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族志/民俗志

[成伯清]叙事与社会学
  作者:成伯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9-28 | 点击数:29780
 
范式性认知与叙事性认知
 
真正将叙事回复到认识的含义上,将叙事作为描述人类体验的知识形式给予合法地位的,当属心理学家杰罗米·布鲁纳。我们知道,在西方传统中,自古希腊以降,真理的创造和传播,一直被视为属于逻辑和形式的话语范畴。理性等同于一种特定的话语,即提出假设、报告证据和作出推论。其他形式的话语,比如诗歌、戏剧和故事性的叙述,都不适合于呈现清晰的思想和知识,它们都应限定在传达和产生情感的范围内。而布鲁纳的主要贡献,就在于指出叙事知识并不仅仅是一种情感表达,相反,这也是一种正当的认识方式。布鲁纳提出,“存在两种不同的认知运作模式,两种思想模式,各自提供了不同的整理体验和建构现实的方式。它们尽管是相互补充的,但不能相互还原……而且,每一种认识方式都有自身的操作原则和规范标准。在确证程式上,它们也极为不同”(Bruner198511)。布鲁纳分别称之为传统的倚重逻辑—科学的“范式性认知”(paradigmatic cognition)和通过故事来认识的叙事性认知(narrative cognition)。
 
尽管布鲁纳的这种观点并不特别新颖,毕竟此前已有不少类似的观点,但将之明确提出并在学术共同体中引起广泛关注,布鲁纳当是功不可没。其实,正如波斯特曼(Postman)所说,“不象科学,社会研究从未发现什么。它不过是重新发现了人们曾经被告知的并需要再次被告知的东西”(转引自Emihovich199545)。在社会理论中,尽管我们不能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的事物,但是各种可能性其实总是有人能够想到,只是时机未到而不能引起应有的关注。布鲁纳的这种区分虽说并非独创,但因为顺应潮流,所以值得我们细加考究。
 
范式性认知的运作,主要是通过将特定的案例归入一个范畴或者概念。界定一个概念,就是寻找属于这个概念的成员所分享的共同属性。一般概念下面还有从属概念或范畴。抽象地说,范式性认知寻求的是同一性。所以,这种认知通常并不关心同属一个范畴下的成员之间的差异。正是通过分类功能,范式性认知将独特性与一般性联系起来,从而赋予体验以秩序。我们知道,在社会学中,范畴的确立是在资料的收集之前,研究者预先设计好测量工具和观察手段,然后再决定特定的事件或事物是否属于自己所关注的范围。当然,复杂的研究还会试图借助于因素分析之类的计算方法,来寻找范畴之间可能的关系。通过由此而来的概念网络,我们在建构我们的体验时,主要关注的是一再出现的共同要素。这种概念网络是从体验之流中抽象出来的,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熟悉而脱离特定脉络(familiar and decontextualized)的知识。
 
而叙事性认知则是指向人类行动的理解。人类行动是过去的经验、当下的情境压力和预期的目标之间交互作用的产物。不象自然客体,人类行动是独一无二的,无法完全重复。如果说范式性认知关注的是行动中的共同一面,那么叙事性认知则是专注于每一行动的独特性。所以,叙事性思维的运作是通过强调人类行为的多样性,将之放在特定的时间脉络之中,抓住的是人类事务的意义的丰富性和微妙差别。而诸如此类的特定,是无法通过概念界定、事实陈述或者抽象命题来表达的。那么叙事认知具体是如何做到这点的呢?是通过包含了情节的故事(emplotted stories)。情节将特定行动的诸种要素连为一体,构成一个生活片段(episode)。这种片段一方面可能激起我们同情、愤怒或悲伤的情绪反应,另一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释性知识,即当事人何以如此行动,从而使之能被理解。叙事性认知不是从各种故事中提取一般的规则或原则,而是维持在特定片段的层面上;也不是将包含了情节的故事还原为一套命题,而丧失了其中的戏剧性和整合性特征。这种故事化的体验,可以通过类比为理解新的行动片段提供基础(Polkinghorne1995)。
 
简言之,偏重逻辑-科学的范式性认知,寻求的是普遍的真理条件;而叙事性认知则是探究事件之间的特殊联系。叙事模式中的解释具有脉络嵌入性,而逻辑-科学的解释则是从时空背景中抽离出来。“与形而上学的现实或者抽象的模式不同,故事是关于我们的世界的。它们透露了人类体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Stephenson2000112)。不过,他们都是理性的认识方式。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文章来源:社会学视野网 2008-09-2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何明]文化持有者的“单音位”文化撰写模式
下一条: ·[高丙中]人类学国外民族志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
   相关链接
·[祖晶晶]昭君故事民间书写的世俗功能指向·[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
·[张亦洋]癞女、鬼怪与他者:晚清以来小说戏剧的癞俗书写·[张旭]民俗舞蹈中的身体建构
·[张佳伟]众声喧哗:多视域的曹操传说与形象建构·[袁歆 刘忠帆]梁祝传说书院文化景观叙事历史演化研究
·[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杨雨点]语言、行为、物象:湖南新晃“孝梅节”节庆的多元民俗叙事与文化认同
·[徐国洪]“书写影响论”与“交流方式说”:杰克·古迪的书写研究·[吴晓梅]符号与传统:南北盘江流域布依服饰国家叙事研究
·[温小兴]祖先、烈士与家国:瑞金新谱的红色文化书写·[孙正国 夏楠]大禹叙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研究
·[隋丽]民间叙事的情感逻辑:基于黄振华故事讲述的分析·[宋娟 王雨蒙]宋代笔记与宋代文人游宦四方的民俗书写
·[任正]传说的地域性表达与共同体意识建构·[穆昭阳]民间故事文本的“规范化”探讨
·[刘文江]《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甘肃卷》相关文献的编纂与传说学四个基本理论命题的实证·[凌崎 葛婷]文献·形态·结构:鄂西北孝歌唱本研究举隅
·[林海聪]鱼腥草的图文书写与本草知识建构·[林德山]历史叙事与景观生产:日照茶文化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