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春节庙会:现代金城的民俗传承
  作者:记者 雷媛   摄影/图:裴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3-03 | 点击数:9889
 

  一个插曲

  从杨晓文的家到五泉山公园,也就五六分钟。不过,杨晓文没有去五泉山看庙会。说起庙会,杨晓文说,他记忆中的一个场景让他觉得那才是真正的庙会。

  “应该是几年前的一个春节,作为一名编剧我应邀去成县采访,乘坐的车行至成县县城时,正碰上县城里的庙会,那个热闹劲,红火劲,城市里的庙会上是见不到的,在熙攘的人群之中,我看到了一对父子,父亲很年轻,穿着一件黑棉袄,左肩上扛着四五岁的儿子,儿子手里拿着一个‘糖人’,右肩上搭着一个褡裢,褡裢里装得鼓鼓囊囊的,不用怀疑,肯定是给家里人买的好吃的东西,那父子俩的脸蛋被冻得通红,被人群挤来挤去的,但他们的脸上洋溢的是幸福和满足。”杨晓文说,那一刻他似乎完全感受到了来自那对父子的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幸福和快乐,那是一种在城市人脸上很难找到的幸福和快乐。“那样的庙会才是真正的庙会啊!”

  一百多年前的一个春节,当芬兰探险家马达汉在兰州第一次看到庙会时,也发出了慨叹。

  1908年的1月29日,马达汉骑着马进入兰州城,住进了当时的位于兰州城西门瓮城中的一家客栈。也就在马达汉进入兰州城的三天之后,中国人的新年到了。几天后,在旅店睡觉的马达汉被咚咚锵锵的锣鼓声和震天的炮仗声惊醒,于是,这个外国人起身走出了旅馆的门,来到了兰州城的大街上。

  “除了夜里很短暂的间隙,响声彻夜不停,宣告了盛大节日的来临。商店都关了门,大门上和屋前的廊柱上都贴了写有中国字的红纸对联,还挂了灯笼和彩色纸条,男人们一群群忙忙碌碌地沿街行走,看不到女人,华丽的小马车辚辚地到处可见……从车厢的小小窗框里闪现出身穿绸缎衣服的人物,而在车辕的另一边坐着盛装的侍者……街上大多数人身穿黑色缎子服,所有人头上都戴黑色毡帽……”这是后来当了芬兰总统的马达汉在他的《马达汉西域考察日记》中记录的一段文字。

  “马达汉当时住的旅馆的位置就在现在的亚欧商厦一带。他的这一段文字实际上记录的是一百多年前的兰州人逛庙会的情景。”邓明在他的《兰州史话》中,也用一段文字记录了马达汉眼中的兰州庙会。“马达汉还把那一年(1908年)兰州人逛城外庙会的场面以及清军阅兵庆新春的场面都拍了下来:逛庙会的人们穿着厚厚的棉衣,有的站在轿车子顶部,有的在地上扎成堆,多持风车迎春;东校场上人山人海,骡车并列,新式陆军持步枪,枪刺上扎着黄纸花,督标兵勇则持刀枪,打着花花绿绿的旗帜,在两队骑兵的带领下,缓步前进,接受陕甘总督升允及其他官员的检阅,场面异常壮观。”

  传承

  在彭金山看来,近年来,庙会的复苏和渐成规模几乎是水到渠成的。

  “不得不承认,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年味正越来越淡。找回旧时过年的乐趣,已经或正在成为人们的一大心愿。 庙会无疑是实现这种心愿的最好载体之一。如今,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日渐完善,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也各式各样。过大年逛庙会,不仅是沿袭了一种习俗,更让一个城市从另一方面鲜活起来。”

  彭金山表示,与以敬神为主题的传统庙会相比,现代庙会则显现出了以官方组织的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目的性。“举办庙会的意义当然很多,但庙会的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展示民俗文化事象,把它通过实物表现给游人,让人们汲取民俗传统文化中的有机营养。庙会文化是对我们民俗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扬,它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也是显性的。今年庙会上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示项目就是一个例子,通过这样的展示,会让更多的‘非遗’文化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所以,举办庙会是十分必要的。”

  初六逛了一天后,彭金山就没有像往年那样接着连续几天去庙会,因为他觉得去了几个地方看了后,感觉今年的庙会没有去年的那样有特点。“作为一个民俗文化的古老载体,庙会其实就是一个舞台,是传统、历史、民间、民俗文化的一个剪影,也是展现老百姓生活风貌的一个窗口,还是一个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缩影。在全民商业化的今天,在展示文化的同时,引入商业元素,庙会才会红红火火,一代代地传承下去。但是,商业元素不能过。所以,今天,我们的庙会怎么才能办出特色,的确应该是我们充分考虑的根本所在。在继承传统文化与追求商业元素之间,是需要一种智慧的平衡。”彭金山说。( 来源:兰州晨报)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新浪 2010-02-25 15:06:00

上一条: ·[周汝昌]再说“庚寅之吉庆”
下一条: ·春节里的思想论 传承幸福
   相关链接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
·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周逸敏]常州庙会和节场的特色与新时期发展
·[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刘师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昆明官渡古镇土主信仰研究
·[兰维]明清浴佛节民俗研究·[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李向振]庙会献戏活动与村落生活的运辑
·[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
·[徐永安]玄帝(真武)信仰:三个香会调查报告·[李吉安 李羕然]乡村民间信仰的调查与探索
·[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高忠严]重塑“地方感”:作为象征的昭君节和藏山大王庙会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