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田野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田野研究

[王明珂]历史语言研究所与早期湘西苗族调查
  作者:王明珂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5-22 | 点击数:14876
 

  石启贵生于1896,祖籍永绥(花桓县)后来迁于干城,两地都在湘西。他的幼年及青年,正值前述清末民初中国发生大变革之时代﹔不只是政治革命结束传统中原帝国,在社会﹑科技﹑思想各方面都有知识分子呼吁求新﹑求变。石启贵小时还曾入私塾,后来便由新制小学﹑中学一路读到大学毕业。毕业后,他变卖家产到各大城市游历了半年,然后购了些织袜机﹑纺纱机﹑照像机及新品种的水稻种子等等,返回故乡。返乡后,他投身于多项新事业之中,由经济﹑教育来促进苗乡的进步是其主要志业。他在干城积极投入教育工作,在乡间进行改革农业生产工作,并组织干城苗民文化经济改进委员会。由这一段经历可见,石启贵生长于近代中国发生变革的大时代,他自身也因势投入此建造新中国的大业,并由本乡本土的改造﹑改进做起。

  石启贵早受民族主义启迪,在民族主义追求进步与团结的二元精神下,他一方面有思在教育﹑经济方面臻苗族于进步民族之列,一方面又以发掘﹑发扬本民族文化来凝聚﹑强化苗族认同。1933年凌纯声与芮逸夫等人到湘西作苗族调查,石启贵成为他们最得力的协助者。如前所言,当时许多本地士绅并不乐见外来学者在此采集苗俗。石启贵却得风气之先,为凌﹑芮提供许多的地方民俗资料。特别是,苗族歌谣﹑巫辞﹑传说皆世代口传,不着文字。在凌﹑芮两人的要求下,石启贵以汉字记苗音之法,将许多本土生活习惯﹑宗教仪式﹑婚丧礼俗﹑民间传说等等口传记忆与知识化为文字记载。凌﹑芮在调查归来后,将这些资料交史语所收藏﹔此便为该所《湘苗文书》的由来。

  凌纯声与芮逸夫离开湘西后,他们请石启贵继续为史语所采访苗族民俗文化,并由中央研究院正式任命石先生为补充调查员。此后三年,石启贵踏遍干城﹑永绥﹑凤凰等地苗乡,调查苗族风土物产﹑生活习俗﹑民间宗教。1936年,石启贵任湖南省政府参议,与龙辑五等人代表湘西苗民共同提出《湘西苗民文化经济建设方案》。此后为了苗族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地位,他多次以地方贤达﹑民意代表身分向湖南省府与国民政府建言。

  1940年凌纯声与芮逸夫写成《湘西苗族调查报告》,因时局变迁而延至1947年出版。也在1940石启贵完成《湘西土著民族考察报告书》初稿﹔此稿也就是1986年出版之《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之底稿。比较《湘西苗族调查报告》与《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的内容﹑章节与书写体例,可以发现两者皆由其作者或作者们独立完成。石启贵之作比起凌﹑芮之作,在内容上更丰富,且流露了许多对本民族过去低卑处境之悲愤,对苗区现实的关怀,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以上所言石启贵先生之生平﹑作为,及其与史语所学者间的互动,可说是中国近代变迁下的一个缩影。在世界性民族主义思潮与相关政治折冲下,中国近代变迁的一个重要面相便是传统华夏边缘的变化――过去被视为夷戎蛮狄者成为国族内的少数民族,以期在新中国内达成民族平等﹑资源共享﹑国族共荣之理想。史语所的成立,史语所学者的民族﹑民俗调查研究,都是这一中国国族边缘再造的一部分。然而,完成此国族边缘再造更重要的一个因素便是,“本土的声音”。近代民族学﹑人类学之田野调查,可说是一种发掘 “本土声音” 的学术活动,然而民族志书写仍是一种 “他者描述”。在此,我们可以见着石启贵之作为的时代意义――他不只是民族调查者的助手,而更是本地苗族自我意识的发声者。他不只提供本土民俗﹑宗教资料予外来的民族调查者,他也自己写作《湘西土著民族考察报告书》,藉此以本土的声音宣告 “我们是这样的苗族”。他对湖南省政府﹑国民政府的多次建言,他以 “湖南土著民族代表” 身分出席国民大会,在会上提案呼吁落实民主﹑民族平等与经济平衡发展,都是如此的本土发声。

  《湘苗文书》译解与出版

  石启贵先生所采访﹑撰写的《湘苗文书》,其中大部分内容为与婚丧礼俗﹑禳邪去灾﹑祈福还愿有关的仪式说明与神辞咒语。这部分文书是为苗族宗教文化的一部分,它被记录﹑保存,但过去又未能译解﹑出版,有其时代背景。

  近代以来,知识分子对于 “宗教信仰” 有许多争议。20世纪上半叶,部分湘西士绅反对凌纯声﹑芮逸夫等人在本地采集宗教民俗,不是没有道理。在当时一切求新的时代精神下,“宗教信仰” 被认为是旧时代的落后文化,或是在人类演化上 “原始社会” 或 “浅演民族” 的象征。而,的确,无论是早期西方人类学者来到亚﹑非﹑南太平洋诸地进行原始社会(primitive societies)研究,或是早期中国人类学者来到西南﹑南方等地作边疆民族考察,“宗教信仰” 经常是他们观察﹑研究的主要文化项目,同时也是作为考察成果之民族志的主要内容。如此缺乏反思的田野考察与民族志书写,强化了被研究者的 “未开化” 或 “原始” 形象。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王明珂博客(网易)2009-10-20 15:01:05

上一条: ·[阮宝娣 祁庆富]关于羌族释比文化实地调查的收获和体会
下一条: ·[方李莉]艺术田野工作方法中的文化思考
   相关链接
·[宋文辉]承袭与嬗变:晚清民国巴蜀婚俗地域差异研探·[黄艺兰]晚清民国时期伐树遭报故事的“祛魅”与“复魅”
·[林海聪]图文共现的民俗档案:清代至民国时期妙峰山庙会的多元记录·[侯有德]湘西永顺土家族祭油神习俗研究——基于长光村的田野调查
·[孙芳]清代民国时期春牛图年画的文化艺术解读·[李明洁]从民国《神祠存废标准》看哥伦比亚大学“门神纸马”专藏
·[穆昭阳]民国时期福建地区民俗学研究者的文化交往·[法]吕敏 陆康 主编:《香火新缘:明清至民国时期中国城市的寺庙与市民》
·[龙圣]晚清民国湘西屯政与白帝天王信仰演变·[石维刚 龙宗清]湘西苗族舞狮传承与发展的一点思考
·[刘磊]电影院与民国时期青岛的都市民俗·[赵娜]清末至民国时期北京市民自来水接受文化小史
·在大韩民国召开的非物质遗产委员会会议议程中的歌曲、舞蹈、庆典和传统技能·[祝鹏程]怀旧、反思与消费:“民国热”与当代民国名人轶事的制造
·[谭祖武]湘西茶洞古镇苗族文化旅游空间的生产·[刘兴禄]当代还傩愿传承危机的深层原因解析
·[邱国珍]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以两则口述史材料为中心·[王加华]江南与华北面食上的舌尖差异——以清末至民国时期为中心的分析
·杨梅:“中华民族”概念在民国教科书如何演变?·[赵娜]多元利益群体互动视角下的地权变迁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