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0年年会在华中师范大学隆重举行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0年年会开幕词
· 中国民俗学会2020年年会论文专区开通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
[林继富 李晶]本土与西方:胡适民俗学研究方法的抉择与应用
·
[胥志强]民俗学中本真性话语的根源、局限及超越
·
[李俊领]近代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理论反思
·
[林继富]“民俗认同”与“文化自愈机制”:两个有用的概念
·
[刘晓春]探究日常生活的“民俗性”——后传承时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的一种路径
·
[岳永逸]“杂吧地儿”:中国都市民俗学的一种方法
·
[杜国英]俄罗斯神话学派的神话理论及现代性思考
·
[周凯模]“岭南音乐文化阐释”的学术模式构建
·
[周星]“农家乐”与民俗主义
·
[王霄冰 禤颖]身体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
·
[高艳芳]网络民间文学研究的审视
·
[郭翠潇]口头程式理论在中国研究生学位教育领域的应用(2000-2017)
·
[迈克尔·迪伦·福斯特]类民俗的循环
·
[吕微]两种自由意志的实践民俗学
·
[陈泳超]“传说动力学”理论模型及其反思
·
[姜学龙]西北民歌“花儿”英译的模式、策略与方法
·
[张静]西方故事学转型与民族志故事学的兴起
·
[张举文]文化自愈机制及其中国实践
·
[赵洪娟]大众传媒时代民间文学研究模式探原
·
[葛荣玲]遗产研究:理论视角探索
共213条 列出第21到第40条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2/11页
转到
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
/
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
┃
合作网站
┃
友情链接
┃
版权与免责申明
┃
网上民俗学
┃
会员中心
┃
学会会员
┃
学会理事
┃
会费缴纳
┃
2020年会专区
┃
本网导航
┃
旧版回顾
主办:
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电话:(010)65513620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