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会员部
会员资格
会籍管理
会员信息
会费缴纳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历届年会
2025年会专区
2024年会专区
2023年会专区
2022年两会专区
2021年会专区
2020年会专区
2019年会专区
2018年两会专区
2017年会专区
2016年会专区
2015年会专区
2014年两会专区
2013年会专区
2012年会专区
2011年会专区
2010年两会专区
2009年会专区
2008年会专区
历届代表大会
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
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
专题研讨会
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
学会成立3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学会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
嘉兴论坛
昆仑论坛
东岳论坛
海峡两岸学术论坛
中国节日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温州会议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非遗公约》20周年(2003-2023)
纪念专栏文选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中美日民俗学暑期学校
2016年暑期学校试点
2017年暑期学校
2018年暑期学校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9年会专区
首页
→
中国民俗学会
→
学会会议
→
历届年会
→
2019年会专区
[时立群 刘琪]确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项目质量的实践型因素
作者:
时立群
刘琪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10-20 | 点击数:3728
•
中国民俗学会
2019年年会论文•
确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项目质量的实践型因素
时立群 刘琪
(
常州市文化馆
)
摘 要:本文以常州市被评为全国优秀的两项记录工程项目“常州吟诵—秦德祥”、“天宁寺梵呗—松纯”为例,积极探索常州市在开展记录工程工作时所积累的重要经验,并在本文中呈现具体问题的实践操作。
关键词:
传承人;实践;记录工程;因素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
[石奕龙]闽南人的王船祭与王爷信仰
下一条: ·
[史伟丽]近20年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综述
相关链接
·
[方云]赓续与再造:新中式生活景观的日常生活美学实践
·
[毛巧晖]抗战时期民间文学的大众化实践及本土话语的生发
·
[朱煜荣]纳西族热美蹉传承人的双重身份调适与实践研究
·
[朱奕丰]看见她:国家话语与民间文艺实践中的女性叙事(1949-1966)
·
[周腾]从故事到非遗:苕瓜打金牛传说的地方实践探颐
·
[赵依铖]建构“民间”之声:塞西尔·夏普的民歌实践、文化政治及学术史的回响
·
[赵李娜]从“知识留白”到“独立门类”:中国当代家居整理实践的知识生产与出版嬗变(1978-2024)
·
[赵经纬]遗产话语下社区博物馆的功能建构及其空间实践
·
[张赵]情感补充与风险防范:冀南地区的疾病叙事及仪式治疗实践
·
[张玉琳]重返生活世界:民间文学的家庭生活实践及其活态传承
·
[张宇萱]遗产化视角下传承人口述史的作用机制与当代价值
·
[张雅棉]女性庙事实践与信仰空间构建
·
[张歆]社会主义文艺与“新童话”话语实践
·
[张磊]生活的道义:乡村社会权力实践中的理势关系
·
[张晖]他者视角下的中国神话当代转型:韩国学者洪允姬的理论反思与实践阐释
·
[张韩]从故事形态学到计算机故事生成实践
·
[张凤霞]“走亲戚”的能动性:豫东周口乡土社会中亲属关系的当代重构与变迁
·
[叶玮琪]实践民俗学视野下风俗教化的变迁与回顾
·
[杨雨秋]都市活态叙事实践的形塑机制
·
[徐心怡]非遗直播带货中的“魅”的现象剖析:非遗直播带货的民俗主义实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
/
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
┃
合作网站
┃
友情链接
┃
版权与免责申明
┃
网上民俗学
┃
会员中心
┃
学会会员
┃
会费缴纳
┃
2025年会专区
┃
移动端
┃
本网导航
┃
旧版回顾
主办:
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