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万建中]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
  作者:万建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2-22 | 点击数:5933
 



[内容提要] 以往讨论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大多都以作家文学为参照。其实,民间文学并不是以作家文学为对应的一种文学,这一现代学科概念也不是以作家文学为参照提出来的。民间文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和这门学科研究的对象,都不是由“文学”分化出来的,它有着完全独立的形成和演进轨迹,并不完全属于文学的范畴。因此,讨论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应该突破一般“文学”的纬度。本文从民间文学的实际存在状况出发,对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作了重新认定。

[关键词] 民间文学;生活;历史;知识;教育
 

本文刊于《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1期
 

作者授权本网发布
 

阅读全文请下载PDF文件↓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北京师范大学版块

上一条: ·[万建中]民间文学本体特征的再认识
下一条: ·[万建中]日本民间故事中三种禁忌母题的解读
   相关链接
·[方云]赓续与再造:新中式生活景观的日常生活美学实践·[毛巧晖]抗战时期民间文学的大众化实践及本土话语的生发
·[朱梁灏]民俗学的日常生活转向与批判的日常生活研究述论·[朱炳帆]“五羊传说”申遗晋级的可行性分析与再语境化重构
·[周嘉]运河地名的历史制作·[张玉琳]重返生活世界:民间文学的家庭生活实践及其活态传承
·[张磊]生活的道义:乡村社会权力实践中的理势关系·[张佳慧]从礼器到生活工具:婚俗家具现代化转型中的文化基因转译与价值共生
·[尹博]上海都市生活的饮料神话:基于星巴克与蜜雪冰城网络言论的文化观察·[姚苏笑]角色功能、故事类型和仪式:《日瓦戈医生》中的民间文学书写
·[杨赫]增进理解还是固化偏见:西方记者甘露德的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与中国国际形象建构·[杨芳菲]历史在民歌中的阐释与变异
·[许平山 潘瑞春 余琴]传统陕北秧歌中的阳图类别及其历史文化考论·[徐宇恒 乔英斐]中国疾病污名化的历史演进与文化领导权博弈
·[谢景雯]泰山斗母宫的历史变迁与世俗化·[谢红萍]流动与型构:古渔雁民间叙事的生成逻辑
·[肖志鹏]历史记忆何以构建:诸葛亮传说的历史记忆、书写与文化景观研究·[夏磊]彝族土主信仰调查研究
·[魏甜甜]时间的复调:乡土性与现代性张力中的日常生活文明化进程·[王子蔚]水患、信仰与民俗:永定河三家店村的历史逻辑与文化建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