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田野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田野研究

[邵一飞]谈民俗田野作业中的“还乡调查”
  作者:邵一飞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3-21 | 点击数:14764
 
(五)调查点
“调查点”是指具体发生和实现田野作业的现场。主要包括村落、家庭、劳动场所、仪式举行地点、寺庙祠堂、贸易集市、旅途、计算机网络、旅游点和文博馆等。其中,“村落”是最基础的调查点。刘铁梁说,“走向村落的民俗学调查不仅具有个案资料的一般意义,而且又具有深入体验民俗生活中的人和群体心理的研究价值”。(钟敬文编,1998:284)另外,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生活观念的变化,计算机网络系统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吸聚了不同的群体,能够反映不同的民俗心理和倾向,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调查点。
(六)乡土意识
“还乡调查”与“乡土意识”有关,是“乡土意识”的意义延伸。“乡土意识”是一个文化和心理学的概念。因此,“还乡调查”也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和心理学的内蕴,这有助于对“还乡调查”的本质作出进一步认识与把握。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决定了许多中国人的“乡土意识”。这种浓重的“乡土意识”,应该是建立中国特色民俗学的一个重要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基础。
(七)心理动因
可以认为,从心理动因的角度讲,民俗学者及其相关人员选择“还乡调查”的方式,主要基于迷恋和规避的两种心理定势,即对于乡土的迷恋和对于障碍的规避。这两种心理定势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1.避难就易;2.恋乡恋亲;3.寻根认祖;4.取方就便。其中,对于乡土的迷恋是决定性因素。现代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社区归属感”普遍存在,正是这种特殊的“社区归属感”刺激了深层次的心理动机,成为“还乡调查”的内在心理基础。家乡或“乡土”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社区,是长久刺激源。
 
三、“还乡调查”的实践作用
 
“还乡调查”在实践方面的具体作用,从民俗田野作业的成本与效应的关系角度看,主要有消除语言障碍、深化情感交流、降低调查成本、提高信息信度和维持研究活力等五个方面。
(一)消除语言障碍
语言障碍是民俗田野作业中最大的障碍,直接影响调查质量。“还乡调查”可以消除语言障碍。中国的方言种类多,方言之间差别极大,如果不通方言,调查工作就会遇到很多困难。费孝通说,“中国各地方言的差别是进行实地调查的实际困难之一。村里的人们除自己的方言外,一般不懂得任何其他方言。作为一个本地人,就不必再花费时间去学习当地方言”。(费孝通,2001:40)这是“还乡调查”的最大优势所在。
(二)深化情感交流
民俗田野作业过程,既是一个学术实践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交流过程。而且,情感交流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调查效果。民俗学者应注意与被调查对象建立真诚合作的友好关系,这是开展民俗调查的心理基础所在。“还乡调查”基于特定的血缘和地缘关系,拥有情感和心理沟通的先天优势。在这个前提下,就可以进一步深化情感交流,增强参与意识,为后续调查工作打好基础。这是一种较深层次的人际关系沟通与协调,与调查者本人的心理、性格和教养等方面有关。拉德克利夫·布朗说,“一个民族志者的田野工作的成功,常常有赖于某种性格和气质的本性。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赢得土著居民的信任”。(布朗,2002:69)我们可以从身份认定、习俗信仰和生活爱好等方面去贴近被调查者,建立相应的情感交流基础。
(三)降低调查成本
民俗田野作业“调查成本”的概念,主要应包括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物力成本、财力成本和心理成本。其中,“心理成本”是指调查者所耗费的心理能量和精神损耗,如恐惧、孤单、疲劳、痛苦和迷惘等。心理成本主要影响调查的深度和广度。成本意识直接影响方式方法的选择。笔者做家乡湖南临澧县民间口头歌谣和谜语调查时,主要通过家人回忆的方式进行,一周即得26首,其中1首是流传已久的藏宝谜,省力又省时,低成本高效益。
(四)提高信息信度
信息信度与被调查者的心理和情感认知等因素相关,直接影响调查的总体质量。与信息信度相关的因素主要有三个:1.信任关系;2.性格心理;3.风俗习惯。其中,建立信任关系最重要。“还乡调查”的方式,为建立信任关系提供了先天性的人际关系的良好基础。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王志清]蒙古贞地区胡尔沁说书艺人生存现状调查
下一条: ·[宋兆麟]田野调查的回顾
   相关链接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3-4月受理)·[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民俗研究》:2024年第2期目录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4期目录·《民俗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9期活动预告(2024年1月6日上午9:00)
·[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民俗研究》:2023年第6期目录
·《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3期目录·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