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左玉河]跳舞与礼教:1927年天津禁舞风波
  作者:左玉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25 | 点击数:17181
 

  三

  天津名流禁舞风波,在民众中引起了较大反响,促进了跳舞的流行:“在今日社会中,‘跳舞’这个名词,差不多闹成了一种新潮流的问题。”[15]在天津各界围绕跳舞问题展开的讨论中,争论最激烈的是关于西洋交际舞的性质问题。在这一问题上,讨论跳舞者分成了截然对立的新旧两派:赞成跳舞的新派认为,跳舞是一种高尚的艺术,跳舞的用途和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美感”、“美化人生”,是一种正当的健康的新式娱乐;反对跳舞的旧派则断言,跳舞之目的是“寓娱乐于跳舞”,是“满足肉欲”,跳舞者都是“欲鬼”,赞同名流们的禁舞之举。故有人直接提出了这场讨论的焦点所在:跳舞是“好”是“坏”?是“娱乐的运动”,还是“肉欲的冲动”?[15]

  觉民在《答云心先生的怀疑跳舞》一文认为,跳舞是一种“游艺”,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美欲”:“我以为跳舞不必说他们有什么目的。勉强着去说,就是受着爱美的心理之支配。所以若强说他们有目的,他们的目的就是为‘满足美欲’。”[26]跳舞是为了“满足美欲”,是赞成跳舞者提出的重要观点。赵永新认为跳舞“直截了当可以说是一种含有艺术意味的娱乐。”又云:“跳舞是想美化人生的,同时他对于男女社交公开也有莫大的帮助。”[27]强调了跳舞“满足美欲、美化人生”的积极功能。

  客观地说,跳舞有“满足美感”的积极功能,但并不完全如此。这种观点无疑过高地估计了跳舞的性质,从而忽视了跳舞满足人们男女交往欲望的功能。跳舞是一种高尚的艺术,仅仅是西式交际舞的一方面功能,它同时还具有满足精神愉悦等方面的功能。正因如此,有人赞同说:“跳舞是一件娱乐的事,大概一般人不能不承认的,若认他有艺术的价值,那是更深一层的研究。”[25]但跳舞有没有满足“肉欲”的动机与功能?多数赞成跳舞者对此采取了回避态度。实际上,在跳舞刚刚流行于中国时,抱有满足“肉欲”的龌龊心理者并非没有,并不是所有的跳舞者均抱有如此高高尚之动机。正因如此,仅仅强调跳舞有“满足美欲”的积极方面,显然是有偏颇的。

  觉民提出的跳舞是为了“满足美欲”观点提出后,有人就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和质疑:“跳舞场中的人才,多半是小姐、少爷,或是少奶奶们,家里过的安闲日子,整天没有事情做,怎吗个想找这些地方去开开心呢?说到他们目的,不过是要多认识几个异性朋友,面在众目炯炯之下,显一显他们的技能,那里说得到为什么‘满足美欲’呢?”[5]在守旧者看来,跳舞是富家子女消遣的方式,并非“满足美欲”。这是反对跳舞的旧派人士很有代表性的观点,揭示了跳舞的另外一方面消极功能。

  华宇在《金钱的势力胜过了名流的金口玉言》一文中,提出了跳舞是为了“满足肉欲”的极端观点。他认为,打网球、踢足球与跳舞,固然都是西方的娱乐方法,但其目的与价值有所不同。网球与足球的目的是“寓娱乐于运动”,其价值是“能使身体强健”;而跳舞的目的和价值则是“寓娱乐于跳舞”,完全是“满足肉欲”。在他看来,交际舞固然是西洋的一种娱乐法,但并不是体育运动;跳舞并不是高尚的艺术,而是一种“满足肉欲”的体现。正因如此,他赞同名流禁舞,肯定名流们维护礼教、维持风化的良苦用心:“这是所以我以为名流之反对跳舞不是无理由的。”[28]

  在该文中,华宇对新派人士倡导的跳舞之举进行猛烈抨击。在他看来,跳舞者是一群“欲鬼”,根本谈不上艺术与美感之满足;开设舞场者纯粹是为了赚钱,是由于“金钱的势力”左右的结果,而不是为了艺术:“所谓现今一般跳舞者,真是丑陋的不惜令人喷饭,跳舞的这一伙男女简直是一群欲鬼,而这些跳舞场正是利用这一般男女的心理来赚钱,亏得这些名流们不能劝住,原来金钱的势力更胜过了名流们的‘金口玉言’。”[28]

  正因反对跳舞者将跳舞视为“满足肉欲”,是一种“肉欲的冲动”,故其对跳舞之举深恶痛绝。其挖苦云:“上天赐给你那敏捷的天资,活泼的身体,何尝不许你‘努力上进’?但是你偏要同着骷髅拥拥抱抱,意为足可以发挥你的性欲,满足你的快乐,青年呀!要知道你的性欲是无穷的!‘恐怕’你的精神是有限的!当此以往,耗光阴,废精神,‘可怜’你那高尚的人格,被那浪漫的淘汰,慢慢的演成荒荡无束了!‘可怜’你那强健的四肢,被那性欲冲动,慢慢亦要变成清瘦的皮骨了!疾病呀!魔鬼呀!要来同你对舞了!”[29]在旧派眼中,跳舞是不努力上进的表现,是发挥“性欲”的体现,只有消极的危害,没有积极的功能。

  继名流们打着“维护礼教”、“维持风化”理由禁舞之后,天津民众中的新旧两派成为天津禁舞风波的主角。他们围绕着跳舞性质及动机的激烈争论,形成了针锋相对的观点。究竟跳舞是“满足美欲”,还是“满足肉欲”?《大公报》“铜锣”专栏开辟了数期“跳舞问题”专号,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新旧派吵得唇焦舌敝,“但是始终还没有一个切实的断定,仍旧公婆吵嘴,各说各理。”[30]在这种情况下,折衷新旧两派的“和事佬”出面,站在较为客观公正的第三者立场上,发表了对跳舞问题的看法。

  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看,“新旧派对于跳舞的意见,本来都有见地,但是所持的论调,太嫌极端。”他指出,旧派说什么“礼仪风化”,未免把跳舞看的太低;新派说什么“文化艺术”,也未免把跳舞捧得太高。这两者都有偏颇,比较中立的意见应该是:“实在跳舞这件事情,据在下和事佬看起来,不过是一种游戏而已,即扯不着风化礼仪,也谈不到文化艺术。”[30]这是对新两派极端观点的折衷,将跳舞的性质还原为娱乐和游戏而已。

  既然跳舞仅仅是一种娱乐与游戏而已,那么跳舞既谈不上是高雅艺术,更谈不上必然藏有不正当之欲望:“跳舞既是一种游戏,游戏的事情,少年人自然喜欢,并且少年的心情,都爱新鲜,跳舞又是簇新的游戏,所以少年人更喜之欲狂,这般跳舞家心理,料想也不过出出风头,玩意玩意罢了,不见得真都具有文化艺术的观念,也不见得都藏有不正当的念头。”故旧派要对跳舞持宽容态度:“何妨让他们玩玩去,他们玩得腻了,自然会厌,自然会不跳,简直也不要自己捧得那么高。”他批评说:“要是旧派一定要说礼仪风化这种话,那末,根本就要禁止男女社交,什么男女同校,男女杂坐,全得取缔,实行古时男女不同席,男女不受授的制度。”[30]因为这种“开倒车”的办法是不可能实现的,故禁止跳舞也是枉然的。

  和事佬对新派标榜跳舞是“文化艺术”的观点也提出了非难。他指出:“要是新派一定要说文化艺术这种话,那末,试问全国都学得同梵天阁一样的本事,有什么用处?并且为什么不学那比较的有用,而且应该研究的艺术呢?至于说是运动,也不对,运动是有益身体的,试问半夜三更,乐而忘返,这种熬夜,也是有益于身体的吗?”跳舞既不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也不能笼统地说是有益于身体的体育运动,否则必然因其偏颇和理论漏洞而受到旧派人士的攻击:“所以新旧派,要是不肯变更论调,总不能够自圆其说,不能怪人家的攻击。”那么跳舞的性质及合理的态度应该是:“天下的事情,凡是在可有可无、有理无理之间,而可以为交际娱乐者,都叫做游戏,这就是跳舞的意义。跳舞的本来面目,不过如此,无所谓必要不必要,所以不必捧,亦不必骂。”[30]这是一种淡化跳舞与礼教关系,回避跳舞与高雅艺术关系的折衷观点。跳舞既非高尚的艺术,也非肉欲的冲动,仅仅是一种普通的游戏而已。

  正因如此,在和事佬看来,新旧两派之争论可以休矣:“如果旧派老先生,一定非禁止不可,在下可也有一个法子,可以大大的开一个跳舞男女的各家长茶话会,大家同盟起来,严束各人的子女,不管子女念书做事,一起叫他回家,关起来,不许出大门一步,还要不给他钱,不给他穿,他们自然有脚没处跳,有手没处舞了,跳舞场也自然没有了。新派的,也只要跳得规矩点,不要过于放浪形骸,跳舞之暇,对于正当事业,稍为把结点,不要由跳舞闹出笑话来,自然你爷爷爸爸,也就闭口无可骂,默许你们了。”[30]和事佬站在中间立场上阐述的观点,貌似公正,实际上对跳舞采取宽容态度,其反对禁舞之意甚为明了。

  客观地讲,新派认为跳舞是一种文化艺术,确实是有偏颇的;旧派认为跳舞是一种有伤风化的行为,也是一种偏见。跳舞是一种正当的健康的新式娱乐和游戏而已。从这方面说,和事佬的意见是有道理的。但不能否认,作为一种正当的娱乐,跳舞的确含有高尚艺术的因素,“满足美欲”、“美化人生”给人以精神的愉悦,是跳舞所具有的积极功能。对于这种积极功能,时人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吾人未入舞场,当认清跳舞完全为一种艺术化。于性灵,于身体,均有莫大之愉悦。入舞场后,尤应认定此来之主旨。此来为跳舞也。时有此念,则音乐之美妙,姿态之典雅,时时可以享受。”[31]既然视跳舞为一种娱乐、一种享受,那么当然是为了满足其精神上愉悦,满足其高雅的“美欲”。若否认跳舞的此种积极功能,显然是偏颇的。

  除了“满足美欲”外,跳舞也具有“满足肉欲”之消极方面,这也是不能回避的。中国传统礼教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将人之“欲望”视为“大恶”,甚至将人的正当欲望也视为“肉欲”而加以禁灭,这是极为偏颇的,因而受到了五四以后新派人士的猛烈攻击。

  即便是跳舞中存在“肉欲”问题,那么是不是有“肉欲”便是罪恶?如何看待跳舞中的“肉欲”问题?如何处理跳舞与“肉欲”的关系?这是摆在新派人士面前必须回答的问题。在这场关于跳舞问题讨论中,人们开始正视“肉欲”问题,并将跳舞中之所谓“肉欲”与“狎妓”问题区别看待。他们对于该问题的态度是开明的:“有肉欲的关系虽不是不光明的,但是这得要有条件,道德这两个字是不论新旧社会都不能摒弃的,然而狎妓在某种情形之下,是不道德的,因为现在所提倡的‘贞操’不是从前片面的了。”[32]

  这里,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如何看待“肉欲”与新旧道德问题。新旧社会均需要讲求道德,但必须将人的正当欲望,与“狎妓”这样的纯粹“肉欲”区分开来。作为纯粹“肉欲”的狎妓,无论在旧社会还是新社会,均是不道德的表现,是应该禁止的;但跳舞所体现出来的所谓“肉欲”,是一种正当的欲望,并非不光明的邪恶之欲。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近代中国研究网 2006-3-10

上一条: ·[朱浒]燕大社会调查与中国早期社会学本土化实践
下一条: ·[朱国华]民族文化认同与经典的再发明
   相关链接
·[叶隽]留德一代的德国学术史观·张竞生的书和写张竞生的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