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科问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科问题

[刘锡诚]全球化与文化研究
  作者:刘锡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7-23 | 点击数:15044
 

  中华文化不仅是源远流长的,而且是博大宏富的。在当代,经济转型推动着中华文化处于较快的发展时期,已经呈现出新的多元的现实存在形态。大众文化的出现就是一例。我们的文化研究还远没有深入到这些现实的领域中去。比如:

  ——中国的传统经典文化,主要是在儒家的思想体系影响下生成的,在文化学上被称为上层文化或精英文化,而现在从台湾到香港到大陆都很热的“新”国学研究,也不外是在旧国学的路上以新的思想继续着整理、研究、阐发这类经典及其思想的工作。而与之对立的、蕴藏于普通下层百姓中的口传文化或下层文化,与上层文化虽然同源而异流(来自中华大地上的原始文化和远古文化),在进入农耕文明之后便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由于历史发展的关系,二者也相互融合吸收,有许多共同的东西(如道德、礼俗面)。这种文化分裂和对立的趋势,现在还在继续着。2001年5月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将昆曲列入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世界遗产”名录之中,对中国文化界带来的冲击波是巨大的。中国文化部已经制定了八项措施,可以预期,今后将会出现一个对全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搜集、保护、抢救、研究的热潮。相对于20世纪,21世纪的文化研究的总趋向,将会是对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这两种分裂和对立的文化进行整合。下层文化中,可能保留着更多更鲜活的中国传统文化因子。1999年我应邀到湖北省丹江口市所属的一个叫吕家河的小村子里去考察,那个村子地处武当山的后山山坳里,交通极为不便,我们还能看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红军的标语口号保留在小庙的大门上。据历史学家告知,那里的居民可能是古代被历代黄帝充军到此的罪犯的后裔和明代万历年间由全国各地派去修建武当山庙宇的20万民工的后裔,由于山区地理条件的封闭,他们至今还保留下来大量古代流传于各地的民歌曲调和长篇叙事诗。这些在中原地区早就消失了五到七百年的文化传统,却在这里被相对完整地保存下来,而且也当然是当代活态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小村子的文化,既印实了“礼失求诸于野”的文化规律,也向今人的文化研究和文学批评提出了一些新问题。

  ——民族文化问题是文化研究的另一个疆域。黑人文化和种族问题曾是西方文化研究者们所重视的一个领域,而在我们国家,民族众多,文化复杂,民族文化的共性和差异,个性和交融,特点和变异,延续和断裂,等等,从来是很艰难的文化研究课题。人种起源以及不同人种和地理环境带来的文化差异和流变,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曾经进入我国启蒙思想家们的视野,1903年蒋智由就在梁启超于东京创办的《新民丛报》上发表了《中国人种考》。人种问题,民族起源和民族迁徙问题,文化传统和文化移动问题,礼俗和礼制问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刀耕火种与退耕还林还草问题,旅游开发与民族生存问题,……这诸多的问题,除了本民族的人士和专业的学者们而外,似乎还没有进入我们今天的文化研究视线之中。中央提出了开发西部的战略任务后,西部问题又突出地提在研究者面前,尽管西部不等于少数民族,但在那里广袤的国土上居住着众多的民族和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因而这个问题的双重特殊性和迫切性,不是显得更其重要了吗?

  ——随着生产方式的转变,城市的发展,出现了大量农业人口向城市大转移的浪潮。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这次人口大移动,不仅反过来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而且宣布了曾经延续几千年之久的小农式的农耕文明转型的开始。随着打工仔(妹)大军新群体的出现,打工仔(妹)文化、打工文学和打工仔作家,应运而生。城市居民与外来移民之间,地位的差异和文化的差异,传统的差异和现实的差异,使城市文化出现了新的景观。而这种文化新景观的养成,以及这种现象带来的诸多现实问题和未来影响等,我们的文化研究者们也还没有来得及做系统的研究。1996年,广州中山大学文学系教授黄伟宗及其研究生率先召开了“打工文学座谈会”,对打工文学开展了研究和探讨,不仅讨论了一般作者的作品,也触及了一些如张欣这样的“白领”打工者的创作现象。[9] 去年,深圳文化部门邀请北京等地的评论家参加,又召开了一次内容更加广泛的打工文学研讨会,并出版了专著和作品文集。就笔者看到的材料,评论家们的眼光,似乎还只是停留在传统的文学分析上,而缺乏文化学的视角的介入。打工文学的出现,与打工仔现象,不仅在文化发展上具有历史性的意义,而在传统的文学观念所重视的作品的题材、构思、思想、艺术等等以外,所提供的传统下层文化、地缘文化、文化移动以及群体归属心理等文化内涵,也许更为文化研究者和文学研究者们所瞩目。与此有关的特区文化的研究,已经起步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不同地区作者的参与,特别是比较研究的介入,使特区文化的研究,在我们面前掀开了一片新的天地。但我们看到,特区文化的研究中,移民文化的时代特点和不同阶层的价值观念及其变迁,固然是必须予以重视的,但多少有些轻视了或忽视了传统文化以及不同地域的文化传统的交融和碰撞及其所产生的文化变异。所以出现这样的不足,盖源于研究者的立场的不同,较多地着眼于政治研究的层面,而较少地关注文化研究的层面。特区文化是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不同文化的交汇之所,某个特区,从地域和民族的角度来说,可能成为中国固有的多种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汇合点,杂交中是否存在优势、或出现优势文化和新种文化,政治对文化的发展所起的影响,外来文化对文化发展所起的作用,传统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大众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改造,等等,其研究的空间是十分广阔的,问题在于首先要定位自己独特的立场和视角,然后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文化研究方法,缺乏科学方法的研究往往难于取得预期的效果。

  ——女性研究和女性文学的研究,是中国文化研究的一个令人瞩目的领域,也是一个取得了一定成绩的领域。笔者涉猎较少,不敢置啄。只列出题目,聊以备录。

  文化研究,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

2002年5月13日写完


注释:

[1] 李陀《大众文化研究的兴起》,《清华大学人文日新网》,转自《世纪中国》2001年6月18日。
[2] 《2000年美国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纪要》,《国外理论动态》,中共中央编译局主办,2000年
[3] 马驰《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文艺理论的发展》,《文艺报·文学周刊》2001年11月20日。
[4] 张平功《文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东南学术》2000年第6期。
[5] 李欧梵/汪晖《什么是“文化研究”》,采自《清华大学人文日新网》,转自《世纪中国》(http//www.cc.org.cn),上网日期2001年06月18日。
[6] 戴锦华《文化研究的理论旅行与现实关照》。
[7] 李慎之、何家栋《中国的道路》,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年;又见《世纪中国》网2000年8月21日。
[8] 王宁《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对峙还是对话?》《中华读书报·国际文化》2002年5月8日
[9] 李红雨整理《一种走向泛化的文学现象——关于打工文学的对话》,《南方日报》1996年2月7日。

本文原刊于湖南文联主办《理论与创作》2002年第4期,长沙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刘锡诚民间文化论集

上一条: ·[刘锡诚]整体研究要义
下一条: ·[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文化精神
   相关链接
·[王雨铭]城镇化进程中豫北乡村社会集市文化研究·[林德山]历史叙事与景观生产:日照茶文化研究
·[李易坪]民俗观念与仪式表达:山东微山W村龙文化研究·[段青丽]泰山周边玄帝文化研究
·第五届中国神话学与西王母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1号通知·[祝鹏程]作为文化批评的神话研究及其不足
·[辛灵美]东夷文化基因中的鸟图腾崇拜·[刘欢]从江县摆翁村盘瑶服饰文化研究
·[王加华 李燕]眼光向下:大运河文化研究的一个视角·[宋明艳]日本学界傩文化研究文献辑录:学者群像与成果述评
·[何红艳]内蒙古剪纸艺术探究·[马娇娇]执守与嬗变:当代关中地区皮影戏民俗文化研究
·[王京]民俗学与历史学的对话·[张举文]文学类型还是生活信仰:童话在中国的蜕变及其思考
·[王天鹏]中国民俗学70年:社会转型视角下的民俗变迁刍论·[罗瑛]民俗传承的生态文化研究
·[陈景娥]社会转型中的民歌传承与变迁·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 中国舞蹈学科理论体系研究项目“民俗舞蹈学”子项目研讨会
·[周臻]“能织牡丹见奇功”:曹州绳编的文化研究·文体研究与区域社会文化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