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鞠熙]死亡观念与城市空间
——以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北京为例
  作者:鞠熙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2-18 | 点击数:15622
 

  在这种观念与实践的影响下,北京城是生者与死者共享的空间。水体不仅是“自然”或“环境”,它是充满象征意味与宗教意义的存在,虽然什刹海这片城内最大的水体一直位于市民生活的核心区域,但它在观念与想象中,仍然是黄泉的入口、鬼魂来往的通道,是举行死亡仪式的地方。相应的,什刹海边无论是普通寺庙还是停灵寺庙都非常密集,这形成了这一地区独特的景观。在这种死亡观和世界观未崩塌之前,由于人们对“黄泉之路”的尊重和敬畏,什刹海虽然处于北京最繁华的中心地带,但却始终保持着“野性”或“自然”的一面,始终没有完全被商业区所占领。寺庙是维系生活安全的重要场所,神灵以及它们的服务者——以僧人道士为首的神职人员,维持死后世界的秩序,帮助死者顺利离去,在他们的主导下所进行的葬礼,帮助生者走出危机、处理死亡困境,并再次强化社会联系。这些寺庙是社区化的,服务于周围居民,并为附近居民所熟悉。正是因为有它们的存在,对市民而言,死亡并不陌生,生者与死者的世界都处于稳定秩序之下,城市因而安全、干净而健康。而位于外城和城郊的坟园,尤其是家族坟地,不是死者的国度,恰恰相反,它是带给生者以生命力的地方,良好的风水、不受惊扰的动植物、受到精心照顾的田园,坟地所反映的死亡世界不是指向“异界”而冰冷残酷,反之,却恰恰是指向“现世”而生机勃勃的。

  清末,随着西方科学以外来强势文化的身份进入中国,并不断挤压排斥本土文化,寺庙日益成为“迷信”的代名词,大量寺庙开始被改建成学校或公署。但停灵寺庙深植于市民日常生活之中,此时尚未受到冲击。真正的转折点开始于1937年日本占领北京之后,为了推行“卫生”运动,日本占领者开始取缔停灵暂厝,并准备兴建公墓,将所有暂厝棺木与私人墓园一律集中安葬[29]。此规定从一开始就受到极大的阻力,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大量停灵暂厝寺庙事实上并未被清理。但关于“病菌”与“卫生”的知识已经开始流行起来,一些“有识之士”不断上书请愿,要求清理停灵寺庙与私人坟园[30]。于是从1946年开始,民国北京市政府开始陆续登记并清理停灵寺庙,1948年,北京市政府终于下定决心,延续日伪时期的公墓政策,取缔庙宇停柩治丧[31]。同时,寺庙也一再遭受打击,直到“文革”期间,所有的丧葬仪式都被视为迷信而禁绝。而实际上,“迷信”这一西方概念所反对的,是所有与传统自然观、世界观、空间理念所相关的一切,是由中国本土精英与民众共同传承的观念与生活方式本身。坟地实现统一管理,家族性的“坟园”不再存在,让死者安息、生者新生之地从此从地表上被抹去。当民间信仰以“迷信”的名义被全面禁绝后,什刹海作为“黄泉之路”的意义也就消失了,从此,它走上了全面商业化的道路,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篇幅所限,关于这一系列变化的过程,本文无法清晰呈现,姑待另外撰文。

(本文刊于:《世界宗教研究》2017年第6期,注释及参考文献参加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世萍】

上一条: ·[雷伟平]上海当代三官神话的地方话语及其变迁研究
下一条: ·[罗良伟 蔡波 郭凌]基于民族文化性格的彝族文化旅游开发探析
   相关链接
·[徐鹏飞]生长与式微:农村丧葬仪式的变迁·[彭田菲]仪式操演与身体建构:基于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 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
·[才晶]丧葬仪式中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袁帅]丧葬仪式专家话语权表现形式及特性
·[孙愈]村落丧葬仪式的消费异化与优化治理·[才晶]豫东地区睢阳区胡勋“做坟”习俗与村落内部人际关系
·[崔开欣]晋南地区丧葬的研究·[覃延佳]仪式传统之赓续与整合:广西上林县壮族师公丧葬法事分析
·[李汝宾]丧葬仪式、信仰与村落关系构建·[金丹妮]农村葬礼中的低俗化现象研究
·[鞠熙]清代北京旗人丧葬礼俗的生活实践·[苏雄娟 谷春兰]云南永胜县小丙习大山村傈僳族丧葬习俗的文化内涵
·[王晓葵]国家权力、丧葬习俗与公共记忆空间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