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叙事的时间重心:朝向当下与未来的遗产保护理念
陆慧玲
(扬州大学文学院)
摘 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强调非遗项目之于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的社会功能与文化意义,保护重心为“人”与文化实践的“过程”,故相应的非遗申报叙事亦需将时间线索从突出“遗址―古老”转向论证“社区―当下与未来”,以具体化的行动序列支撑活态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避免重心偏离。提升非遗叙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与各缔约国国家清单中的认识论意义,可进一步促进文化尊重、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的申报材料凸显了良好的多元社区实践、优质教育等方面,论证活态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关联的支撑性视频更以典范形式,呈现了相关社区的当代创造力与未来愿景。
关键词:非遗保护;遗产叙事;时间维度;可持续发展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