的,这是人对自身的一个道德任务。也就是说,人不能让自己的天赋潜能和潜质处于无用、生锈的状态,因为人的理性将来有一天会需要经过了开发和培养的人的潜能和潜质,以达到各种目的” [1] (P305)。

  根据康德的理解,我们可以知道:假如“种植”、“栽培”需要一块土地和种子,进行播种、耕作、培植,然后期待收获丰硕的果实,那么一个人的“文化”活动也需要一块土地——他(她)的身体,需要种子——他(她)的语言潜能、智力潜能、精神潜能、道德潜能、艺术潜能和身体潜能等等。人的“文化”活动就是对这些潜能进行开发、利用和培养,使自己收获语言、智慧、知识、技术、道德、艺术、健康等等。那么,衡量一个人有没有文化、文化水平的高低,就看他(她)开发、利用和培养自身的潜能的努力程度以及他(她)收获的多少、质量的高低。通常我们说一个人有文化或文化水平高,就是指他(她)很努力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即他(她)拥有丰富、深厚的文化知识;我们说一个人没文化或文化水平低,则与之相反。

  以上是从个体、个人的角度对“文化”概念进行理解,然而也可以从人类群体、集体的角度进行理解。如我们说“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中世纪文化”、“欧洲文化”、“美国文化”、“西方文化”、“东方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埃及文化”、“非洲文化”等等,就是指一个人类群体或集体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精神表现、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汇结。当然,群体角度的“文化”是建立在个体角度的“文化”的基础之上的,是对个体文化的汇总、归纳和集中。正是从群体的角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文化定义为“某个社会或某个社会群体特有的精神与物质,智力与情感方面的不同特点之总和;除了文学和艺术外,文化还包括生活方式、共处的方式、价值观体系,传统和信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

  2、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加深对“文化”的理解

  生于德国、移民美国的现代著名女哲学家安娜·阿亨德(Hannah Arendt,1906-1975)认为:文化是一种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一个自然的人成功地摆脱自然的束缚和生命圈的简单循环——身体需要的满足和资源的消耗,创造一个精神活动的空间。在这一过程中,自然的人成为高于动物的人、具有思想和人性的人。这一对“文化”的理解与前述的“文化”的第二层涵义具有相通之处,即人对自身潜能的开发、利用和培养也是一个摆脱自然束缚、创造精神活动空间的过程。当然,前述的“文化”的第二层涵义不仅包括过程,也包括了结果,即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收获。

  安娜·阿亨德对“文化”的理解强调了人对自然的超越、人与动物的区别,这一超越和区别的根源在于人的理性。“人是有思想的动物”,可是,会思考的人已经不是简单的动物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代法国哲学家、作家阿兰·芬奇艾乐克霍(Alain Finkielkraut)提出:“文化,是带着思想的生活。”[2]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光明网-光明观察 2009-03-03 14:23:25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姜德顺]新时期人类学民族学译介特点(上)
下一条: ·[万建中]关于忌食猪肉的人类学解释
   相关链接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陈泳超]一则民间传说的生命旅程和文化基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启事·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
·龙年说龙“中国龙的文化阐释”·《文化遗产》:2024年第1期目录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文化遗产》:2023年第6期目录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