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杨树喆]红水河流域壮族民间师公沟通鬼神手段探析
  作者:杨树喆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2-10 | 点击数:19624
 
 
念毕,又在四角五方贴上各种灵符。进行以上仪式环节大约需要一个小时,最后师公赤脚飞步越过“火炼”(烧红的火炭)。[18]
师公在法事中念诵的咒语要绝对准确无误,否则法术就无效。而所用的灵符必须盖上法印印章,有印,灵符才能产生法力;因为符是师公代神传达命令的敕书,具有权威性和不可抗拒性,但一般人也会描画“伪造”,于是就象世俗生活中的各类文书必须要有钤印为凭一样,在神圣领域中,师公的法印就起到了钤记的作用。
(四)占卜、卦问法术
占卜法术在师公教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师公无论做大、小法事都要打占卦,以确定神灵是否已经降临或臆想之目的是否已经达到。请神时,打一喜卦,表示神灵已请到位;向神灵诉愿望时,打一胜卦,表示神灵已同意满足诉说者的要求。法事过程中的一些禁忌,也要通过占卜来决定。
壮族民间师公使用的占卜方法有蛙卜、蛋卜、占茅卦、占米卦、竹卦等。其中鸡卜是历史非常久远的占卜手段之一,汉代史书就有关于越巫“鸡卜”的记载,唐·柳宗元在柳州为官时,亲眼看到当地用鸡骨头占卜年成的情形,写有“鸡骨占年拜鬼神”的诗句。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记云:“南人以鸡卜,其法以小雄鸡未孽尾者,执其两足,焚香祷所占,而扑杀之。取腿骨背于挺之端,执挺再祷。左骨为侬,侬者我也;右骨为人,人者所占之事也。乃视两骨之侧所有细窍,以细竹挺长寸余者,遍插之;或斜或直,或正或偏,各随其斜直正偏,而定吉凶。”今之师公的鸡卜不仅与古者无太大差别,而且有《鸡卜辞》流传于世。其辞共收有478卦,以一对鸡骨定卦局为一卦,每一卦又按右、左鸡骨上的血窍签数、方向、结构形状来命名为“娄××”卦或“蟒××”卦,并以此判断“娄”(古壮字,即我们)卦和“蟒”(古壮字,即你们或他们)卦的吉凶。以血窍签数少为吉,无窍无签为最吉。此外,卜卦时要选择冠全无损、健壮的雄鸡作祭供品,祭神后方可取其骨望卦。望鸡骨卦则要遵守“死鸡望倒卦,左手拿卦右为主,主为娄方,左为蟒方”的原则,但是执卦的方法必须经过师傅传授、考核合格后方为准确。[19]
竹卦是师公最经常使用的占卜方式。其占卜吉凶之法器称为“符筊”,是用竹子根部略斫削成蚌形而中分为两片,这是仪式中于神前占卜吉凶之法具。师公以“符筊”为卦极其简单,两仰或两俯都属于胜卦,主吉;只有一仰一俯属于丑卦,主凶。
[1] [美]C·恩伯/M·恩伯著,杜杉杉译:《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第489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2] [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89-90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3] 黄强著:《神人之间——中国民间祭祀仪礼与信仰研究》,第四章,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
[4] 广西艺术研究所编:《广西传统剧目曲目汇编》(第二辑),第26页,内部刊印,1988。
[5] 广西艺术研究所编:《广西传统剧目曲目汇编》(第二辑),第27页,内部刊印,1988
[6] [日]吉田祯吾著,王子今、周苏平译:《宗教人类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7] [美]C·恩伯/M·恩伯著,杜杉杉译:《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第489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8]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西卷》编辑部编:《壮族舞蹈》(上册,一),内部刊印,1988。
[9] 转引自吕大吉著:《宗教学通论新编》,第299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0] 吕大吉著:《宗教学通论新编》,第296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1] 编委会编:《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第765页,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
[12] 潘其旭主编:《壮族百科全书辞典》,“砍殇”条,第342页,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
[13] 笔者1999年3月在上林县调查时曾亲眼目睹过师公做“隔魂”法事的情景,此法事在出殡结束之后在庭院里进行。
[14] 编委会编:《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第754-755页,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
[15] 编委会编:《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词典》,第779页,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
[16] “舔炽铁”、“吞火炭”为笔者在马山县进行田野调查时所得到的调查材料。
[17] [德]费尔巴哈著,王太庆译:《宗教的本质》,第4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8] 顾乐真著:《广西傩文化摭拾》,第108页,南宁:广西民族研究所民族艺术杂志社,1997。
[19] 黄昌礼、王明富著:《初探〈鸡卜辞〉与壮族早期预测学》,未刊稿,首届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广西武鸣,1999.4)论文。
(本文原刊《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四期刊载。)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树木根深林始茂 哲(喆)人智足理方明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刘净植]重塑乡村社区的人地关系
下一条: ·[富育光]浅析曹雪芹笔下清代祭礼与贡俗
   相关链接
·[赵欢]歌、舞和手工制作·[覃延佳]仪式传统之赓续与整合:广西上林县壮族师公丧葬法事分析
·[林安宁]平话师公戏的非遗价值与都市传承探索·[廖方容]壮族师公戏起源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林安宁 唐培旭]师公面具艺术拍摄与民俗影像数据库建设探索·[许晓明]琴瑟歌舞祈年丰:壮族布岱支系“陇峒节”
·[聂强 孙正国]论壮族师公面具的叙事途径·[陈洋洋]广西师公舞文化体验旅游开发调查报告
·陈金文:《壮族民间信仰的传说学管窥》·[陶赋雯]壮族师公戏面具的审美探幽
·[李尚励]师公面具中“变”与“不变”的发展模式初探·[周星]秧歌舞/忠字舞/广场舞——现代中国的大众舞蹈
·[樊苗苗]从壮锦动物纹样窥探壮族民间信仰·克民族歌舞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坂东玉三郎:女形与艺道·[裴秋菊 毛俊玉]源生坊:文化生死结的昨昔与今日
·[柳叶]悲情拉花·[杨树喆]桂中上林县西燕镇壮族民间师公教基本要素的田野考察
·[陈金文]壮族民间信仰中的女神娅汪·师公戏面具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