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民俗学

首页民俗学专题历史民俗学

[王晖]夏禹为巫祝宗主之谜与名字巫术论
  作者:王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2-25 | 点击数:17351
 

  三、禹知万物之名与禹为巫师宗主之因  

  在古史传说中,夏禹为了使人们避开野兽及鬼魅魍魉的祸害,曾在九鼎上“铸鼎象物”、刻铸其形。《左传》宣公三年王孙满云:

  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

  这一段是说夏初把远方的物象全部描画下来,让九州之牧贡铜做成九鼎,并把各种物象全部铸造在铜鼎上,百物皆备。于是人们知道了何为神何为奸,进入川泽山林,就再也碰不到魑魅魍魉。《墨子·明鬼下》也有相近的记述:“然则姑尝上观乎《商书》,曰:‘呜呼!古者有夏,方未有祸之时,百兽贞虫,允及飞鸟,莫不比方。矧隹(惟)人面,胡敢异心?山川鬼神,亦莫敢不宁。若能共允,隹(惟)天下之合,下土之葆’。察山川鬼神之所以莫敢不宁者,以佐谋禹也。”这一段记载与《左传》宣公三年所说的“铸鼎象物”是一致的,并谓出自《商书》,但未见“铸鼎象物”之事。另外《左传》宣公三年王孙满未明确说是禹时,而《墨子·明鬼下》在引用《商书》之后,指出这是“以佐谋禹”的夏禹之时。

  为什么夏禹之时“铸鼎象物”则“螭魅罔两,莫能逢之”,而百兽、贞虫、飞鸟及山川鬼神“亦莫敢不宁”呢?近来有的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巫术,是图画或仿造敌人的像,并对其施以巫术,是模拟巫术的应用(注:赵世超:《铸鼎象物说》,《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4)。)。此说是对的。但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夏禹在后代巫祝看来,是大巫,是巫祝宗主,他铸刻了百兽贞虫、飞鸟之形,魑魅魍魉莫敢动,山川鬼神无不宁,是用模拟仿造其形的巫术而制服之;而另一方面,古人认为夏禹命名并通晓百兽贞虫、山川鬼神之名,知其名则可制其身,只要禹所在之地,无不安宁祥和,这也是一种巫术活动。这种巫术活动我们称之为“名字巫术”,夏禹之所以能成为巫祝宗主,就是与这种“名字巫术”有关。

  英国学者弗雷泽分析名称和事物的关系说:  

  未开化的民族对于语言和事物不能明确区分,常以为名字和它们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之间不仅是人的思想概念上的联系,而且是实在的物质的联系,从而巫术容易通过名字,犹如通过头发指甲及人身其他任何部分一样,来危害于人。(注:〔英〕詹·乔·弗雷泽:《金枝》,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6页。)

        他对这种现象有许多实例的记述。北美印第安人“把自己的名字看作不仅是一种标记,而且是自己的一部分,正如自己的眼睛和牙齿一样,并且相信对自己名字的恶意对待就会像损害自己机体一样造成同样的损害”。西里伯斯的托兰波人相信只要你写下一个人的名字,你就可以连他的灵魂和名字一起带走。澳大利亚土著一般都不让大家知道自己的名字,如此保密的原因是“出于这一信念,即认为如果敌人知道了自己的名字就会运用巫术加害于自己”。在中澳大利亚的一些部落中,男女老幼除了公开用的名字外,每人都有一个秘密的或神圣的名字,是出生后不久由自己的老人给取的,只有个别极亲近的人才知道。这个秘密名字只在极庄严的时刻才用一下,平时决不提它。古代埃及人都有两个名字,一为真名,一为好名,或一为大名,一为小名;好名或小名是为大家知道的,真名或大名则小心隐瞒不让人知道。婆罗门的小孩每人也都有两个名字,一是公有的,另一是秘密的,后者除父母之外谁也不知道,只有在结婚仪式上才使用。这种习俗意在防范巫术的侵害,因为巫术只有在和真名联系上的时候才发生效应。尼亚斯岛上的土人相信,恶魔如听到人的名字,就为害于这人。智利境内奇洛埃的印第安人对于自己的名字保守秘密,不愿大声说出来,他们说自己本土和邻近岛屿上有小仙子或小鬼,它们要是知道了人们的名字,就会对人为害;只要不知道人们的名字,那些作恶的小妖精就无能为力了。②(〔英〕詹·乔·弗雷泽:《金枝》,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64-366、386-388页。)  

  不仅早期社会原始思维中是这样认识世上名称与所代表事物之间的关系,而且认为神话世界也是这样。古埃及神话中伊希斯厌倦了人世,渴望到神的世界,希望通过太阳神拉的大名而成为女神来统治天地。太阳神拉有许多名字,但无人知道他的真名,这真名给予他统治诸神和人的力量。伊希斯便通过巫术使太阳神中了蛇毒,使太阳神拉在痛苦不堪的情况下说:“我同意伊希斯在我体内搜索,让我的名字从我的胸中传到她的胸中。”于是太阳神拉的名字被从他体内取了出来,伊希斯知道了太阳神拉的真名,成了诸神之后。弗雷泽说:“从这个传说可以看出,神的真名同他的神力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并且差不多是深藏在他的肉体的胸腔之内的。伊希斯用一种外科手术的办法摘取了神的名字,以超自然的力量使之传到自己的体内。……据信谁只要占有了真名,谁就能占有神或人的真正实体并且能迫使他服从自己就像奴隶服从主子一样。所以巫师的巫术包括从诸神那里获得神名的启示。巫师为达到此目的,费尽心机不遗余力。一旦某神由于一时软弱或疏忽把自己的真名告诉了巫师,他就没有任何其它选择而只好谦卑地屈服于巫师,或接受因抗命而得的惩罚。”②我国云南傈僳族还有为人取魂名的风俗。他们一生要取两次姓名。第一次是从母体降生后三天取“魂名”。这个魂名极为神秘,平时任何人不准呼唤对方的魂名。他们认为呼唤对方的魂名,就会把他的灵魂唤走,只有本人死后,巫师为之送魂时才能呼唤他的魂名。第二次取的姓名才是供人呼唤的真正姓名杨学政:《原始宗教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3页。。保护人名尤其是重要人物名字的情况在我国春秋时便出现了。《左传》桓公六年及杜注记载,晋僖侯名司徒,晋国只好废掉司徒官而改称“中军”;宋武公名司空,宋废除了司空官而改称“司城”;鲁国献公名具,鲁武公名敖,因避二公之讳,所以就把二个山名废除了,而称以乡名。这就是不以大人物之名命名人名的原因。这实际上是保护人名的方法,一旦作为人名,就不能随意说出,要严加保护,只好废弃与人名相同的其他事物的名称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人文杂志》在线阅读

上一条: ·[秦川]试论《太平广记》的分类及其文化意蕴
下一条: ·发现胡适、罗尔纲抄校本《聊斋全集》
   相关链接
·[杨栋 祝鹏程]纬书夏禹神话的文本生成与文化意蕴·[胡大雷]巫祝“立言”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