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乡关何处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乡关何处

[章伟文]城市化、乡愁与精神文化之原乡
  作者:章伟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1-22 | 点击数:15773
 

  正因为如此,所以中国哲学家们一般认为,在事实世界之上尚有一个价值的世界。价值世界是事实世界的基础和归宿。虽然两个世界有时对立,但究其根本,应该一致。价值世界相较于事实世界而言更为根本,事实可能合于价值,也可能与价值相违。与价值相违的事实,在中国的哲学家们看来,是应该被摒弃的。我们之所以说中国哲学从本质上讲是价值哲学,即在于其哲学体系主要建立的基础是价值判断。

  人类社会是由不同的个人组成的,理想社会的实现离不开每个人的自我价值实现。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中关于个体之人如何实现自身价值、保持自己身心健康的论述尤其丰富。很多学者皆关注个体之人的生命和谐、健康快乐、精神境界与超越等问题。中国哲学中的主流观点,皆认同此至善的价值本体。如程朱理学关于“天理”的探讨,象山心学关于“本心”的讨论,都希望从中发掘价值的起源和本质,他们的观点虽有所不同,但都把德性理解为一种本体存在,它可以表现在人,也可以表现在物,故从“亲亲”到“仁民”,从“仁民”到“爱物”,皆体现至善的德性本体。而“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也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的。

  中国哲学认为,人类的发展要护住这个“价值之本”,如此即能保证其发展的正确方向。此“价值之本”既可以呈现在心,也可以体现在物,它是我们人类精神与文化的“原乡”。人类的发展不仅不能违背此价值之本,而且,我们应该时时关注此价值之本,并以之来规正我们的发展方向,以避免误入歧途。中国哲学之所以称此价值之本为“天理”,大概是要突出其“至公”“无私”的品性;之所以称其为“本心”,大概是要突出其为心之主宰、为万化之本体的地位。

  人类因“文化”而挺立,“文化”因“价值”而有活力与生命。如果我们在城市化过程中,没有文化与价值的指导与引领,势必走向冷冰冰的物化过程。这种冷冰冰的物化必将逼仄、压迫人的心灵,导致人的异化。人们由此而产生“乡愁”,也就成为必然的了。

  四、如何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解决“乡愁”问题

  我们发现,城市化过程中,由于物欲的过度膨胀、扩张,导致了古朴的乡村及其文化遭到破坏,民德归厚不复存在,民风浇薄,人们心中的美好记忆也随之而破坏,引发起人们浓浓的乡愁。因此,乡愁的产生,实出于人们的反思,即现实的存在与心中的价值理想存在差距,此“差距感”进一步带来“失落感”,由失落而有惆怅,从而诞生了乡愁。

  当代人们在都巿的逼仄之下,急躁盲从,遑遑不安,对于如何安顿自己的心灵,乃至于对自己的人生走向,无所适从,恣肆颠倒,虚无邪恶,适足以颠覆其生命的真实,而不能追求真正的生命存在及其意义。如何解决此问题?我们认为,在城巿化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要有意识地加进人文的关怀,使人们的“乡愁”得到疏导。

  “乡愁”问题的讨论,重在点醒人们的历史文化意识,呼唤人们的心灵真实,也即“初心”。立此初心,则生活有本有原,在此基础上,引导人们面向未来,追求自己的文化与生活理想。虽然社会生活变化无常,但是,于其中是否有不变之本?纯净的心灵、人的本真之性能否成为其根本?中国文化倾向于对之进行肯定。人如何不至于陷溺于物欲和身体的躯壳限制之中而能得到解放,这似乎与科学的目标不同,而当归入到心灵的解放,这种解放要通过洞察心灵之本真、得其所归宿,再于其内向外展开,得人们日常生活之信念。所以,“乡愁”问题的讨论,是对时下一般只关注于物质层面追求的社会风气的一种反省。人们若只是关注物质的层面,服从于社会巿场的法则,则对于人的心灵和精神生命,可能会造成一种戕害。乡愁的提出,就是要让每个人觉醒其真实的生命自我,不至于在物欲中丧失其本初。当其向外展开时,则追求其价值理想的实现;当其向内反观时,则要挺立起良知的真实价值本源,如此,则能内外一体,使生命的真实得以在现实中呈现。故通过乡愁问题的讨论,恰是要端正其初心,奠定其人生追求的理想之基本方向。

  如果说“乡愁”的情绪,引燃了人们内心对美好存在的一种追求,那么,接下来,这种追求是否有实现的可能?我们认为,中国哲学有助于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乡愁问题。中国哲学强调于人生实践中确立起价值形上之本。如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中国哲学这种对仁爱之本的追求,犹如求仁得仁,是高度自由的。它不受外在物质条件、环境之制约,是一种仁心、仁意的实现。在实现的过程中,人的心灵便得到了安顿,回到了熟悉的家园。如此,则能解乡愁之苦。

  城市化侧重的是物质,乡愁的产生是要于此高度物质化的过程中启发人的精神自觉,自觉人之所以为人者。在城市化过程中,人们感受到的不安、痛苦、恐惧,皆可能与乡愁相联系。乡愁之愁得越多,则人们返观内在心灵之解脱就可能越多。关心生命的成长,关心人心的安顿,是当代学人的重要担当和责任。乡愁的提出,正表明我们所谓的学问不能仅仅是一种思想与理智的游戏,它应当关注生命,不让人的生命颠倒错乱,不让人的生命在物欲中迷失。纯粹关于物的追求并不代表生命真正的旨趣,因为这会让人沦于与动物相等同的地位。物质文明、科学技术,皆需要有适当的价值引领,要有人为它确立发展方向和维度,否则其便会陷于盲动中、横冲直撞。

  由明德之本心发而在外,必然要求有人文世界的建构,其中当然也包括城市化。因此,若城市化能由人的良知本心而发,则自有其合理性;城市化若能与人的生命呈现、成长相关联,则它就能与人的生命本真相贯通。因为主体生命的成长、德性的涵养是离不开家国、社会和世界的,不存在孤零零的个体之德性。正所谓“德不孤,必有邻”,有“敬以直内”,必发而有“义以方外”;仁德之良知本体,一定会向外感通,一定会客观化为现实,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城市化若能与此相结合,则得其所而能解“乡愁”之结。 

(原文发表于《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17年第1期。注释从略。)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姜舒忆】

上一条: ·[王社教]论历史乡村地理学研究
下一条: ·[刘爱华]城镇化语境下的“乡愁”安放与民俗文化保护
   相关链接
·[黄元韬]乡愁视角下的农民工个人叙事研究·[张勃]精神返乡与历史记忆:易代之际的民俗书写
·[刘明菊]城市化语境下中国民间信仰新样态·[于学斌]以乡愁文化为基调的村落景观再塑
·[李琦]城市化进程中庙会文化空间的重构·[周星]现代民俗学应该把乡愁与本真性对象化
·[季全保 季旻孜]抓住抗防疫情后大好时机 用民俗画卷记录文化遗存·[江帆]乡愁背后:东北乡土文化的内隐结构
·[杨利慧]社区驱动的非遗开发与乡村振兴:一个北京近郊城市化乡村的发展之路 ·[张丽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困境与自我调适
·[沈莉]展望:乡愁和家乡民俗学的新发展·[季全保]古镇民俗留痕 城市融入乡愁
·[张勃]坚守与调适:城市化进程中清明节的传承与变迁·[张怀群]无名小村人文地理标志保护试论
·[田兆元]城市化过程中的民间信仰遗产保护研究·[岩本通弥]城市化过程中家庭的变化
·当古民居遇上城镇化,如何留住乡愁?·古村落保护如何留住乡愁
·[刘爱华]城镇化语境下的“乡愁”安放与民俗文化保护·[周星]生活革命、乡愁与中国民俗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