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孙燕京]略论晚清北京社会风尚的变化及其特点
  作者:孙燕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09 | 点击数:16146
 

  2、起步虽晚但变化的速度快

  就社会整体而言,近代以来北京地区社会生活乃至文化的变化,特别是在西方文化影响下发生的变化比沿海通商口岸略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西方商品经济、思想文化传播、渗透时间略晚的原因,也有北方民风偏于保守、风气不开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北京处在清政府的直接监控之下,思想文化控制远比其它地区严重这一客观事实。相反,沿海通商口岸或南方地区“天高皇帝远”(当然,相当多边远省份的风气并没有因为“天高皇帝远”而发生多大的变化),清政府的政令不能得到及时下达或者贯彻,使得那些地区较之北京政治略为“宽松”。

  但是,北京风尚在西方文化影响下一旦发生的变化,其速度便相当之快。比如,出现于1898年、20世纪初年各地纷纷兴办的阅报公会,开始多数集中在南方地区,像北京这样的政治文化中心迟迟未能出现,其中最直接原因是清政府对北京乃至北方地区的思想控制、行政干预要严格得多,但是,随着清政府预备立宪等一系列改革活动的开展,这种控制相对松动了。于是,1905年第一个公共阅报性质的报社在京设立,它是由书局、报社发起组织带有公益性质的阅报机构。此后,很快形成创建热潮。[40]当时不少人把报纸张之于大街通衢,致“来往观看者甚夥”,以致“京师风气大开,讲报阅报各社皆以林立,每日听阅者击毂摩肩”。[41]由此,公众参与时政、了解世事有了更多的场所。

  再以兴办新式学堂为例。近代新式教育始于传教士所办教会学校。鸦片战争以后,传教士在五口以及东南沿海陆续开办一些教会学校,尽管教会学校以传播福音、宣传宗教为最高目的,但是,教学内容夹杂着外语、自然科学知识,对于传播西方文化起了一定的作用,是西学东渐的重要桥梁。北京出现教会学校的时间比东南沿海晚十几年,所办数量亦少,招收学生人数仅一二十名,其社会影响自然小得多。[42]19世纪60~70年代,北京只有一所国家级外语学校(同文馆)和寥寥几所设外语课的教会学校,而同时期上海等通商口岸开办的外语学校数量在24所以上。[43]下面这份材料,虽然不便作对比,但颇能说明一定问题。1842年,一位在教会学校读书的年轻人这样写道:“我现在在这所学校里受教于布朗先生。我当牢记他所讲授的一切。因为知识就是力量。此前,我曾在中国学校读书,白白浪费了四年的光阴和金钱,除了知道几个人名外,一无所获。我在英国学校里读书,已有二年半的时间,我感到此间的收益,不啻万倍。这是因为他教人许多有用的知识,诸如天文、几何、代数、宗教真理……,而中国学校从来不教这些”。[44]显然,这样的认识在同时代京城书院山房中读书的学生根本无法想象。

  20世纪初,情况有了变化。1903年《大公报》报道说:“自城内设中小学堂一(原文如此——引者)来,八旗子弟多就学焉。日前在东单牌楼某胡同见壁上有白土画成地球形并经纬道,且书其名于上,此必童子之游戏所画,然亦可见北京之输入文明矣”。[45]再后,新事物如雨后春笋,浸染着新的时代气息。1906年北京各校联合举行运动会,引来不少观众。1907年京师大学堂举办运动会,前来参观的《泰晤士报》记者说:“我估计至少有五千名学生参加。他们身穿制服,旌旗飘扬,乐鼓齐鸣,秩序井然地排队走向运动场。这些品学兼优的年轻人顺序停在运动场上,观看外国式的运动项目:赛跑、跳高、跳远、举重、掷链球等等。这里全是中国人,中国人维持秩序,中国人充当干事,中国人散发中文节目单,参加竞赛的全是中国人,裁判员都是中国人,只有竞赛的项目是纯粹外国式的”。[46]青年学生饱满的情绪和昂扬的精神面貌给社会各阶层人很大的鼓舞。他们纷纷发表言论盛赞此举,认为:“国家之盛由于兵强,强兵之道由于国民尚武,而尚武之风,实始于学堂运动会焉”,“使吾国事事能如此进化,则二十年后其犹不能与东西各国并驾齐驱,吾不信也”。[47]文人日记里也记录了类似情况,1907年孙宝瑄在厂甸“观慈善会男女学童体操唱歌,凡入观者皆出银饼购券,别以优等及次优之坐”。[48]可见,当时去中小学参观体育、唱歌课是颇流行的带有娱乐性质的活动,它使社会各界人士开阔了眼界。

  再有,从竹枝词咏物的内容变化也可反映出起步晚、变速快的特点。以7种晚清北京竹枝词为例。从道光年间《都门杂咏》到宣统时《京华百二竹枝词》收录的上千首竹枝词中,道光时期竹枝词中有一首谈到大栅栏的“自鸣钟”、说到玻璃、眼镜各一首,还有一首提及不“耐穿”的洋布,其余所述风尚器用还是旧式的。大体可以说庚子以前的竹枝词,新风新物比较少见。而宣统以后的《京华百二竹枝词》、《京华慷慨竹枝词》所辑则满目皆新,记录了从器物到机构、制度再到新学的种种变化,以至于辑录者感慨道:“大清宣统建元年,事事维新列眼前。”“世事幻其如梦,弹指即非……风移人往,奚跂沧桑……”[49]北京的种种变化,给民众带来强烈思想震荡,以至生出“年来旧学等灰尘”的慨叹。[50]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近代中国研究网 2007-6-23

上一条: ·[李长莉]从晚清上海看生活方式与观念变迁
下一条: ·[刘志琴]饮食与伦理
   相关链接
·[鞠熙]狐仙故事与北京城的宇宙论意义·[张亦洋]癞女、鬼怪与他者:晚清以来小说戏剧的癞俗书写
·[王子尧]流动的市声:北京“杂吧地儿”的生活之籁·[王之心]“北京375末班公交车事件”新媒体中的传播变体调查报告
·[王静斯]北京地区中秋习俗考略·[宋文辉]承袭与嬗变:晚清民国巴蜀婚俗地域差异研探
·[宋嘉琪]手工艺类非遗的市场化·[黄艺兰]晚清民国时期伐树遭报故事的“祛魅”与“复魅”
·[高洁]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表演艺术类遗产调查报告·祝鹏程:《市场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北京相声为个案》
·[万建中]从民族饮食到“中国饮食”的转型·王娟:《晚清民间视野中的西方形象——<点石斋画报>研究》
·“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会议日程
·中国民俗学会插花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湛晓白 赵昕昕]清末来华西人歌谣收集活动的文化史考察
·[谭佳]悖论式嫁接:比较神话学在晚清的出现·[鞠熙]城市里的邻居们——北京城内“四大门”动物的生活世界
·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国民间文学史》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赵李娜]社会变迁与风俗书写:晚清居沪知识分子的上海风俗关注与撰述表达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