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CFS会务║关于近期会员会籍管理工作的说明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吴晓东]神话研究的认知视角
  作者:吴晓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6-28 | 点击数:3935
 

  内容提要:尝试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来研究神话及其相关语篇。简单回顾了语境的研究历史,引入了认知语境的概念之后,通过心理图式来说明认知语境在语篇记忆、理解/回述中的作用。运用认知语言学关于概念形成的范畴化理论与原型理论来说明神话、表演等概念的模糊性,最后论述了认知的隐喻性思维对神话起源的作用以及对神话深层结构研究的作用。

  关键词:神话;认知语境;心理图式;范畴化;隐喻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本文刊于《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04期,文章内容详见caj版附件)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敖其]简论文化遗产的内在联系与保护措施
下一条: ·[乌丙安]走进民俗的象征世界
   相关链接
·[杨利慧]当代神话学的立场和追求:在整体时间观和互文之网中重新理解神话与神话学·第五届中国神话学与西王母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1号通知
·[祝鹏程]朱大可神话研究的症候式批评·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
·[向柏松 张兆芹]神话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祝鹏程]作为文化批评的神话研究及其不足
·[张多]重估中国神话“零散”之问·[张成福]遗产旅游中不同主体神话观的碰撞与融合
·[于玉蓉]《史记》体例之数的神话学新探·[杨利慧]当代神话学的立场:在动态而开放的互文之网中研究当代神话
·[吴新锋 胡港]甘肃泾川文旅景区中的西王母神话主义·[孙正国]乡村记忆、身份重构与神话资源的价值认同
·[苏永前]神话的理论化与理论的神话化·[米海萍]试析青藏地区多民族神话的内容与特点
·[霍志刚]神话的当代转化与族群认同·[黄景春]黄帝神话的在地化生产及其文化产业开发
·[何帅]网络游戏对神话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郭崇林]老三星、新三星与原古神
·[高健]神话主义与模棱的原始性·[陈连山]《山海经》中帝俊神话的再解读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