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民俗教育专业委员会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机构专业委员会民俗教育专业委员会

中国民俗学会民俗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年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
  作者:上海师范大学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6-19 | 点击数:8850
 


  6月13日至15日,中国民俗学会民俗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年会暨中国民俗与古代文学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会议围绕民俗学学科与古代文学学科交叉研究、高校民俗专业教学、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研究等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此外,今年的会议还涌现出众多观点新颖的研究成果。

  大会由著名民俗学专家、我校民俗学带头人翁敏华教授主持。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永林,原中国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丁锡满,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贺学君,中国故事学会副主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组专家刘守华,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终身教授陈勤建,我校人文学院教授苏智良等4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会上,黄永林教授提交论文《〈楚辞〉中恋爱习俗描写及其文化阐述》,在研究《楚辞》恋爱习俗的主要表现形态基础上,探讨了其存在与发展的独特文化渊源、内涵和时代精神;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徐华龙编审近年来提出的“泛民俗学”独辟蹊径,拓宽了民俗学的视野;我校王从仁教授介绍了不久前在韩国举行的东亚狮子演艺的汇演和学术讨论,翁敏华教授则以民俗学解读《红楼梦》人物形象的生日与成长史的论文提要。

  校党委副书记黄刚欢迎学者们的到来,他充分肯定了民俗学研究的重要性,并希望民俗工作者额,尤其是青年教师,要严谨治学,潜心钻研,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新闻网2009-06-15

上一条: ·高校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教研会召开
下一条: ·中国民俗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在贵州民族学院召开
   相关链接
·[王均霞]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视野中的本土女性民俗学研究·[王京]对中国民俗学学派建设的几点思考
·[毛巧晖]抗战时期民间文学的大众化实践及本土话语的生发·[刁统菊]“田野作业”概念的发展史
·[朱梁灏]民俗学的日常生活转向与批判的日常生活研究述论·[朱炳帆]“五羊传说”申遗晋级的可行性分析与再语境化重构
·[张玉琳]重返生活世界:民间文学的家庭生活实践及其活态传承·[张一帆]虚拟空间中的民俗:新媒体语境下民俗传播特征与知识再生产
·[张淇源]媒介养老:一种宗族养老传统的理论路径与可能·[余玮]“物”与民俗学史叙述
·[叶玮琪]实践民俗学视野下风俗教化的变迁与回顾·[姚苏笑]角色功能、故事类型和仪式:《日瓦戈医生》中的民间文学书写
·[杨赫]增进理解还是固化偏见:西方记者甘露德的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与中国国际形象建构·[王雨铭]生成性遗产:民间文学类的非遗保护建构
·[王心怡]“名”“实”之间:走马镇空间生产与故事传统传承·[王午琦]数字时代神话日常化重构与民俗学回应
·[王锐林]积极的规训者·[王琪]朝向当下的乡村民俗学研究
·[王敬让]地理感知与贾平凹《商州三录》的民间文学世界·[田书宇]百姓日用即道:王艮的日常生活思想及其民俗学意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