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两种文化:田野是“实验场”还是“我们的生活本身”?(三)
  作者:刘宗迪 吕微 施爱东 任双霞 祝秀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6-04-02 | 点击数:27583
 
论争花絮选录
任双霞
在我看来,田野还是立身之本,告别不得,施、刘二位老师所下的定义也令我迷惑,田野是“实验场”,还是“生活本身”?非得如此吗?两位为田野打架,为什么引经据典,何不让田野来说话?有两个问题,请二位解答。
第一.请问施爱东。举个例子:在《地球上的王家庄》里,队长给了毕飞宇86只鸭子,可是鸭子是活的,他数来数去,从来没有数过86只,最多数到了102只。毕飞宇在多次数鸭子之后,归纳道,可能是86只,也可能是102只鸭子。的确,这是个不科学的结果。可是在实验场中,数鸭子这个田野事件该怎样操作?如果把它们放到作为实验场的笼子里,结果肯定是改变了鸭子常态生活这个
不谈鸭子,说田野。如果考虑所有的要素,怎么处理它?得出的科学公式真的是穷尽一切可能,考虑了所有变数的放之四海皆准的吗?
如果只是抽取某些你想要的要素(刘宗迪也说过,你看到的,是你想看到的。)来进行实验,还是不是科学?剥离和摒弃其他要素的标准是什么?
还有,作为实验场的田野,还是民俗方法论意义的田野吗?我看要表明田野实验才好。而我经历的田野是复杂的、活的,目前我无力精微地处理田野资料,只好做出一个混沌式的民俗志。
第二.田野的那些层面可以是实验场,那些层面是生活本身?吕老师分析得妙。以“我”看“我”,看到的才是生活本身。而学术不是日记或者感言,请问刘宗迪,作为研究者,怎样定位您的生活与田野的真身之别呢?
 
【刘宗迪】
关于数鸭子这件事,前些日子去白洋淀,见湖汊的芦苇荡里放养着很多鸭子,我想那些鸭子的主人是不需要数鸭子的,想数也数不过来,他们关心的不是鸭子是86只还是102只,而是每天能拾到多少只鸭蛋,至于鸭子,管他呢,横竖也飞不出白洋淀。
那些鸭子的真正主人要数鸭子,大概不需要一五一十地挨个数,他跟鸭子朝夕相处,早就知道自己一共养了多少只鸭子,而且他跟那些鸭子都是认识的,比如不同的鸭子的毛色、叫声、肥瘦甚至性格都各不相同,鸭主人眼中的鸭子就像班主任眼中小朋友,少了一个,他马上就会知道,因此他数鸭子,大概是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除非母鸭子生了小鸭子,或者公鸭子勾引来别人家的鸭子。
鸭主人的知识就相当于真正的地方性传统性知识,而毕飞宇的统计数据则相当于某些田野调查者的科学知识。
鸭主人与毕飞宇数鸭子的区别在于:鸭主人有关于鸭子数的背景知识而毕飞宇没有。
土著居民和田野考察学者的区别在于:土著居民有关于其各种实践的背景知识而学者没有。
民俗学研究关心的可能正是鸭主人的知识,而不是毕飞宇那样的知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条: ·两种文化:田野是“实验场”还是“我们的生活本身”?(二)
下一条: ·[亚当·库伯访谈]“文化”与“人类学”的一次对话
   相关链接
·[张杨格]当代视觉文化影响下民俗学田野图像研究·[彭田菲]仪式操演与身体建构:基于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 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梁玉婉]从“二元对立”到“走向田野”:张清水民间观的回顾与思考
·[李莹]从“第三田野”视角看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存在问题·[靳思怡]西方经典民族志中的田野经验
·[黄景春]民间文学研究向田野要什么?·[黄涛]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范式的适度革新
·[张宏赡 栾莺]白俄罗斯伊万·库帕拉节田野调查手记·[孟令法]“互联网+”田野实践教学问题反思:作为方法的家庭民俗学
·[陆慧玲]口头传统建档的行动模式与田野作业·[李一]重庆大足宝顶香会田野考察
·[李吉安 李羕然]乡村民间信仰的调查与探索·[符腾]浅论新时代民间文学田野作业 与人文理念思考
·[毕雪飞]冲绳久米岛天后宫田野调研报告·[龙圣]现实与文献:作为研究方法的田野作业的两个向度
·[彭牧]田野中的身体:作为身体实践的田野作业·李扬主编:《走进田野——民俗文化调查札记》
·[孙庆忠]并轨:扎根乡村的田野工作与促进变革的行动研究·[杨镕]国家级非遗环县道情皮影戏的田野调查报告及反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