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浙江:时隔11年再育“越剧小百花”
  作者:冯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10-10 | 点击数:5078
 

   新华社杭州9月25日电(记者冯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24日举行开学典礼,来自全国多地的37名新生将通过6年的学习,担负起传承“越剧小百花”的重任。这也是浙艺院和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时隔11年后再度合作,培育新一代“小百花”。

 
  拜师礼上,名家众多,浙江戏曲界的五位专家堪称“小百花班”的“导师天团”。他们中有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青春版《牡丹亭》总导演汪世瑜,著名戏曲导演杨小青,梅花大奖得主、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著名戏曲理论家周冠均和二度梅得主、昆剧表演艺术家林为林。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艺多不压身。”茅威涛告诉这些未来的“小百花”们,不仅要在基本功、表演身段、声腔上多向老师学习,更要在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多储备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努力登攀艺术高峰。
 
  这37名新生来自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她们是在今年上半年的选拔中,通过“海选”面试、专业面试和专业笔试最终产生的。全国共有上千人报名初试,193人进入复试。

  文章来源:新华网2019.9.26
【本文责编:何厚棚】

上一条: ·五种少数民族语言版的4K直播国庆盛典电影问世
下一条: ·中国西藏摄影及非遗文创服饰展在蒙古国举行
   相关链接
·[穆昭阳]寒婆传说中的地景呈现与文化意涵·[邹东子 甘德志]“不祥之地”还是“聚财宝盆”
·[周玥]刺绣非遗生产性保护中的文化协商与女性主体赋权·[周逸敏 羌玲]民俗摄影的文化价值与当代使命
·[周腾]从故事到非遗:苕瓜打金牛传说的地方实践探颐·[周霖]昌都硕督人的狮子舞
·[周嘉]运河地名的历史制作·[郑博宇]日本素戋呜尊神话对中国“水”传说的化用
·[赵月园]非遗记忆下的民间信仰空间构造·[赵依铖]建构“民间”之声:塞西尔·夏普的民歌实践、文化政治及学术史的回响
·[赵思晗]符号与仪式的互动·[赵经纬]遗产话语下社区博物馆的功能建构及其空间实践
·[张宗建 王迪]从戏曲程式到视觉图式:鲁西南戏曲年画的跨媒介叙事机制研究·[张竹村]国际非遗保护领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工匠管理机制分析与启示
·[张玉琳]重返生活世界:民间文学的家庭生活实践及其活态传承·[张影 邬晓东]先秦两汉上巳祓禊习俗的文化变迁与美好愿景
·[张群群 陈晶晶]文化遗产治理共同体的模型构建与实现路径·[张洁]手艺人的共同体
·[张佳慧]从礼器到生活工具:婚俗家具现代化转型中的文化基因转译与价值共生·[张辉刚 唐钰镥 王宇澳]家国同构:中国传统仪式中文化身份认同的追溯与统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