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胡敬萍]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
  作者:胡敬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6-29 | 点击数:27363
 
尽管在每个经济文化类型区域内生存着的不同族体,大多都以一种共同的方式从各自生息的土地上获取类似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形成了各个区域内诸民族的共同物质和文化特征,然而由于我国草原畜牧和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的区域分布特别广泛,同一类型区域内各地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差异又很大,即便是同处一个经济文化类型也可从中划分出若干有着不同程度差异的小类型。与此相适应,每个类型中诸民族的服饰又会在其共同性上产生出某些差异性来。这无疑是地理环境决定服饰实用性的又一例证。
 
二、少数民族服饰与共同文化心理
服饰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民族服饰的形成伴随着一个民族文明的产生经历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人类的早期,处于氏族、部族发展阶段上的人们,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和地理环境的限制,其极为简单的服饰类型更多地是由地理环境所决定的。在那时,服饰作为诸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结构一部分的外部表征,即服饰文化的个性特征,尚未完全形成。服饰所表现的更多的是地域间的差别和其实用价值取向,而非民族人文意义上的差别和其审美价值取向。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的进步,带有民族特征的服饰才逐渐在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形成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定型。当这种表徵民族文化的个性服饰一旦定型,也就是说当服饰日益具有共同文化心理的象征意义时,它就会被这个群体所接受,并反过来成为强化这种共同文化心理的有效途径。
我国现已识别的55个少数民族大多数聚居在我国的西北、西南、东北以及青藏高原等生存条件较为恶劣的边疆地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那里的生产力水平普遍低下,大多处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状态之中,缺少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很少受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处于一种远离经济、社会、文化主流的边缘化状态。特别是边陲和山区,由于地缘造成的自然封闭性显得尤为突出。在占国土64%、地大物博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落后,人口稀少,居住方式大分散小聚居,活动范围相对狭小,各少数民族在相对隔绝的地域空间中,独立地生发、形成了具有本民族自己文化特点和艺术风格的服装、服饰来。这种民族服饰个性物征的形成,在其特定区域内的群体中,是随着最初服饰的个体表达而被不断推进的。当群体中某个个体或某些个体的服饰被周围的人接受,它就会被普遍穿着,进而作为一种共同文化心理的表现形式被认同,并得以积淀,而后在不断选择那种能够明确表示本民族文化个性的衣着过程中,使其成为一个民族特有的外部表徵与符号被长久地固定和保留下来。这些民族服装、服饰通常不仅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特点,更映射出处于不同人文生态环境中各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所具有的鲜明个性特征和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在表现诸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的同时,已成为构成诸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的重要因素。只要到过少数民族地区,或对少数民族服饰稍有了解的人,就不难对一些服饰在民族文化层面上作出区分。同样身着长袍,袒露右臂者一定是生活于青藏高原的藏族,而非生活于内蒙古草原的蒙古族;身着多节多褶多色长裙、头顶“头盖”者,必定是生活在四川凉山的彝族姑娘;上着短衣,下着长长筒裙的,一定是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女子;虽说都是短衣长裙,但朝鲜族女子上衣上那美丽的飘带和袍状的长裙,绝难使你将二者混淆;而纳西族女子背上披着的“七星戴月”更是独具特点,令人过目不忘,联想起美丽的玉龙雪山和丽江古城。再以少数民族的头饰和帽子为例。只要是头戴牛角状银制头饰的,使可断定是贵州的苗族姑娘;头戴小花帽、梳着满头小辫儿的,一定是维吾尔族姑娘;而有着风花雪月寓意的姑娘头饰,立刻就会让人想起生活在云南苍山洱海边的大理白族姑娘;一见到男子头上的“天菩萨”、“英雄结”,便知是老彝胞;而盘凤凰头饰的一定是生活在福建、浙江一带的畲族妇女;在小花帽上装饰有一束美丽羽毛的是哈萨克族姑娘;柯尔克孜族男子喜戴翻着黑边的白顶呢帽;最为常见的还是回族男子戴的白布圆帽。
透过这些多姿多彩、个性鲜明的服装服饰,我们不仅可以对其所属民族做出大致判断,而且能够程度不同地感受到中国各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族性格、文化品格,以及某种神秘奇特而又难于言表的东西。如内蒙古族的粗犷豪放;藏族的坚韧善良;哈萨克族的勇敢骠悍;鄂伦春、鄂温克、赫哲族人的纯朴敦厚;维吾尔族的热情奔放;以及朝鲜族姑娘的谦恭温顺和傣族姑娘清净淡雅等。总之,我们可以由此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一个民族的服饰与一个民族的共同文化心理素质以及与此相一致的民族性格有着一一对应的内在联系。
 
三、少数民族服饰与审美情趣
 
审美价值是服饰追求的基本功能之一。从远古人类服饰的产生到现代服饰的发展变化,始终都离不开人类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心理驱动。毫不例外,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的形成与发展同样也受到各民族审美意识与审美观念的深刻影响。如果说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是各民族服饰形成和发展的客观条件,那么审美心理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主观因素,是在客观必然和主观需要基础上的一种主观能动的反应与创造。我国少数民族服饰一向以其鲜明的色彩、精美的工艺、各异的样式和独特的风韵著称于世,其间所表现出的美是极其丰富和多样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钟进文]西部大开发与小民族文化遗产的弘扬保护
下一条: ·[过伟]中国少数民族龙文化论
   相关链接
·《民俗研究》:2024年第2期目录·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民俗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王尧]钟敬文传说研究思想论略
·[邓启耀]相、义、法:民族艺术的认知与研究方法·《民俗研究》:2023年第6期目录
·[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
·[邹艳梅]明清之际奉教士人的丧葬礼俗观研究·[庄钧然]云南鹤庆瓦猫安放“地虎”仪式研究
·[朱玲玲]民俗体育与构建区域文化共同体研究·[周全明]民间小戏研究的流变与趋向
·[周丹]从汤姆斯到Folklore·[郑新胜]关于民俗审美问题研究的思考
·[赵元征]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艺术交流与互动·[赵屾]寺庙楹联“白贲无咎”的审美意蕴及其对中国新文学审美建构研究
·[赵季淳 丁峰]乡村振兴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路径研究·[张芸朵]“热闹”:宁夏燎疳节的身体感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