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4年两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4年两会专区

[吕书宝 李建荣]古代文学文献与民俗
  作者:吕书宝 李建荣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0-02 | 点击数:3602
 

 

中国民俗学会2014年年会论文•
 
古代文学文献与民俗
吕书宝 李建荣
(广西民族大学 宁波大红鹰学院)
摘 要:民俗在世代传承中与时俱进不断演变,以至于很难对其贸然进行价值评判。所以我们要再现民俗演变的轨迹并在其中探赜寻幽,从而对其价值取向有所评估,就必须依靠现存的官方或者仍散见于民间的传世文献。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梳理血统人种元素、地理环境元素、文明程度元素等对民俗形成的干预甚至决定作用。其次要深度考察民俗存续嬗变的方式,尤其要关注小范围延续、中范围流布和大范围匡范等传承流布方式对某种民俗存续的影响作用。作为民俗传承的一个特殊现象,还要阐明从俗到礼这一民俗体系化(雅化)过程中认知模式的承传、雅俗生存空间的争夺乃至雅化结果的大众、草根认可等等。商业文化萌芽出现之后,还有一个与市场价值实现的扭结滚动问题。当然最后要回答的,是传世文学文献的民俗解读在民俗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关键词:民俗;文学;文献;礼文化;传承演变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吕韶钧 张维凯]民间习武共同体形成的社会文化基础
下一条: ·[孟丹丹]从《窝果策尼果》看哈尼族的生态观
   相关链接
·[王均霞]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视野中的本土女性民俗学研究·[王京]对中国民俗学学派建设的几点思考
·[毛巧晖]抗战时期民间文学的大众化实践及本土话语的生发·[刁统菊]“田野作业”概念的发展史
·[穆昭阳]寒婆传说中的地景呈现与文化意涵·[邹东子 甘德志]“不祥之地”还是“聚财宝盆”
·[朱梁灏]民俗学的日常生活转向与批判的日常生活研究述论·[朱炳帆]“五羊传说”申遗晋级的可行性分析与再语境化重构
·[周逸敏 羌玲]民俗摄影的文化价值与当代使命·[郑立洋]民俗主义视域下网络小说《道诡异仙》文本解读
·[赵思晗]符号与仪式的互动·[赵帅鹏]民俗物质性:从新艺术史到图像民俗的理论接合与跨界思考
·[张玉琳]重返生活世界:民间文学的家庭生活实践及其活态传承·[张一帆]虚拟空间中的民俗:新媒体语境下民俗传播特征与知识再生产
·[张淇源]媒介养老:一种宗族养老传统的理论路径与可能·[余玮]“物”与民俗学史叙述
·[余静林 杨琳]共生理论视域下长江干流语言民俗的活态传承·[游红霞]谱系理论视角下民俗文化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理与路径
·[叶玮琪]实践民俗学视野下风俗教化的变迁与回顾·[姚苏笑]角色功能、故事类型和仪式:《日瓦戈医生》中的民间文学书写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