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胡敬萍]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
  作者:胡敬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6-29 | 点击数:27419
 
 
五、少数民族服饰在非言语交往中的功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符号现象无所不在,全部人类活动可以说都是由符号的使用或运用所构成的。少数民族服饰就是由种种符号组成的符号系统。它不同于文字符号在言语交流中起着主导作用,而是在非言语交往过程中传递着各种无需言传或不便启齿的信息。服饰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实际上具有沟通信息、谐调人际关系的作用。
首先,就其整体而言,一套民族服饰是辨识一个民族的外在符号。一个民族之所以无需言语便可与另一个民族相区别,原因就在于他们各自享有不同的服饰符号。这种不同的服饰符号一旦为人们所了解,是可以在脱离其原有的地域环境的空间和时间中发生作用的。人们在人民大会堂看到那些身着盛装的少数民族代表,一般仅凭其穿着打扮着便可断定他(她)的民族成份。除此之外,服饰作为一种符号,在原有的地域环境中当地人还可凭借同一民族中服饰上的局部或部分差异,对同一民族的不同支系作出区分。以大西南的瑶族和苗族为例。瑶族中除过山瑶、排瑶、平地瑶等以居住地域特征或以聚落方式作为区别外,还有更多的支系,如红头瑶族、花头瑶、白领瑶、白裤瑶、青裤瑶、长衫瑶、蓝靛瑶、板瑶等,直接就是以服装或装饰物不同特征来命名和加以区别的。在历史上,人们通常用“椎髻斑衣”和“卉服鸟章”来概括苗族服饰的整体特征。但出于苗族服饰种类繁多,大约有一百多种类型,因而人们常以其服饰特征作为其宗支的族徵对其加以区分,并直接称呼为红苗、白苗、黑苗、大花苗、小花苗、紫姜苗、长裙苗、短裙苗、锅圈苗、木梳苗、鸦雀苗等。这种分类虽不够准确,但在苗民的生活中却有特殊意义。另外一些民族出于分布地域广,各地地理、经济条件和生活习惯不同及受到周围其他民族不同程度的影响,虽总体上属于同一个民族文化范畴,但在服饰方面仍会产生一定的差异性。如蒙古地区的蒙古族就其服饰特征(包括质地、款式、色彩、工艺等)即可划分为布利亚特、巴尔虎、科尔沁巴林、乌珠穆沁、阿巴嘎苏尼特、土默特、察哈尔杜尔伯特、达尔罕茂明安、乌拉特、鄂尔多斯、阿拉善土尔扈特等十几大类。而甘肃、青海、新疆、云南的蒙古族服饰与内蒙古地区的差异则更大。
其次,就一个民族而言,服饰作为符号来说,又是辨识个体性别、年龄、婚否、离异等的标志。在每一个民族中,服饰作为性别的符号,男装女装有显著的标识。如在历史上,虽然苗族的男子与女子都喜穿花衣且种类繁多,但下裳,裙与裤以及苗族女子纷繁精美的发型与头饰的区别仍然是显而易见的。再如傣族中男秃头,长衣长裙;女椎譬,短衣筒裙也是传统傣族男女的性别符号。股饰还有标识年龄的作用。处于不同年龄段,特别是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其服饰,尤其是女子服饰有明显的差别。如四川盐源和云南宁蒗的摩梭女子,在13岁月经初潮前穿着麻布长衫,满13岁时举行“穿裙子”礼。从此脱去长衫,换上短衣和束花色腰带的百褶长裙,以示该女子已经成年,可以谈情说爱。哈尼族的男子到15岁时,要摘掉代表少年时期佩戴的“吴厚”圆帽,改包称为“吴普”的包头布。包头布即成年男子的符号。白马藏族姑娘成年的标识,则是在腰间束一条宽边毛质的彩带,并在髋部缠数扎大铜钱串。在许多少数民族中婚否以服饰符号加以表示也是屡见不鲜的。如云南石林地区的撒尼女子婚否的符号就反映在头饰上。头饰上带有左右两个像蝴蝶翅膀尖角的便是末出阁的姑娘;尖角被摘掉的就意味着这个女子已经“花落有主”,结婚成家。凉山上的彝族女子未婚时戴五彩线编织而成的“头盖”,而一旦结婚嫁人,便换戴一种黑色的“荷叶帽”。云南勐海县的哈尼族成人男子未婚时包色泽鲜艳的红色头巾,结婚时即改为黑色包头巾。土族妇女婚否符号不在头上,而在裤子膝部套着的“贴弯”。未婚女子的“贴弯”其色彩是红色的,而已婚女子的却是黑色或蓝色的。可见色彩的改变可以赋予同样的符号以不同的含义。
再次,服饰符号还有标识人的社会地位、阶级或阶层的功用。汉代的贾谊曾在《服疑》一文中有“是以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望其章而知其势位”的精辟论述。意思是说只要观察其服饰便可知道一个人的贫富贵贱,只要看一下他服饰上的纹章图案便可了解到他的社会地位或官职几品。尤如现在我们可以透过服饰偏好,判断一个人的基本价值观一样,我们更容易通过传统少数民族服饰来确定穿着者的地位和阶级。因为随着人类进入阶级社会,政治就对服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商周至清代,包括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和满族建立的清朝,一直盛行着严格的服饰等级制度,从服装到鞋帽,从式样、质料、纹章到颜色,从帝王后纪、达官显贵到黎民百姓,不同等级、不同地位都有严格的区别。这种区别被统治者作为礼仪制度的一部分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服饰成为历代帝王区分官阶品级、地位高下的标志,自然也就成为其“严内外,辨亲疏”的工具。以清朝为例。自努尔哈赤带领满族进入辽沈地区后,伴随着政权的巩固,他开始厘定衣冠制。正是在那时,出现了朝服与便服之分。到乾隆帝止,以满族服饰为基础,已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服饰制度。其特点是不同的服饰、纹章与官位品级相互对应。官服中的蟒袍,三品以上绣9蟒4爪,四品以下绣8蟒,七品以下为5蟒,袍的下摆绣上云水图案,以天蓝为正色。皇族前后左右四开衩,其它左右两开衩。补服则以缝在褂上不同图案的补子为标记来区分品级的大小。如一品至九品官员皆用方形补子,文官武官所绣内容不同。前者为飞禽,后者为走兽。按照一品至九品文官补子上的飞禽的顺序依次是仙鹤、锦鸡、孔雀、云雁、白鹏、白鹇、鹭鸶、鸿、鹌鹑、练鸟。武官依次是麒麟、狮子、豹、虎、熊,六、七品同为彪,八品为犀牛,九品为海马。此外,帽子上也有标识品序的“顶戴”、“花翎”。
再以解放前凉山彝族服饰为例。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形态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阶级与血缘等级相一致。其社会成员被严格区分为“诺伙”、“曲诺”、“阿加”和“呷西”四个等级,四个等级间权力、地位和贫富差别极为悬殊。“诺伙”即黑彝,是贵族、统治者,地位最高。“曲诺”即白彝次之,“阿加”和“呷西”地位最低。这种阶级关系表现在服饰上,虽然整体服装样式风格差异不大,这反映出统一的民族性,但衣服的长短、色彩、质料、花纹,首饰等作为重要标识完全可以区分其阶级所属。尤其在黑彝、白彝之间差别泾渭分明,绝不允许混淆。黑彝妇女的衬衫长及膝部,白彝妇女则仅齐胯。越富者裙子越长、裙边越宽、皱褶越多,因此黑彝妇女裙长可没地,外不落趾,行动起来曳地扬尘;白彝妇女则裙不过膝,便于劳作。从颜色看,黑彝尚黑,以黑为尊严、尊贵,故多着黑色素衣,花纹较少;白彝的衣服则五颜六色,花俏艳丽。
(本文原载《广西民族研究》2001年01期,第62~68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钟进文]西部大开发与小民族文化遗产的弘扬保护
下一条: ·[过伟]中国少数民族龙文化论
   相关链接
·《民俗研究》:2024年第2期目录·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民俗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王尧]钟敬文传说研究思想论略
·[邓启耀]相、义、法:民族艺术的认知与研究方法·《民俗研究》:2023年第6期目录
·[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
·[邹艳梅]明清之际奉教士人的丧葬礼俗观研究·[庄钧然]云南鹤庆瓦猫安放“地虎”仪式研究
·[朱玲玲]民俗体育与构建区域文化共同体研究·[周全明]民间小戏研究的流变与趋向
·[周丹]从汤姆斯到Folklore·[郑新胜]关于民俗审美问题研究的思考
·[赵元征]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艺术交流与互动·[赵屾]寺庙楹联“白贲无咎”的审美意蕴及其对中国新文学审美建构研究
·[赵季淳 丁峰]乡村振兴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路径研究·[张芸朵]“热闹”:宁夏燎疳节的身体感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