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户晓辉]民主化的对话式博物馆
——实践民俗学的愿景
  作者:户晓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4-28 | 点击数:5655
 

  摘要:与其他博物馆相比,民俗博物馆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去精英化色彩和平民化倾向。恰恰在民俗博物馆里,民俗学最初的两种实践动机——自由民主的浪漫理想与经世致用的现实诉求——不仅可以得到认识的统一,而且应该得到实践的结合。实践民俗学期望建设民主化的对话式博物馆,其中不仅有人与物的单向“对话”,更有人与人通过物的双向对话。对话的目的在于为普通观众自己的不同叙事、讲述和记忆提供平等表达与公开展示的平台,让不同于正统和官方的叙事形式与记忆方式能够获得公共表达的机会,由此使普通观众相互进行审美启蒙,共同培养公民习性,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关键词:民俗博物馆;对话;审美启蒙;实践民俗学

  作者简介:户晓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博物馆与民俗学以及二者联姻的结果——民俗博物馆都是现代性的产物。在18世纪末,德语地区的民俗学,尤其德国民俗学也曾是“边界学”(Grenzkunde)、“国别地理学”(Länderkunde)、“国家学”(Staatenkunde)、“文化地理学”(Geographie der Kultur)、“财政学”(Kameralistik)和“统计学”(Statistik)的一部分。*至少可以说,民俗学最初既有自由民主的浪漫理想,又有经世致用的现实诉求。德语国家的民俗学在起源时的主要动机之一是出于国家财政的需要而登记资源,是为了解救“民众的困苦”(Not des Volkes)。只不过这个动机虽然在后来的民俗学中一再出现,却又经常被人们忘在脑后。*更少有人意识到,所谓“民众的困苦”,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而且前者往往又是由后者导致的。也就是说,在民众那里,由物质贫困所导致的精神痛苦,远远赶不上由精神上被剥夺了自由、权利和尊严所导致的物质贫困。

  从民俗博物馆发展的历史来看,民俗学的浪漫理想与现实诉求经历了一个由合到分、再由分到合的过程。具体而言,欧洲大规模的民俗收集始于19世纪,为此才建立了各门文化科学和各种类型的博物馆。*德语地区的民俗博物馆则以各个地方的家乡博物馆为主。显然,民俗博物馆为了收集、整理并展示民俗的需要应运而生,而且,在最初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仅“作为收集对象的民俗常常被认为是人类活动的无用的产品。就像废弃的邮票、空酒瓶等在某种意义上代表废物一样,民俗在历史上也被如此看待”*。与此相应的是,民俗博物馆被视为历史遗留物的储藏室和陈列馆,这里主要是物的叙事和“物的语言”(Die Sprache der Dinge)*,人们在这里听到的仿佛总是历史的余音绕梁,体会到的仿佛也只是怅然若失的感觉。所以,在这个历史阶段,民俗博物馆最典型地体现了民俗学的现实诉求与浪漫理想相互分离的学科征候。民俗博物馆不仅与民俗学研究一起经历了长期见物不见人的发展过程,而且本身在民俗学研究中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更少得到理论的反思。在经验实证研究倾向的主导之下,民俗学者们往往关注和批判的是民俗博物馆将民俗孤立化和非语境化的具体做法,只是近几十年来才开始重新考虑再语境化的问题。但无论如何,这种问题意识聚焦的仍然是作为物的民俗,而不是作为物的主人和使用者的民众。

  放眼整个世界博物馆的历史与现状,我们似乎也不应单独苛求于民俗博物馆的研究与实践。因为从旧博物馆学到新博物馆学的发展历程在总体上也是从物到人回归的过程,不仅实物在博物馆中的中心地位在逐渐被虚拟物体和智能物体(smart object)取代,而且也同样体现为一个转变过程:从见物不见人,到逐渐看见人,直至看到大写的人。我们可以比较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The Statute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在界定“博物馆”时的措辞变化:

  1961年:

  ICOM shall recognize as a museum any permanent institution which conserves and displays,for purposes of a study,education and enjoyment,collections of objects of cultural or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国际博物馆协会将把为了某种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而保存、展示、收集具有文化重要性和科学重要性的物品的任何常设机构确认为博物馆。)

  1974年:

  A museum is a non-profit making,permanent institution in the service of the society and its development,and open to thepublic,which acquires,conserves,researches,communicates,and exhibits,for purposes of study,education and enjoyment,material evidence of man and his environment.

  (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常设机构,向公众开放,为教育、研究和欣赏之目的征集、保存、探究、传播并展示人及其环境的物质证据。)

  1989年:

  A museum is a non-profit making,permanent institution in the service of society and its development,and open to thepublic which acquires,conserves,researches,communicates and exhibits,for purposes of study,education and enjoyment,material evidence of people and their environment.

  (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常设机构,向公众开放,为教育、研究和欣赏之目的征集、保存、探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其环境的物质证据。)

  1995年(2001年的与此措辞相同,只是增加了几个逗号):

  A museum is a non-profit making permanent institution in the service of society and of its development,and open to thepublic which acquires,conserves,researches,communicates and exhibits,for purposes of study,education and enjoyment,material evidence of people and their environment.

  (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常设机构,向公众开放,为教育、研究和欣赏之目的征集、保存、探究、传播并展示人们及其环境的物质证据。)

  2007年:

  A museum is a non-profit,permanent institution in the service of society and its development,open to thepublic,which acquires,conserves,researches,communicates and exhibits the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of humanity and its environment for the purposes of education,study and enjoyment.

  (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常设机构,向公众开放,为教育、研究和欣赏之目的征集、保存、探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其环境的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

  从1961年根本不出现“公众”和“人”的字眼,到1974年出现了“公众”(public)和“人”(man),再到1989-2001年出现了“公众”和“人们”(people),直到2007年出现了“公众”和“人类”(humanity),其中的重点转移和问题意识的变化至少包括:从物到人,从“物质证据”到有形遗产(物质遗产)再到无形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泛泛而谈的人到具有人性的人。人的因素在逐渐增强并且得到越来越多的强调和重视。因此,近年来才逐渐发展出以人为中心的博物馆学(people-centred museology)。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博物馆的中心不是物,而是文化,博物馆是人与物、人与人发生文化对话的场所。“随时光流转,当代博物馆已完成了从古时为祭祀之用的对珍玩奇观的收藏,以及为扬威之用的赫赫战功的展示,逐渐演变到现代意义上为审美之用的灿烂文明的复现,以及为体验之用的仪式缔造的圣地的过程。”*

  与其他博物馆相比,民俗博物馆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它的去精英化色彩和平民化倾向。恰恰在民俗博物馆里,民俗学最初的两种实践动机——自由民主的浪漫理想与经世致用的现实诉求——不仅可以得到认识的统一,而且应该得到实践的结合。对此,我们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加以考察。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何厚棚】

上一条: ·[王新艳]公共空间与群体认同: 海神庙重建的社会学意义探讨
下一条: ·[吕珍珍]科班的营利性及其对戏曲传承活动的影响
   相关链接
·[朱志明]民办民俗博物馆与乡土文化记忆传承·[毕常新 梁莉莉]物质遗存与共同体凝聚:一个乡村民俗博物馆的微观叙事
·美国《西部民俗》“中国民俗学的新方向”专刊评介·5月21日: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
·[田兆元]“元宇宙”神话叙事与谱系构建·[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
·[柯小杰]传统村落:活态的民俗博物馆·[任雅萱]生者与亡者的对话
·[王京]民俗学与历史学的对话·[王明欣]关于民俗博物馆发展的建议
·[王杰文]挽歌与祭文·[施爱东]学术与生活的不可通约性
·[巴莫曲布嫫]“丝绸之路”作为方法·[王京]民俗学与历史学的对话
·[会议]从启蒙民众到对话民众 ——纪念中国民间文学学科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北大,2018年10月21-22日)·[毛晓帅]中国民俗学转型发展与表演理论的对话关系
·中美学者对话“中国多民族口头传统的文化意义”·奥德蕾·阿祖莱:在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国际日的致辞
·[董晓萍]多元民俗叙事:钟敬文与普罗普的对话·中美文化对话,从中美民俗学者交流的故事说起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