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陈泳超]太湖流域民间信仰类文艺资源的概貌及研究述评
  作者:陈泳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0-01-07 | 点击数:9257
 

摘   要:太湖流域民间存在着极其丰富的信仰类文艺资源,20世纪后半期以姜彬先生为代表的江浙沪民间文学研究团队在田野调查和学术研究两方面都形成了很多成果。但该项研究的学理设定有一定偏颇,本文尝试进行一定程度的缩减与修正,以“太湖流域民间信仰类文艺资源”为统摄,可以凸显出其内在的同质性和文化一体感,并在这一学术概念的引领下对已有研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评述。

关键词:太湖流域;信仰文艺;宝卷;神歌


  一、“太湖流域民间信仰类文艺资源”释名

  太湖流域是吴文化的核心地区,从历史发展上看,它在精英文化方面居于全国重要地位,在民俗方面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而民间信仰文艺正是其中最具综合性、丰富性的代表之一。

  此地民间在制度化的佛教、道教之外,历来还有丰富多样的神灵信仰和仪式活动,并有特殊的民间演唱文艺形式与之伴生,比如宝卷、赞神歌、太保书、宝忏、香诰、六书班……它们与太湖流域民众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从跨地区的民间庙会到一个社区的集体祈福禳灾,乃至一家一户的红白喜事,这些信仰类文艺资源都处处存在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功效。它们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繁荣的时段,如今,这些文艺形式有的已经濒临消亡,有的经适度调整后在现代生活中大放异彩。无论何种情况,对这些凝聚着民众生活和审美历史的传统文艺资源,都有进行整体性调查研究的必要。

  在这一学术领域最有集团化效应和学术影响的,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姜彬先生为首的江苏、浙江、上海一批学者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调查研究。当时他们成功申报了国家课题“吴越民间信仰和民间文学关系的考察和研究”,并发动江浙沪广大学者及各级文化机构工作人员大规模地进行田野调查和专题研究,成果主要发表于姜彬先生领导下的《民间文艺季刊》(1991年后更名为《中国民间文化》)。粗略算起来,他们公开发表的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足有百余篇,其中集大成之作是姜彬先生主编的《吴越民间信仰民俗——吴越地区民间信仰和民间文艺关系的考察和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一书。这一项考察研究成绩巨大,主要体现为:(1)发现了大量民间信仰类文艺资源的活态存在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初步考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线索;(2)写出的调查报告和专题论文大多具有原创性,是某一局部话题的重要成果,有些甚至是开山之作;(3)发掘了一大批民间文化的积极传承人,这些人是各类活动的“民俗精英”,也是学者深入研究的主要对象;(4)培养了一批有特殊专长的学者,如研究宝卷的车锡伦、研究神歌的顾希佳等,由于他们持续努力,至今依然是该领域的学术权威。

  但是,过了将近30年,站在当下学术平台上冷静回望先贤业绩,自然也会有些遗憾:(1)当时的调查详略不等,没有一致的科学规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当地文化干部承担的,虽然元气淋漓,但比较随意;(2)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好不容易被发现了,却没有认真记录、整理和公开出版,因而它们依然“养在深闺人未识”,难以引起其他学者的跟进,形成新的学术增长点;(3)专题研究有非常优异的论文,但也有不少感想式的、表面化的作品,并带着那个年代特有的“文化热”躁动,很少对具体现象进行深入钻研,习惯于轻易跳到宏大的理论话题或邃远的历史原型。最可惜的是,此项目结项之后,大部分相关研究很快趋于沉寂,大量刚发现的线索、刚呈现的资源,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开掘,因而其整体影响力也就比较微弱。

  有鉴于此,本人经过长期准备,发大心愿,意欲联合今日的学术同道,重新接续先贤的心血努力,理由主要有:(1)这些线索依然存在,那批杰出的“民俗精英”,有的还健在,有的去世不久,再不进行深入的调查,则恐怕真要成为历史的遗憾了。(2)这30年来国家形势和民俗生活都发生了巨变,这些信仰文艺也不能自外,尤其是21世纪以来的“非遗”政策,使得这类民俗文化既得到了“保护”又加速了变异。我们有了先贤们留下的成果,再进行新的科学调查,两相对比,可以在学理和实践上得到许多真知灼见。(3)我们现在的学术基准整体上已经远超那个时代,应该用科学规范的田野调查方式,对代表性的选点进行深入调查,同时调动多学科的前沿学者来协同攻关,进行有创造力的跨学科研究。

  当然,站在现代学术的高度,我们在接续前贤的基础上,对他们的研究也要做一些必要的调整。以《吴越民间信仰民俗》一书为代表的既有研究,总体框架设计过于庞杂,同质性和一体感较弱,我们参照其体系,在概念范畴上进行部分调整,主要聚焦于两个关键词的设置:

  第一,“太湖流域”。原有研究用的是“吴越地区”,我们认为范围太大,其文化同质性较弱,不利于进行体系化的深度研究。我们将之缩小为“太湖流域”,在地理上主要指长江以南、钱塘江以北、以太湖为中心的区域;在方言上指的主要是吴方言“太湖片”下属的“苏沪嘉小片”“毗陵小片”以及“苕溪小片”之一部;从行政区划上,主要指的是明清以来的苏、松、常、嘉、湖、太仓这五府一州之地,现代则指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嘉兴、湖州几大地区以及江北的靖江、南通等地;在传统文化上指的是“吴文化”的核心地区,不再包括“越文化”了。

  第二,“民间信仰类文艺资源”。我们的设定是:与某一特定的民间信仰和仪式活动有机关联的特殊文艺形式,有时即为信仰仪式之核心部分。相对来说,《吴越民间信仰民俗》的研究对象过于宽泛,它包括一切带有信仰色彩的文艺形式,比如年画、剪纸、民间传说、儿歌、灯会、音乐、舞蹈、游艺活动之类,其用意是探究“民间信仰与民间文艺之关系”。我们则是专门针对那些作为民间信仰仪式重要组成部分的文艺形式,对不构成某一信仰仪式有机部分的品类,我们决然割爱。此外,出于文学本位之立场,凡不出现较长规模语言文本者,比如像跳幡神、赶五猖之类倚重于身体的表演,亦不加考虑;至于大量存在的上梁歌、丧葬歌之类的仪式歌乃至咒语、祝辞之类,虽然具有一定的信仰仪式感,但语言文本较为短小且基本没有叙事性,我们也不特予关注。剩下的就仅是该书中的宣卷、神歌、僮子戏、目连戏等语言类表演艺术,也即是通常所说的曲艺和戏曲两大类。即便如此,此概念尚须以“太湖流域”的文化一体性为制约,因如下民间戏曲,我们发现在太湖流域并不突出:“醒感戏”主要流传于浙江南部永康一带,早已超出吴方言的“太湖片”;目连戏主要分布在绍兴、上虞、开化、高淳等地,它们要么不在“太湖片”内,要么虽在“太湖片”但不在上述三个小片内,总之都不属于我们所谓的“太湖流域”文化范围;只有僮子戏确实在太湖片“苏沪嘉小片”的南通等地以及在江南部分渔民中有所流传,但它其实是“江淮神书”这一大的傩文化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其影响力遍及长江下游的江北地区,属于江淮文化之一部分,与太湖流域信仰文艺的总体风格差距较大,它们之间虽互有影响,但未必是同一文化体系。况且僮子戏、目连戏之类的研究已成专学,国内外许多戏曲研究者倾力为之,我们不必再重复劳动。此外,在信仰仪式活动中单纯作为娱乐项目而非仪式组成部分的演戏、说唱之类自然很常见,却也不是我们的考察目标。于是,我们的考察目标就剩下以宝卷和神歌为两大支柱的民间曲艺这一个大类。另外可能还有一些地方性的文类,比如无锡的“香诰”、湖州宝忏、平湖太保书之类,还需要在田野调查后甄别取舍。

  这样看来,我们考察对象的范围似乎缩小了,但这恰是我们批判地吸收前贤成果后的自觉追求。我们强调的是文化一体性,不会为了求多求全而损伤学术对象的内在规定,只有划清了边界,才能在同质性基础上对太湖流域的文化现象进行深度的调查和研究。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杨明晨]迷信作为“知识”:江绍原的迷信研究与学科话语的跨文化实践
下一条: ·[巴莫曲布嫫]以口头传统作为方法:中国史诗学七十年及其实践进路
   相关链接
·[祖晶晶]昭君故事民间书写的世俗功能指向·[张润平 李才景]岷州宝卷存目
·[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裘兆远]从家堂看太湖渔民俗信的变迁
·[刘明花]河西宝卷展演场域的文化流动与传承研究·[李贵生]中国宝卷在河西走廊的独特发展
·[李丰]宝卷中的“回文”与仪式实践·[纪秋悦]圣俗之间:清代以来《红罗宝卷》的抄写、刊印与仪式实践
·[陈泳超]明清教派宝卷中神道叙事的情节模式与功能导向·[郑土有 李亚棋]伊维德河西宝卷英译研究
·[张佳伟]不同性质宝卷中的叙事方式及其功能定位·[施尧]冲绳神歌的再语境化实践:以首里库尔纳保存会为例
·[任积泉]河西宝卷中的曲牌曲调音乐遗存及活态传承状况浅析·[刘明花]河西宝卷展演的场域问题研究
·[纪秋悦]赵景深先生旧藏宝卷研究·[霍福]历史场阈中的目连戏研究
·[黄亚欣]宣卷艺人班社在仪式活动中的功能阐释·[陈泳超 陈姵瑄]民间宝卷的身份叙事建构
·[苏长鸿]“何处是江南”抑或“处处是江南”·[任积泉]“守正创新”是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必然选择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