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CFS会务║关于近期会员会籍管理工作的说明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文化遗产》

首页民俗学文库民俗学刊物《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2023年第2期目录
  作者:《文化遗产》编辑部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3-04-13 | 点击数:3736
 

 

《文化遗产》2023年第2期
总第83期

目 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强国建设    
历时和共时视域下文化空间概念的再阐释 敏承华 朱刚 1
数字化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实践反思 赵云海 刘 瑞 10
回忆、地点与身份:阐释和建构清明节日文化记忆的三个维度 马延孝 马知遥 19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权的国家给付义务 李荣光 27
现代学徒制传承少数民族非遗技艺的理论与价值体系研究 赵鹏燕 曲木铁西 35
     
中韩《西厢记》接受的差异
——以文汉命注解本和邓温书评释本为例
赵春宁 43
日常生活视角下《满床笏》传奇的传播与接受 范翠琪 51
场景并置与时空重组
——论传统戏曲插图中的“梦境图”及其时空关系
杨帆 59
韩休墓“乐舞图”的舞容情态与搬演组织
——兼答张裕涵、曹飞的质疑
孟祥笑 67
中国古代戏曲图像研究的方法与陷阱 朱浩  74
19世纪西方绘画里的中国戏曲想象 廖琳达 82
     
茶文化研究专题 主持人:张静红 91
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保护什么?“现代风味”下的工匠技艺 余舜德 92
偏离、回归和“杂食”:潮州年轻人对传统遗产的多重取向 张静红 101
茶、文化、实践:中国文化对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当代茶饮的影响 [澳]Peter d’Abbs著 侯莹坤 译 张静红 校 109
     
礼俗同归:宋代庐墓异象论析 夏文登 119
巴渝地区传统民居的建筑伦理研究 王裔婷 李禹阶 127
神祇形象“主调相态”蕴含的文化样式 林玮生 136
民间文学的跨文体传播:元代话本与杂剧中的薛仁贵故事 李洁 143
     
·代表性传承人·    
幺弦孤韵音不绝
——皮影戏(通渭影子腔)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满仓访谈
卜亚丽 郭晨曦 150
     
稿约   封三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李中彦】

上一条: ·《文化遗产》:2023年第1期目录
下一条: ·《文化遗产》:2023年第3期目录
   相关链接
·《民族艺术》:2023年第4期目录·《民族艺术》:2023年第3期目录
·《民俗研究》:2023年第5期目录·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7-8月受理)
·“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3)”在山东大学开幕·[程瑶]转危为机:紧急情况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活用
·《文化遗产》:2023年第4期目录·《文化遗产》:2023年第3期目录
·祝鹏程:《市场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北京相声为个案》·《民俗研究》:2023年第4期目录
·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3 年年会议程·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5-6月受理)
·[马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编制能力建设研究·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3年会通知(第2号)
·《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2期目录·2023嘉兴端午民俗研讨会举行
·敬文民俗学沙龙:历年活动汇总(2004-202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我们即#活态遗产
·《非遗公约》20年:欢迎使用“非遗在中国2020”App·“中国民俗学高端论坛(2023)”在山东大学成功举办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