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科问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科问题

[周星]“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及其它[1]
  作者:周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2-06 | 点击数:12236
 

  [1]本文原载《民俗研究》2000年第1期,第12-16页。

  [2]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刍议(撮要)”,中国民俗学会秘书处编《中国民俗学会会刊》第9-10期,1999年1月。

  [3]费孝通“开风气,育人才”,《人类学与民俗研究通讯》第18-19期,1995年11月。

  [4]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载马戎、周星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1998年。

  [5]陈连开著《我国少数民族对祖国历史的贡献》,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

  [6]陶立 著《民俗学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 年。

  [7]刘铁梁“中国民俗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中国民俗学会秘书处编《中国民俗学会会刊》第9-10期,1999年1月。

  [8]即日本民俗学同时也就是有关日本人的“民族学”之意。

  [9]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跨世纪展望”,《人类学与民俗研究通讯》第22-23期,1996年3月。

  [10]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学派刍议(撮要)”,中国民俗学会秘书处编《中国民俗学会会刊》第9-10期,1999年1月。

  [11]“钟敬文教授谈民俗学研究”,《人类学与民俗研究通讯》第26-27期,1996年9月。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高丙中]中国民俗学的人类学倾向
下一条: ·[郑杭生 陆益龙]增强理论自觉 促进学科发展
   相关链接
·[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李琳 李小青]中国民俗学会40周年与多民族民俗学研究的兴盛
·[李娟]山西北朝多民族服饰文化融合实践·[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段友文 石怀庆]民间文学教材建设的百年回眸·辽宁大学成功举办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会议
·[张梦瑶]新文科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专业建设的思考·[穆昭阳]文字史料中的民族记忆与多民族文学观形成
·[米海萍]试析青藏地区多民族神话的内容与特点·[康丽]概念张力与学术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学科建设的思考
·[陈趣联]非遗难题与高校学科建设·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建设青年谈
·[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杨利慧:让高校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科建设和合作交流的重要阵地
·新文科背景下民俗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程梦稷]朝向“一国民俗学”:柳田国男的传说研究
·[张多]基于文史传统的交叉学科实践·[施爱东]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与共同体意识
·[米海萍]黄河上游地区多民族民间文学的交流·[何城禁]多民族《格萨尔》文本的演进脉络及其故事形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