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西安举办非遗保护十年成果展
  作者:记者 秦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6-17 | 点击数:1901
 

  本报讯 6月13日,由陕西省西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的西安市非遗保护十年成果展在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举办,300多位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通过现场表演和技艺展示,为观众呈现西安非遗的魅力。

  当天的成果展包括展板展示、17个技艺类非遗项目现场展示和一台综合10个表演类非遗项目的舞台展演。成果展得到了广大传承人的大力支持,国家级非遗项目马明仁膏药制作技艺的传承人马绪斌说,他们准备了3000贴膏药、5000个凉扇免费赠送给观众。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升荣表示,这次展览突出可看性和参与性,既是向广大市民的工作汇报,也希望更多的人自觉地参与到非遗保护的队伍中来。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6年6月15日第7版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马盛德:非遗传承应适应时代节奏
下一条: ·山西实施戏曲传承发展振兴工程
   相关链接
·[郭俊红]山西聚宝盆传说的文本结构与叙事动力·[张竹村]国际非遗保护领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工匠管理机制分析与启示
·[王雨铭]生成性遗产:民间文学类的非遗保护建构·[王心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在地实践:以浙江省“3+N 保护行动(2018-2024)”为主线
·[孙芝楠]圣王的神格建构:山西唐太宗信仰虫王崇拜类型的调查与研究·[米海萍]青海湟源县宗家沟与甘肃泾川回中山西王母信俗之异同
·[陆慧玲]非物质文化遗产叙事的时间重心:朝向当下与未来的遗产保护理念·[李媛媛]数智时代非遗保护政策演进理路
·[李永良 李璐]民间美术非遗保护出版研究乱象刍议·[赖伟鸿]回归戏剧表演传统:从“戏/俗二分”到“戏/俗并置”的非遗保护范式转型
·[葛玲]当代赫哲族“伊玛堪”传承情况调查·[高崇勋 周恩 吕志华]非遗保护视域下山东地方戏曲助力民俗场馆建设研究报告
·[崔泽玲]山西朔州社火寻踪:从朔城区到平鲁区,看地方文化在全球交流与本土扎根中的传承新径·[程瑶]“活鱼要在水中看”:非遗保护政策研究的立场、理念和循证路径
·如何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康丽]非遗保护与性别平等:春节申遗成功说起
·[巴莫曲布嫫]将青年的声音带到非遗保护最前沿·“数字环境中的非遗保护:互联网失序治理与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
·《法制与新闻》杂志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展示非遗保护“中国经验”·展示非遗保护“中国经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