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抗战时期民间文学的大众化实践及本土话语的生发
毛巧晖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摘 要:在抗战时期,文艺大众化成为不同政治力量和不同立场的知识精英动员民众的重要方式,其间民间文学溢出文学的社会功能引起极大关注。文章以民众教育馆和文工团为中心,阐释了在倡导民众教育、文艺的现实主义转向中民间文学从搜集整理、注重文本扩展到关注风俗和社会功能的进程,呈现了战时文艺的实用性追求与民间文学现实主义特性相联结,并嵌入抗战文艺创编的脉络。而民间文学在大众教育和群众文艺的实践,推动了民间文学领域风俗、群众文艺、中华文艺等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话语表述和理论阐释。对抗战时期民间文学从实践到理论的探索,不仅有助于全面理解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艺动员对凝聚各民族力量、重塑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也为认识新中国人民文艺提供了重要基础,并可为当下民间文学的学科建设,乃至新大众文艺研究提供历史镜鉴。
关键词:抗战时期;民间文学;民众教育馆;文工团;本土话语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