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王文宝:《吆喝与招幌》
  作者:王文宝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4-07-12 | 点击数:4115
 

 
吆喝与招幌
 
王文宝 编著

出 版 社:同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5-1
ISBN:9787805935942
丛书名:北京民俗系列丛书
版 次:1
页 数:255
字 数:180000
印刷时间:2002-5-1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平装


编辑推荐

 北京是我国著名古都,辽、金、元、明、清都在此建部。八百年来,这里的文化、商业不断发展,在满、蒙、回、汉等民族杂外交融之中,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传统文化,商业宣传民俗就是其中之一。明、清时,北京商店林立,行商遍布全市。随着商业的繁荣,积累了众多的商业吆喝、响器和招幌,构成了一个绚丽多姿的声像世界。  


内容推荐

 北京是新中国的首都,又是八百年来的五朝古都。五方杂处,人文荟萃,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北京独特的民俗文化。 由于北京的特殊地位,京城民俗历史为世人所关注。 人们从关汉卿的戏曲和老舍的小说中,早已体味到北京民俗的无穷魅力。但记述北京民俗的著作虽然不少,却往往比较简单略,不得要领。直到改革开放以来,才出现了一些分门别类地介绍北京民俗生活的专著,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作者简介

 王文宝,1929年生于北京,1955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艺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现任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俗文学学会顾问;出版有《中国民俗文学发展史》、《中国民俗学史》、《中国民俗学论文选》、《中国俗文学发展史》等著作。

目录

 序
引言
一、吆喝与响器
(一)吃食类(包括小吃和其他食物、饮料等)
(二)菜蔬类(包括青菜和其他动植物菜)
(三)糖果类
(四)服饰类
(五)用品类
(六)服务类
(七)娱乐
(八)收换类
二、招幌
(一)粮油饮食类(内含烟酒糖果)
(二)衣饰鞋帽类
(三)日用百货类
(四)文玩书画类
(五)服务类
(六)其他类
附录一:闲园鞠农《一岁货声》
附录二:汉严卯斋《贸易》影印本
附录三:漫话商业宣传民俗
附录四:专门记录清代北京商业宣传吆喝习俗的两个手抄本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王文宝 王文珍:《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花──北京民间儿童游戏》
下一条: ·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发展史》
   相关链接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致辞·[王均霞]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视野中的本土女性民俗学研究
·[王京]对中国民俗学学派建设的几点思考·[刁统菊]“田野作业”概念的发展史
·[朱梁灏]民俗学的日常生活转向与批判的日常生活研究述论·[张一帆]虚拟空间中的民俗:新媒体语境下民俗传播特征与知识再生产
·[张淇源]媒介养老:一种宗族养老传统的理论路径与可能·[余玮]“物”与民俗学史叙述
·[叶玮琪]实践民俗学视野下风俗教化的变迁与回顾·[王午琦]数字时代神话日常化重构与民俗学回应
·[王锐林]积极的规训者·[王琪]朝向当下的乡村民俗学研究
·[田书宇]百姓日用即道:王艮的日常生活思想及其民俗学意义·[唐璐璐]“在民间”:中国民俗学的“位置”回归
·[谭昱芊]论五来重“佛教民俗学”的思想脉络·[宋海玉]形式与宣读:民俗学“挪用”现象的省思与检视
·[宋博文]数字时代的非遗研究刍议·[邵卉芳]民俗学的担当:学科教师如何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邵凤丽]活态文本与文化实践:民俗学视域下家谱的双重属性·[彭牧]现代性的他者、文化身份与美国民俗学的知识生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