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高木立子]中日过年习俗的民俗意义
  作者:(日)高木立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2-09 | 点击数:16103
 

这样看来,日本的年终年始活动中不太突出除邪的含义。其实,在日本现在也举行承袭追傩的活动。这项活动是在立春前一天在神社和一般家庭里举行,这个日期被称做“节分”。主要活动是人们嘴里边喊着“鬼滚出去”边向外撒炒好的黄豆,又边喊“福请进来”边向里撒豆子。然后吃剩下的与自己的年龄数字相同的黄豆。人们相信,这么做就能保证新的一年中平安无病。这可能是以立春为一年开始的遗留。这样,日本的年终年始的活动,随着历法的变化,有了一些分散的倾向,其整体性没有中国那么完整。另外,从整个日本民俗来看,除邪活动集中在夏天举行。日本年终年始的活动当中,赶鬼成分不占很大比例的原因也可能在于此。

如上所述,中日两国的年终年始活动,相异的地方也不少。但从深层的民俗思想来看,这只是相同思想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就是说,这个时间是异界和人界交流的时间,人们希祈新的一年的丰收和幸福,利用这个时间集中举行种种活动,将异界的好的能源招进到人间。

三、现代社会的新年节日和我们的积极对策

过去的过年是以神为中心的活动,但是随着现代化的进展,现在的过年变成了以人为中心,但其本质上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过去人们的劳动活动主要是农业,所以依照农业劳动规律举行年事活动。一年的劳动结束以后,期待着明年的丰收举行多种多样的祭祀活动,同时从辛苦紧张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中国人在送走神以后的除邪活动当中,感觉到了兴奋和增加了活力;日本人迎接岁神后,得到了神的保佑的幸福和放心。这两种效果都对下一轮的劳动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精神上得到重新振作以外,吃好,休息好,恢复体力是现在过年的实际意义。

大林太良对新年这样定义:新年是通过生命的更新,不仅是确保人类而且也是保证庄稼和家畜兴盛的机会,(大林太良,1992) 同时也是革新世界秩序的时候。把这句话读成现代流行语,年节活动就是很好的充电时机,即获得旧年的收获后,调整身体和精神状态,准备重新开始的一个阶段。

从这一点考虑,我认为目前日本的放假习惯比较合理。

日本的学校从12月25日放假一直到1月7日。公务员的放假期间算是最短,从12月28日到1月3日,即年前4天,年后3天,共7天。在日本过圣诞节前夕(即平安夜)已经相当普遍。这个时候,上班族拿到了年终奖金(大概3-5个月的工资),高中以下的学生也拿到了成绩单,这是他们各自的“收获”。圣诞节的时候大家刚刚或将要从日常的劳动和学习生活中解放出来,欢度节日。这个时候,商店、街上都装饰着华丽的绿色和红色。因为这时候天黑得早,多种多样的灯饰加强了浪漫气氛,让人们高兴地消费。但一过完圣诞节,一夜之间商店的装饰更改成严肃、干净中带有欢乐祥和的新年装饰了,这是以白色和粉色为主的。一看到这个,大家感觉到年底就要到了,开始准备过年。现代生活当中虽然神的影子很淡薄了,但按照习惯,还是做大清扫、买年节菜、做些装饰等的准备工作。一家人一起动手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尤其是对于平时忙得互相缺少交流的家庭来说,更是难得的好机会。这样在干净的环境里迎接新的一年,反思自己,建立新的目标,休息好,恢复精神重新回到日常生活当中,还是很有意义的。

反过来看,目前中国的放假方法,我觉得有需要改进之处。

首先是放假日期问题。从传统的年节民俗含义来看,过年活动是“年”前后的一系列活动,因此,从初一开始放假,不适合这个节日的本质。另外,从节日放假的现实意义来看,如要回故乡过年的话,还需节前请假,增加了留在城市里的同事们的负担,也许还会影响到人际关系以及出现其他问题等。

其次是关于公历的新年和春节的关系。为了春节时期放长假,学生们在准备期末考试的紧张时候,即在元旦还要放假一天,而且学校里还举行一些新年活动。但实际上他们根本享受不了这个节日活动。所以尤其是对学生来说,这个放假的意义不甚明确。

最后,关于节日期间禁放鞭炮问题。就年节期间禁放鞭炮这项规定本身来看,有很多民俗学家指出了它的许多违背民俗思想的看法。本文当中也指出过,中国的过年活动当中避邪方面比较突出,原有避邪意义的放鞭炮仍然是中国过年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当然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在城市里怎样燃放鞭炮比较合理,还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和值得听取民俗学家意见的重要话题。但是我在这里要关注的是关于燃放时间长短的问题。就北京地区来说,现在划定了可以燃放的地区。有些地区虽然属于禁止放鞭炮地区,但从公历新年开始就能听到鞭炮的声音,一直到农历正月十五,大概有一个半月的时间。对于住在城市里的人们来说,根本不需要花这么长时间过年,反而失掉了调整生活和精神的节日意义。我认为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也可能与媒体盲目引进西方的新年气氛有关。但对于这一点,也可以研究或参考过两种年的国家的处理方法。

总之,我认为,了解好节日的来历和本质来制定节日时间的话,对人民生活会起到更好的作用。

本文原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2期,注释请参见纸媒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张长植]韩国国家节庆假日与传统岁时风俗之变化
下一条: ·[萧放]冬至大如年:冬至节俗的传统意义
   相关链接
· [邵凤丽]家户大神——灶王爷·学者解读“小年”:意味进入年关
·[倪方六]为啥女不祭灶?·[黄德烈]满族与鄂伦春族生育习俗之比较
·男不圆月女不祭灶:各地中秋节习俗大盘点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