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胡文彬]《红楼梦》与清代民俗文化
  作者:胡文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3-15 | 点击数:12299
 

  当我们开列十个方面的内容时,人们不禁要问:从这些方面或更多方面来观察、探讨《红楼梦》的民俗描写,究竟能够看出些什么样的特点呢?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五点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

  1.亦古亦今的民俗。曹雪芹在《红楼梦》一书开卷即申明,此书无朝代纪年、地域邦国可考。脂砚斋在点评中又一再声称此书“半遵古制”、“亦古亦今”。今日读者和研究者并没有被作者、评者的“烟云模糊法”所蒙蔽,大家都一致认为《红楼梦》描写的故事是反映18世纪中叶清代的社会现实。从民俗描写的角度看,小说中的民俗绝大部分是中国古老的民风民俗的延续和继承,也有18世纪中叶所流行的民风民俗。所谓“古”即指延续和继承的古代(历代)的民俗;所谓“今”即指小说诞生时代所产生、流行的民俗。例如,小说中所写的“抓周”、“放晦气”之俗和一些重要的年节风俗,即是所谓的“古”,而在称谓、典制、语言、园林建筑方面,又有了一些新的民俗形式和内容。古今民俗在曹雪芹的笔下异彩纷呈、水乳交融,成为有机的一体,相映生辉。


  2.亦满亦汉的民俗。从总体上来研究,《红楼梦》中亦满亦汉的现象遍被全书。仅就民俗而言,如服饰方面出现梳辫子的头饰,又有“箭袖”、“小朝靴”、香包等佩饰;在饮食方面有“烤鹿肉”、“奶子”、“饽饽”、“牛乳蒸羊羔”等;语言方面突出的是“克什”[7]。所有这些描写,都属于满族习惯。有人以大脚、小脚之描写提出或为汉或为满的结论,实际上十分片面。《红楼梦》中既写了大脚又写了小脚,竟出现了“金莲”[8]二字。因此以大脚小脚来定曹雪芹是满族还是汉族的作家或《红楼梦》的民族性,是徒劳无益的。既有汉又有满,这是18世纪中叶的清代社会现实,《红楼梦》艺术地再现了这个社会现实而已。

  3.亦南亦北的民俗。由于清代南北文化的互动对作家的影响,《红楼梦》中的饮食习惯、戏曲形式、园林建筑风格、工艺种类和形象,有南有北,南北兼用,浑然一体。例如大观园中的植物有桂花、竹林,一派南方景色;又如园内河中行舟采莲,也是南方的风情。但小说中写到园内有炕,冬日赏雪、烤鹿肉,乌进孝的进租方物及行程又都是北国风光。再如,大观园建筑中用了虎皮墙,这在京城园林建筑中只有康熙以后才出现,这又为大观园的民俗打上时代的烙印。

  4.亦中亦外的民俗。《红楼梦》中写了大量的舶来品,有的是贡品,有的是贸易中来的。诸如陈设中的自鸣钟、自行船;医药中的依弗那、洋药膏;饮食中的西洋葡萄酒;日常用的汪恰洋烟、鼻烟壶,还有烟盒上绘的西洋女孩儿画。此外如俄罗斯的雀金裘、暹罗国的猪、茶等等。这些中国以外所产的方物进入大江南北、宫廷内外,同时也带来了异国的风情,这就是小说中呈现的亦中亦外的民俗事象。尽管描写不是很多,但这是“春”的消息,它为《红楼梦》的民俗描写增加了一缕鲜艳的色调。

  5.亦雅亦俗的民俗。民俗并非都是“俗”,它同样有雅俗之分。《红楼梦》在当时社会里是作为通俗小说出现的,由于是作家的个人创作,写的又是贵族之家——“诗礼簪缨之族”,因此小说中的民俗描写呈雅俗相间,雅中有俗,俗中有雅,达到雅俗共赏的精妙境界。例如,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个个才华横溢,吟诗填词,唱曲猜谜,弹琴下棋,都表现出一种高雅的情趣。但是,来自乡间的积古婆子刘姥姥、皇商出身的薛蟠,出口就是“大火烧了毛毛虫”、“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或是“一个蚊子哼哼哼,两个苍蝇嗡嗡嗡”、“绣房窜出大马猴”等俗而又俗的笑话。《红楼梦》中的人物因地位、身份、年龄的不同,从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民俗表现也有差别,体现的民俗意趣迥异。这就是曹雪芹从民俗写人物、写他们性格的妙处。

  这五点并不一定把《红楼梦》中的民俗描写特点都全部概括进来了。但是,研究《红楼梦》中的民俗描写特点却不能忽略这五点。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够真正认识到《红楼梦》中民俗描写的深刻意义和它的艺术价值。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国际在线 2004-10-25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张碧波]长白山与太伯山考论
下一条: ·[吴真]道教修道生活的忠与孝
   相关链接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
·[张兴宇]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遗产资源利用·[叶玮琪]唯有天太拜魔王:清代京西慈善寺魔王信仰中的“旗人记忆”
·[杨涛]礼俗互动:地方民众何以融入地方节庆文化建构·[王颖]地方文化精英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重构
·[王芳]西南地区百年客家村落的变迁与发展·[王昌武]文旅融合背景下深圳大鹏民俗文化考察
·[钱寅]论承德都城隍庙所反映的“夷夏秩序”·[缪雪峰]传承民俗文化 共创美好未来
·[米海萍]试析西南民族的“昆仑”记忆与民俗文化表征·[李易坪]民俗观念与仪式表达:山东微山W村龙文化研究
·[纪秋悦]圣俗之间:清代以来《红罗宝卷》的抄写、刊印与仪式实践·[贺晏然]家承至德:清代江南泰伯奉祀的发展
·[郭烨佳]传统仪式的当代实践:泉州“普度”习俗的价值意蕴与传承路径·[郭春祺 梅文娟]“文化自觉”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
·[杜琛]蔚县明清壁画与民俗文化的传承研究·[刘铁梁]钟敬文民俗学思想的文明视野
·海丰召开钟敬文先生民俗文化贡献专题座谈会· [王霄冰] “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总序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