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杨利慧]《中国神话母题索引》导言
  作者:杨利慧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3-21 | 点击数:22102
 


《中国神话母题索引》,杨利慧 张成福 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年12月。

  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神话和民间故事?这个问题大约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因为几乎所有的族群都拥有自己五色斑斓的神话,故事的数量往往更是多得如同漫天的星斗。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叙事往往呈现出一定的模式性。比如,中国东汉时期的典籍《风俗通义》的佚文里,记载有女娲用黄土抟制人类的神话,不约而同,《圣经》里也说上帝耶和华用地上的尘土创造了人类的男性始祖亚当,古希腊神话中说普罗米修斯用土和水——一说是他的眼泪——塑造了第一个人体,而爪哇的神话里也说创造神用粘土造出了第一个男人。可见,泥土造人是一个流布广泛的神话元素,它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地区和族群中反复出现,具有模式性的特点。依据这种模式性特点,能够将世界上浩如烟海的民间叙事文本进行分类。而分类,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深入发展的基本前提。母题的划分以及母题索引的编纂,就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

  一、“母题”的划分以及母题索引的编纂

  其实,在对母题(motif)进行划分之前,世界民间文学研究史上更早出现的是类型(type)的划分以及类型索引的编纂。这一分类法的集大成者要数芬兰的历史-地理学派(The Historical-geographical School)。这派学者认为民间文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就在于广泛、详尽地研究故事情节,具体确定这些故事情节的最初发祥地及其流传的地理途径。为了便于比较众多的故事异文,并且从中探求故事的原型和发源地,该派学者把世界各地、各民族中流传的类似或类同的故事情节划分为“类型”(type)。“一种类型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传统故事,可以把它作为完整的叙事作品来讲述,其意义不依赖于其他任何故事。当然它也可能偶然地与另一个故事合在一起讲,但它能够单独出现这个事实,是它的独立性的证明。”[1]例如在中国众多民族中广泛流传的兄妹婚神话,尽管它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的讲述人那里,情节往往有大大小小的差异,然而其基本的情节结构相对稳定。我曾依据自己近年来所搜集的418则兄妹婚神话,将中国各民族间流传的兄妹婚神话的一般情节结构——也就是这个神话的基本类型——构拟如下:

  1.由于某种原因(洪水、油火、罕见冰雪等),世间一切人类均被毁灭,仅剩下兄妹(或姐弟)两人。

  2.为了重新传衍人类,兄妹俩意欲结为夫妻,但疑惑这样做是否合适。

  3.他们用占卜的办法来决定。如果种种不可思议的事情(滚磨、合烟、追赶、穿针等)发生,他们将结为夫妻。

  4.上述事情发生,于是他们结婚。

  5.夫妻生产了正常或异常的胎儿(如肉球、葫芦、磨刀石等),传衍了新的人类(切碎或者打开怪胎,怪胎变成人类或者怪胎中走出人类)。[2]

  芬兰学者安蒂·阿尔奈(Antti Aarne,1867~1925)曾搜集世界各地(主要是欧洲)的故事资料,编纂了一部《民间故事类型索引》(Verzeichnis der Märchentypen, FF Communications, No.3, 1910),该索引后经美国民俗学家斯蒂·汤普森(Stith Thompson, 1885~1976)的翻译、多次补充和修订,成为世界民间文学领域使用最为广泛的工具书之一,[3]为国际性的民间故事的分类和比较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民俗学者们通常把该索引的分类和编排方法称做“阿尔奈-汤普森分类体系”(the Aarne-Thompson classification system),或简称为“AT分类法”。

  但是,汤普森觉得仅有类型以及类型索引还不够,因为类型的划分有时依然失之粗疏,不利于开展更细的研究。他建议应该将类型进一步细分,划分为更小的叙事单位——母题。“母题”一词在汤普森之前已有不少学者使用,[4]汤氏采纳了这一术语,并“一直在十分宽松的意义上”使用它(always in a very loose sense)。[5]在他看来,母题“是构成传统叙事文学的元素”(the elements which make up traditional narrative literature),它“包括叙事结构中的任何元素”(to include any of the elements of narrative structure),[6]是一个故事中最小的、能够在传统中持续的元素,它具有某种不寻常的和动人的力量。[7]比如平凡的吃和睡并不构成母题,因为它们缺乏不同寻常的、突出的特征,但是它们可能通过与某种突出的或者值得记忆的事物相联系而成为传统的一部分,比如在一张神奇的桌子上吃,吃由动物帮手提供的食物,或者吃能够赋予神奇力量的食物,这样才能使故事不同寻常,才有可能被故事的讲述者代代相传,从而使相应的行为成为故事中的母题。[8]母题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故事中的角色,比如众神、非凡的动物、残忍的后母;第二类涉及情节的某种背景,比如魔术器物、奇特的信仰、不寻常的习俗;第三类母题是单一的事件,它们构成了母题的绝大多数母题,可以独立存在,为数众多的传统故事类型就是由这类母题单一的母题构成的。[9]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高海珑]“三位一体”的火神
下一条: ·[韩伟]《格萨尔》史诗原型系统
   相关链接
·[周媛]神话主义视角下《王者荣耀》中的女娲形象重构·[吴家敏 李雅嘉]“兔兔这么可爱”
·[王尧]度量故事:情节类型、情节基干与核心序列·[孙敏]母题共享与话语耦合:日本英雄祖先故事的信仰图景
·[孟琳峰]“线上世界”的神话解说实践·[马速]符号消费中的青年群体与传统文化知识生产:从国潮热中的神话元素商品谈起
·[刘蓓]基于历史维度、信仰维度、旅游维度的神话主义研究·[郭双]神话主义视域下《山海经》的互文性实践
·[关旭耀]从故事到动漫影视·[巩潇]作为交流资源的神话主义:互联网背景下神话影视作品的二次创作
·[陈杰]中国近代期刊报纸中的盘古神话研究·[孙华月 刁统菊]传统神话角色在网络语境中的形象转型研究
·[杨利慧]当代神话学的立场和追求:在整体时间观和互文之网中重新理解神话与神话学·第五届中国神话学与西王母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1号通知
·[祝鹏程]朱大可神话研究的症候式批评·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
·[向柏松 张兆芹]神话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祝鹏程]作为文化批评的神话研究及其不足
·[周巍]古代传说向都市传说的演进路径·[张多]重估中国神话“零散”之问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