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郭家骥]西双版纳傣族的水信仰、水崇拜、水知识及相关用水习俗研究
  作者:郭家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2-25 | 点击数:29171
 
脱胎于婆罗门教的印度佛教传入东南亚和我国傣族地区后,其宗教神话习俗便与傣族传统的水崇拜信仰结合起来,形成了傣族自己的神话传说及其泼水节习俗。根据西双版纳傣族民间传说,傣历新年最早就起源于农耕,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的习俗为的就是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据说,创世初期,天地不分季节,世间不分冷暖,人类难以生存。创世神英叭派天神“捧麻点腊”到人间制定季节,但他却随心所欲,胡乱刮风下雨,人类种下的稻谷,不是被洪水冲走,就是被暴热晒死。创世神英叭又派“英达提拉”神来接替捧麻点腊的职务。但是恶神捧麻点腊本领高强,他拒不交出权力。善神英达提拉通过恶神的7个女儿了解到恶神的致命弱点,7姐妹因同时爱上英达提拉便决定杀死父亲。一天晚上,恶神睡熟后,7姐妹便拔下他的一根头发将其脖子勒断,恶神的头颅滚下床来,滚到哪里哪里就燃起熊熊大火,7姐妹只有将其轮流抱在怀里才能扑灭火焰,这就使她们身上沾满了恶神的污血。但是,从此以后善神掌管了风雨冷暖大权,他将一年分为旱、雨、冷三季,年年有序轮回,年年风调雨顺,使人类种下的稻谷年年获得丰收。因此,傣族人民便把消除灾难获得幸福的这一天定为全年之首——新年。过新年时,人们为了怀念和感谢杀死恶神的7姐妹,都要泼水为她们洗去身上的污血,扑灭身上的火焰。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泼水节的习俗。[12]
在曼远村,泼水节的头几天,全村人就要洒扫庭院,打扫村寨卫生。泼水节的头一天,全村人要挑清水到寺庙中为佛像洗浴。泼水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在一张小篾桌上放上两碗肉、两包用芭蕉叶包着的剁生,半斤糯米饭,当年的少许谷种,以及一些瓜果蔬菜、花生玉米等,送到佛寺中赕佛。同时,家家户户都要背一背河沙,提一瓶清水,在佛寺旁边垒起一个沙堆,沙堆上插一根树枝,用一根长长的棉线一头拴在树枝上,一头拴到佛寺中,并在沙堆前平一个沙台,供上竹笋、肉、饭等祭品。全村人先集中到佛寺拜佛,然后围坐在沙堆周围听佛爷念经,人们一边听经一边将清水滴洒在沙堆和树枝上。赕佛仪式结束后,来参与本村过节的基诺族、哈尼族朋友和外村的傣族朋友纷纷上去抢走祭祀供品,本村人则家家户户争着去抢下一截棉线,接下来便是人们相互泼水祝福。人们认为,新年这天浴佛、赕佛、堆沙滴水和相互泼水,能够助天降雨,求得风调雨顺、稻谷丰收;外村人抢走祭祀供品能把因赕佛而求得的福气带回家去;而本村人抢下的这一截棉线用来拴在果树上,各种果子就不会有病虫害,就会大丰收。
从泼水节的神话传说到曼远村的泼水节习俗都说明,西双版纳傣族的“赕新年”,无疑就是一个助天降雨、祈求丰收的水崇拜和农耕礼仪。
2.赕“毫瓦莎”、“奥瓦莎”,即“关门节”和“开门节”
每年傣历的9月15日—12月15日(公历7-10月),是傣族的关门节时期。傣历9月15日要举行“毫瓦莎”仪式,傣语中的“毫”意为“进入”,“瓦莎”意为“传授佛法期”,毫瓦莎即是“进入传授佛法期”。这一期间年轻人不能恋爱结婚,老年人不能外出走亲访友,寺院中的僧侣也不能外出或返家,故称关门节。傣历12月15日要举行“奥瓦莎”仪式,傣语中的“奥”意为“走出”,奥瓦莎即是“走出传授佛法期”,这天之后,大家便又恢复正常的世俗活动,故称开门节。从宗教信仰的角度来解释,关门节是傣族全体僧俗群众虔心礼佛的时期。在曼远村,除关门和开门两次全寨性的大赕外,还有各家各户进行的“赕撒拉帅”等4种中赕,还有每7天一次的小赕,佛事活动确乎频繁。从农事安排的角度来解释,这一时期也可看做是全村人集中精力从事农业生产的时期。因为这一时期恰好是栽插结束直至收割前夕水稻生长和管理的关键时期,用佛事活动作为一种外部规范来禁止人们外出,与傣族群众遵循搞好农业生产的传统道德这种内部规范来约束自己不外出,收到的都是同样的效果,即人们在虔心礼佛的同时也集中精力搞好农事管理。[13](P539)然而,从傣族的水崇拜、水信仰及其水文化的角度来解释,关门节和开门节礼仪亦可看做是水崇拜礼仪。因为这一时期的几乎所有赕佛仪式都要用水,恰好与水稻生长需要灌溉用水密切相关,当然也与清水所象征的清吉平安密切相关。这里仅以比较典型的毫瓦莎即关门节仪式说明之。
在曼远村,关门节的头一天,全村每一个老人都要准备一挑清水,用当地特有的一种香竹浸泡在水中,直至清水变香,然后挑到寺院中为佛像洗浴。第二天凌晨三、四点钟,各家各户都要派一个代表到水井里打一瓶清水,与早已准备好的蜂蜡、肉、饭、山花等祭品一起放置在一个小篾桌上,早早地就抬到佛寺门口去等着,谁去得最早,天神就会更垂青于谁。待全村家家户户的篾桌都围着佛像支好,人到齐后,祭师“波章”便宣布关门节仪式开始。首先由波章率全村人拜佛,接着由波章向大佛爷转达群众祈求风调雨顺、清吉平安的世俗要求,再由大佛爷转呈给佛。整个过程都是先由波章讲一段,然后大佛爷又讲一段,如是者四、五次,最后由大佛爷率全村人拜佛,全村人依此到佛像前敬水后仪式结束。所带祭品全部供奉在寺庙中。关门节的第三天下午,老人们再次挑水到寺庙中给大佛爷和小和尚洗澡,洗完澡后,僧侣们全体“关门”,不能再外出或返家。
3.洗塔求雨
曼远村“波章”老人对我讲,根据佛经记载,很久很久以前,连续几年天上都不下雨,于是,地上的人、蚂蚁、蜜蜂等万事万物各自的主便联合起来,上天去跟天神“帕雅天”谈判。最后达成协议,天神要在每年的雨季降雨,而且要在夜里下,白天不能下,否则人们无法干活。因此,在曼远村,如果已到稻谷栽插时节天上仍不降雨,人们便认为这一定是天神疏忽所至,于是便要举行洗塔求雨仪式。届时,家家户户都要预先准备好遮雨的草帽和雨伞,然后每家挑一挑水到村子后山的佛塔上去。在塔前面放一大盆水,把寺庙中的菩萨请来水盆中,用木头做一条鱼,用火炭画上鱼鳞,由大佛爷拿着鱼沿水盆转上几圈并念颂经书,然后用水洗塔,佛塔便会将人们求雨这一信尽转达天神,天上很快就会降雨。据说,本村佛塔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求雨非常灵验,人们挑水洗塔后,天上通常便会降雨下来。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孙九霞]族群文化的移植:“旅游者凝视”视角下的解读
下一条: ·会馆,不该被遗忘的文化遗产保护对象
   相关链接
·[邱旻颐]社会变迁中的傣族文化·[刘兰兰]傣族创世神话:两种宇宙观的融汇
·[刘朦 马兿嘉]从生到死:布朗族、傣族人生仪式的空间转换与象征秩序研究·[霍志刚]建构与融合:遗产旅游语境下泼水节神话资源转化的路径研究
·[何庆华]傣族祭寨神仪式空间的排他性 ·[霍志刚]傣族神话研究回顾与“朝向当下”的傣族神话研究
·[霍志刚]遗产旅游与傣族神话资源转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李斯颖]德宏傣族族源神话的多元叙事与文化记忆
·[侯兴华]文化冲突视阈下云南部分傣族改信基督教与边境社会稳定·[金红]论傣族乐器“光邦”的象征功能
·[屈永仙]傣族口头传统文类及其传承者·[岩温宰香]傣族献祭竜林仪式的空间场域与文化传承意义研究
·[袁宣民]美味佳肴撩人醉——《饮食文化》介绍·[郭中丽]傣族孩童教养互动机制研究——以云南沐村傣族为个案
·傣族:在东南亚国家及其相互交往中举足轻重·[孙九霞]旅游对目的地社区族群认同的影响
·[温小兴]傣族村寨的风水实践与文化整合·[金红]傣族乐器“光邦”的活态传承及其文化解释
·[艾菊红]傣族水井及其文化意蕴浅探·[郑筱筠]傣族《兰嘎西贺》故事不同版本原因初探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