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那些年,我们一起行的花街
  作者:朱绍杰 俞小婷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1-16 | 点击数:14721
 

  1929年除夕前,

  吊钟每株动辄一元

  1929年的新春天气奇寒,但人们所感受到的温暖似乎渐近。过去的一年中,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中国。国民党在粤机关报《民国日报》刊文称,这年的春节“值得我们雀跃三百”,自辛亥革命后,“遗失了十七载的太平幸福,于今复得”。

  是年的花市,也是北伐战争开始后、近五年来热闹之最。

  据当时报刊报道,由于气候缘故,鲜花上市较延迟。除夕前两日,气候才渐趋和暖,一般水仙吊钟未能及时开花。所有永汉路十八甫一带的花市,“不问双托单托,每株至少一元左右,蟹爪价格尤昂,牡丹则每一个花头至少五角计算”。

  而吊钟每株动辄一元,即便花蕾少的也卖到七八角。而从商老板们追捧的桃花、梅花大棵的更卖至二三十元。

  当时,五六元就够一家人一月生活费。花农售出一枝花,短期生活就无忧。价钱更高的,甚至能解决花农一年的茶饭。但据这一年的报刊报道,花农在花市上“获利十不占一”,其中“水仙因业者较少获利甚殷,而牡丹吊钟不合时多遭亏折”。

  对于大多数的升斗市民来说,“行花街”只是岁末娱乐消遣的节目,顺手买上一两扎廉价菊花就已经足够。

  即使日军飞机扔炸弹,

  照样行花街

  当时的民营报刊《国华报》则指出,花市看似繁荣的背后却“可见民穷财尽之一斑”,而花农生意亏损的最大原因乃是各行生意冷淡、整体经济环境不景气造成的。

  广州《民国日报》自该年一月下旬起,在经济新闻版面连续刊登系列“年度盘点”:《一年来广州各商业概况》。

  在这十数篇涉及衣食住行、金融典当各方面的报道中,“亏损”、“不景”等字眼在结论中比比皆是,惟军衣制服这些与军政相关的小类别经营景况还算良好。

  有趣的是,这一年新春的报刊上充斥着呼吁废除农历新年、革新春节风俗的文章。论据上达天文下至地理,从地球公转讲到利市逗来,却丝毫没有质疑上百年的花市。

  时至抗战,广州仍旧举办“除夕花市”。有时人回忆,那时天天有日本飞机在天上飞,随时有扔炸弹的可能,但市民还是照常逛他们的花市、买他们的花。

  有一次,突然响起了警报,但是人们没有惊慌地四处逃跑,仍优哉游哉地继续挑花。由此可见广州人的淡定。

  1938年秋,广州沦陷,桨栏路没有被战火波及,这年花市照开。在沦陷七年间,日本人对花市风俗没有干涉,花市并无一年间断。

  1960年,

  江青戴口罩西湖路行花街

  1950年,新政府在桨栏路恢复了内战后的第一个“除夕花市”,当时仅有几十档。1951年,恢复永汉路(现北京路)年宵花市。1956年,桨栏路花市迁到太平路(今人民南路),同时,永汉路花市正式迁至教育路。

  1958年,第一次新增花市,设在“河南”同福西路。到了60年代初,分区设花市越来越多,分别在教育南、惠福东、西湖路设置中心花市,还有东川路、滨江路、多宝路等。

  “许多外省人对于广州的认识,就是从秦牧先生的《花城》中来的。”叶春生对羊城晚报记者说。

  《花城》写于60年代,正是众多外省人,特别是高级干部了解广州花市的时候。朱德、董必武、谢觉哉、贺龙、陈毅、郭沫若曾先后游览广州花市,江青也不例外。

  据时任广东省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欧初回忆,江青曾在1960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晚上突然提出要去参观花市。为此,他们特意安排西湖路花市附近的一家银行二楼,供其更衣、休息。

  待江青乘车到银行,换上不显眼的服装,并戴上口罩,再陪同步行到花市。除随身卫士外,现场更布置便衣警卫。然而,江青到花市现场后,看了很短时间便离开了。

  1966年堪称花市历史上的“奇葩”。时值“文革”的第一个春节,突出政治成为传统民俗的首要任务。

  花市的牌楼上写着“为实现第三个五年计划而奋斗”;装饰用鲜花砌成的“将革命进行到底”;长两米、高一米七的大型盆景是“狼牙山五壮士”;多个品种桔果嫁接则表现“大团结”;还有红军过雪山、非洲人民革命斗争为题材的盆景……

  花市本按惯例只开3天,但这年花市也“大跃进”,开了8天。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人民网-羊城晚报 2012年01月14日 14:5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伏藏:被埋藏的秘密
下一条: ·春节:传承中华文化之魂
   相关链接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
·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
·[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
·[郝倩]年俗中的“内丘神码”暨张夺村民对其认知程度·[向柏松]疫情之后,话湖北春节
·[田兆元]就地过年与都市年俗认同的契机·[储冬爱]疫情下的团圆:何以为家?
·[毛巧晖]认同与重构:后疫情时代下民俗节日的传承与发展·[刘晓峰]成长的中国 成长的年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