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袁瑾]民俗场所精神的重建
——记杭州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作者:袁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04 | 点击数:14815
 

中药、饮食、茶、民间手工艺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河坊街上,他们都处于与周边环境相适应的自然状态中,延续并充分发挥着他们本身具有的生活功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因而,河坊街能够迅速吸引本地人的大量涌入,在这里人们做着老底子的相似的事儿,吃着与老底子相似的东西,享受着老底子皇城根儿下的喧闹,让人感受到舒适与一份释然。

小结

表演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将表演理论与民俗场所精神结合起来,还是能够为我们带来一些理论和分析方法上的启迪。民俗“场所精神”不仅依托于某一特定的地理区域,它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向人们传递着历史的信息,表达着质朴的民族情感。是一个地区人群和民族的文化基因,渗透在人们的血液中,不着痕迹地制约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是发自内心的价值认同感和无形的集体凝聚力。无论手工艺制品之类的物质民俗,还是戏曲表演、信仰仪式等非物质民俗,都绝不仅仅是历史文化区域中可有可无的一种点缀,也不应零零星星地散布于设计师们搭好的框架中,因为它们才是维系历史文化区域时代绵延的灵魂。外部硬件的设计应该为它提供一个收放自如的适宜空间,而绝不能让这种自由的精神为适应重建的空间而削足适履,藏头露尾。

四、结语

清河坊历史保护区,经过一定的人为整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历史空间整体。在人与历史传统的接触过程中,现代人与传统之间平等地交融。解释学哲学家伽达默尔说过:“历史精神的本质并不在于对过去事物的修复,而是在于与现时生命的思维性沟通。” 转引自章建刚《文化遗产的真确性价值与遗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见徐嵩龄、张晓明、章建刚编《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中国实践与理论进展》,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月,P7

清河坊历史悠久,在杭州城市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作为一个三维历史空间情感产物,在保护区内静态、动态的符号形象展示,与俗民群体的参与活动相互交织。真实与仿古参半的建筑,在现代都市中辟出一片安详的故土;五花八门的传统民俗事象交织在一起,织成了传统市井生活图景;开放式的商业街形式,为民俗符号、手工艺人以及俗民群体之间的交流提供了畅通的渠道。经过整合的历史生活空间并不是一个被研究、单纯展示的产品。它不要求人们深入这个传统的世界,但它所提供给人们的超出生活的那种精神感受,却被带出了有限的保护区域,深深地植入了人们的现实生活中。

然而,清河坊历史保护区的重建、重修,招商引资,是建立在放弃了一部分传统社区功能的基础上的。到清河坊保护工作正式开始之前,原本在高银巷、吴山周围的居民基本已经搬迁,一部分商铺也已经拆除。而重修后的清河坊基本上就不再具有居住功能,而完全成为商业区、文化特色区域。这种对历史区域文化资源有选择性的保护、汲取,对于清河坊作为整个城市文化形象规划、公共空间功能分配来说是十分有益的。因为它成功地回避了保护工作最困难的一个问题:如何将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和维持传统精神结合起来。

我们应当如何面对这个问题呢?是不是采取国外许多国家采用的保持建筑的立面外观,而在建筑内部采用现代的装潢工艺,配备现代生活设施呢?文化精神等抽象的概念,必然要依附一定的物质实在;传统的心愿意识、心理积淀必然需要相对应的传统形式来承载。如果没有了相对应的传统形象符号,传统精神依然能够存在吗?那么,在我们的保护工作中,衡量保护效果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外在客观存在的建筑、工艺品等物质形式,可以通过具体的外观形象、材质、风格,结合相关历史资料来评价。那么,历史空间、传统场所能否引起人们心中相应的历史情感,满足现代人对于历史和传统的情感需求,又应当用什么来衡量呢?

无论在保护工作中我们还将碰到多少问题,清河坊历史保护区在市井文化精神重建中,还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立足弘扬本土精神,从提高本地社区民众生活出发,历史传统保护工作才能走入普通人的生活世界,还回其生活本质。

参考文献:

杭州市上城区文史资料编委会编.清河坊[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

董卫.城市更新中的历史遗产保护——对城市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的一些思考[J]. 建筑师,2000,(94).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杨利慧、安德明.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J].民俗研究,2003

陈勤建.关于民间文化保护的若干理论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5

本文原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4期,注释请参见纸媒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张劲松]新宁县麻林瑶族乡的“跳古坛”
下一条: ·[周福岩]从民俗的视角看礼俗社会的精英伦理
   相关链接
·[杜琛]蔚县明清壁画与民俗文化的传承研究·[郭飞 赵岩]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历史文化街区楹联与场所精神探究
·[夏循礼]中国传统卫生防疫民俗本草概述·[徐赣丽]当代城市空间中的民俗变异:以传统节日为对象
·[王天鹏]中国民俗学70年:社会转型视角下的民俗变迁刍论·[李容芳]文化秩序与少数民族村落仪式民俗变迁
·经济民俗学:传统民俗背后,蕴藏着巨大的经济能量·[刘菲菲]妈祖信仰仪式的节庆展演和民俗变异
·[肖志鹏]旅游开发对乡村民俗变迁影响·[佟彤]民俗表演中的女性研究
·[刘英钟]海南儋州调声民俗保护与民俗旅游开发调研·民风民俗别随移民搬迁而消失
·[马小鸿]青神竹编工艺流程的调查报告·对话:时代变迁,民俗变脸
·【讲座预告】当代韩国民俗的变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2013年中国民俗学会城镇民俗保护专业委员会工作简况
·[朱雄君]乡风民俗变迁动力的理想类型分析·[乌丙安]走进民俗的象征世界
·专家谈民俗保护:应积极探索学界和地方政府合作新模式·[吴一文 蒙景村]仪式与表演中的叙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