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格斯(萨)尔》与口传史诗国际研讨会”综述
——扩大交流对话,整合学术资源,向史诗研究国际平台推广《格斯尔》学术文化成果
  作者:乌·纳钦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8-31 | 点击数:9922
 

  内蒙古大学布仁巴图教授发表题为《格斯尔版本研究的重要性》的论文,强调了《格斯尔》文献版本学研究的重要性,强调了从语言研究的角度研究北京木刻版《格斯尔》,从语音学、词汇学等说明其重要性。

  内蒙古大学特古斯巴雅尔教授发表题为“蒙古文《格斯尔》第三章中固莫可汗人名的藏文词源”的论文,认为蒙古文《格斯尔》第三章中人名“固莫”源自于藏文词“宫麻”,其词义为“上”,引申为“皇上”。这个藏文词曾在元代汉藏碑文中出现。

  第二,《格斯尔》史诗文本与传说文本研究方面

  蒙古国科学院语言文学所巴雅斯古楞博士发表题为“在蒙古国搜集的《格斯尔》口传文本”的论文,详细介绍了迄今为止从蒙古国搜集的《格斯尔》史诗所有口传文本。其中包括从蒙古国9个省搜集到的10余种文本,并且在此基础上勾勒出蒙古国《格斯尔》口传文本的传播带,进而重点介绍了独特的三种文本。这个论文为中国学者提供了关于蒙古国流传的口传《格斯尔》文本方面的非常重要的信息。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乌日古木勒教授发表题为“《乌仁高娃仙女》与北京版《格斯尔》”的论文,通过文本比较,认为著名蒙古学家俄罗斯籍美国学者鲍培整理的蒙古族史诗《乌仁高娃仙女》是由《十方圣主格斯尔可汗传第一章、第四章的部分情节以及第五章的情节构成。熟练掌握《格斯尔》的史诗艺人,把史诗主人公格斯尔与茹格慕高娃的名字改变为博格达阿拉坦汗和乌仁高娃仙女,创编了《乌仁高娃仙女》这个史诗异文。作者的比较证明了《乌仁高娃仙女》与北京版《格斯尔》的核心情节完全相同。

  中央民族大学朝格吐教授发表题为“论青年胡尔奇艺人敖特根巴雅尔演唱的《格斯尔》文本”的论文,从四个方面分析该文本,得出四点结论。第一,敖特根巴雅尔在进入正式演唱之前的序来自传统乌力格尔与《格斯尔》的好来宝;第二,敖特根巴雅尔文本结尾部分的好来宝即兴特征明显;第三,虽然特定语境的时间限定了本次文本,但是艺人很好地学习吸收了老一辈艺人的传统;第四,该本文深受东蒙古《蟒古斯故事》和胡仁乌力格尔影响。

  内蒙古师范大学哈斯高娃教授发表题为“《格斯尔》史诗口头变异形态”的论文,认为在蒙古民间《格斯尔》传说比史诗传播的更加广泛,而且史诗传播的多的地方,传说也多。她以科尔沁地区格斯尔传说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格斯尔传说的来龙去脉。

  第三,《格斯尔》学术史研究方面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支蒙古学、佛学与藏学研究所阿尤西叶娃教授发表题为“米哈伊尔·彼特罗维奇·库姆诺夫对《格斯尔》研究的贡献”的论文,根据收藏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支蒙古学、佛学与藏学研究所东方学手稿与木刻本中心的著名民俗学、蒙古学、语文学专家、布里亚特学者米哈伊尔·彼特罗维奇·库姆诺夫私人档案馆中的资料,展现了这位学者的学术研究活动。作者希望,以此能够引起学界对这位学者独特收藏的更为广泛的关注。

  内蒙古大学新巴雅尔教授发表题为“上世纪90年代以前《格斯尔》研究状况”的论文,全面介绍了上世纪90年代以前《格斯尔》研究概况,着重介绍《帕杰格斯尔》形成过程,以亲历与口述史角度澄清了《琶杰格斯尔》有关问题。

  第四,《格斯尔》民俗学与人类学研究方面

  内蒙古少数民族古籍与《格斯尔》征集研究室格日勒扎布研究员发表题为“格斯尔文化内涵及其联系”的论文,认为“格斯尔文化”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史诗故事、信仰以及传说。其中史诗故事有分书面与口头文本,书面文本有25种。口头文本则非常多,尚未统计。格斯尔信仰与关帝信仰有关。

  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措吉发表题为“走进信仰格萨尔王的部落——德尔文部落的民俗志研究”的论文,文章在田野作业的基础上,就德尔文部落的祖先传说、历史渊源与变迁、人物谱系、说唱艺人、宗教信仰、宗教行为和民俗生活等进行了田野研究,展示了史诗叙事传统与部落社会生活融为一体的特殊文化现象。通过对德尔文部落的民俗志研究发现,《格萨尔》史诗作为该部落集体记忆的历史和相互认同的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格萨尔王作为一个英雄祖先和佛教莲花生大师化身的双重形象逐渐走进了他们的精神信仰世界,鲜活的《格萨尔》口头传统也得以在该部落当中一直传承延续至今。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布和朝鲁教授发表题为“蒙古族传统艺术中的格斯尔可汗形象”,主要讨论了格斯尔可汗的视觉艺术形象问题。他认为由于民族、宗教等特殊背景,传统的格斯尔艺术形象受蒙、藏佛教造像艺术的影响比较深。由于在蒙、藏民间意识中,格斯尔和关公在文学形象、信仰崇拜方面的交融关系,格斯尔形象同关公形象也存在着等同化现象。在传统艺术作品中,格斯尔的视觉形象由其容貌、服饰、座椅、坐骑、武器、背景以及配角们的形象构成。这些构成因素需要深入研究,说明其原形、来历和内含。

  巴林右旗学者斯日吉高朝发表论文,认为格斯尔分布较广,蒙古人居住的地方基本上都有《格斯尔》。1651年巴林人从辽宁一带迁徙到现在的驻地,那时候民众需要一个英雄,于是《格斯尔》得到了传播。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格斯尔。格斯尔传承形式上,巴林主要以乌力格尔形式传承。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将于9月举行 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下一条: ·“非遗”的活态之路
   相关链接
·[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何城禁]多民族《格萨尔》文本的演进脉络及其故事形态
·[罗文敏]组材: 集与散——《伊利亚特》与 《格萨尔》的情节结构·[宁梅]藏族“鲁母化生型”神话的大传统传承
·[巴莫曲布嫫]以口头传统作为方法:中国史诗学七十年及其实践进路·“中国史诗传统”展在阿拉木图开幕,涉及中国20多个民族
·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格萨尔文库》出版发布及捐赠仪式在京举办·《格萨尔》史诗藏译汉名词术语进入规范化阶段
·[乌·纳钦]史诗演述的常态与非常态:作为语境的前事件及其阐析·[孙正国]20世纪后期中希神话比较研究之批评
·[丹珍草]《格萨尔》文本的多样性流变·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2018中国青海《格萨尔》史诗系列活动在青海成功举办
·[尹虎彬]作为体裁的史诗以及史诗传统存在的先决条件·[陈安强]羌族的史诗传统及其演述人论述
·“三大史诗”保护成果公布 搜集整理工作基本完成(CCTV-13 新闻直播间,2018年5月26日)·我国著名格斯尔奇吕日甫大师逝世
·[伦珠旺姆]《格萨尔》圆光艺人才智的图像文本·[杨恩洪]西藏格萨尔说唱艺术抢救始末
·[巴莫曲布嫫]中国史诗研究的学科化及其实践路径·[巴莫曲布嫫]遗产化进程中的活形态史诗传统:表述的张力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