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纪德君]明代小说与民间说唱之双向互动现象初探
  作者:纪德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8-30 | 点击数:10106
 

  而最能代表明代说唱艺术成就的,当首推柳敬亭。柳敬亭擅长说《水浒》。张岱《陶庵梦忆》卷五即记载:“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与本传大异,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并不唠叨,夬声如巨钟。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汹汹崩屋。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蓦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闲中著色,细微至此。”顾开雍《柳生歌小序》则记载了他说宋江的片断:“(柳敬亭)为仆说故宋小吏宋江轶记一则,纵横撼动,声摇屋瓦,俯仰离合,皆出己意,使听者悲泣喜笑,世称柳生不虚云。”⑧ 至于说隋唐故事,更是其拿手好戏。钱曾《注钱谦益诗》记柳敬亭在左良玉军中“每夕张灯高坐,谈说隋唐间遗事”。王澐《漫游纪略》亦记其本人曾听“柳生谈隋唐间稗官家言,其言绝俚。”冒襄《同人集·赠柳敬亭》亦云:“重逢快说隋唐事,又废河亭一日听。”而周容《杂忆七传·柳敬亭》还说:“癸巳值敬亭于虞山,听其说数日,见关壮缪,见唐李、郭,见宋鄂、蕲二王,剑戟刀槊,钲鼓起伏,骷髅模糊,跳踯绕座,四壁阴风盘旋不已。”据此可知,柳敬亭说书之所以非常叫座,这与他别出心裁地推陈出新(“与本传大异”),增添大量入微的细节描写(“闲中著色,细微至此”),以及善于抑扬顿挫地使用俚语,同时配合眼神、表情、动作的表演等,是密不可分的。其他艺人虽技不及柳,但取得成功的诀窍当不外于此。

  四

  明代说唱艺术既然多以通俗小说作为取材或演说的对象,那么它们对于通俗小说的传播,就必然会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晚清黄人《小说小话》曾说:“平话别有师传秘笈,与刊行小说,互有异同。然小说须识字者能阅,平话则尽人可解。故小说如课本,说平话者如教授员。小说得平话,而印入于社会之脑中者愈深。”⑨ 此言甚是。潘建国在《明清通俗小说的读者与传播方式》一文中就曾通过分析指出,明代民众的识字率还不足百分之一;而识字量能达到阅读小说的水平,并且买得起小说、有兴趣和时间阅读小说的,更是寥寥无几⑩。可是现有文献资料却显示,明代的“愚夫愚妇”对通俗小说往往耳熟能详。袁宏道《东西汉通俗演义序》即云:“今天下自衣冠以至村哥里妇,自七十老翁以至三尺童子,谈及刘季起丰沛、项羽不渡乌江、王莽篡位、光武中兴等事,无不能悉数颠末,详其姓氏里居,自朝至暮,自昏彻旦,几忘食忘寝,讼言之不倦。”陈继儒《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序》云:“故今流俗节目不挂司马班陈一字,然皆能道赤帝,诧铜马,悲伏龙,凭曹瞒者,则演义之为耳。”清初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十七“正俗”亦云:“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也,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致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这些“村哥里妇”、“老翁”、“童子”,“以致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之所以熟知“小说演义”,主要就是靠民间说唱、戏剧的传播、推广。解弢在《觚庵漫笔》中就指出:“《三国演义》一书,其能普及于社会者,不仅文字之力”,同时还“得力于评话家柳敬亭一流人,善揣摩社会心理,就书中记载,为之穷形极相,描头添足令听者眉飞色舞,不肯间断”;并且,他还将戏剧与评话进行比较,认为:“二者之有功小说,各有所长。有声有色,衣冠面目,排场节拍,皆能辅助正文,动人感情,则戏剧有特色;而嬉笑怒骂,语语松快,异于曲文声调之未尽解,费时费钱均极少,茶余酒罢,偷此一刻空闲,已能自乐其乐,则评话有特色也。”(11) 老舍在谈到《三国志演义》与民间说唱的关系时也指出:“有人说《三国志演义》是最伟大的通俗作品。是吗?拿街头上卖的唱本儿和‘三国’比一比,‘三国’实在不俗。不错,戏班里,书馆里,都有多少多少以‘三国’为根源的戏剧,歌词,与评书。可是这正足见‘三国’并不易懂,而须由伶人,歌者,评书者,另行改造,替‘三国’作宣传。‘三国’根本是由许多传说凑成的,再由不同的形式宣传出去,专凭它本身的文字与内容,它绝不会有那么大的势力。”(12) 侯宝林等所著的《曲艺概论》更概括性地指出:“小说问世以后,说唱艺术宣传推广、充实加工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实际上,刘备、关羽、诸葛亮、武松、李逵、鲁智深、唐僧、猪八戒、孙悟空,这些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所以能够家喻户晓,说唱艺人显然立下了不朽功绩。在劳动人民还不掌握文化的旧时代,是曲艺和戏曲艺人使这些英雄形象变成群众的亲密朋友。”(13)

  民间说唱不仅对通俗小说的传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明末清初一些通俗小说特别是英雄传奇的产生,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例如《隋史遗文》,就基本上是袁于令根据明代柳敬亭等人的说书成果,进行整理、加工而成的。孙楷第曾指出《隋史遗文》“记隋末瓦岗诸英雄事,而于秦叔宝特详……与其谓文人之著作,毋宁认为市人之作。如此书固以全力写秦叔宝一人者,而所记叔宝之态度见解,乃与细民同科,豪迈不群之气,甚嫌其少。其规模气象,尚不及梁山泊武二诸人,乃以貌凌烟阁上之胡国公,亦厚诬古人,不称之至矣。余意韫玉才人,其技当不止于此。或旧本为市人话本,而韫玉复为润色之,中如诗词及藻饰增加部分,当属袁氏手笔,其底本则是当时说话人所演者,不必为袁氏自作。抑秦叔宝故事本发生于万历之后,以前固无之。余澹心《板桥杂记》有‘柳敬亭八十余,过其所寓宜睡轩,犹语秦叔宝见姑娘’之语。谓罗彝为叔宝姑母,正与此书同。则此秦叔宝诸事,固是万历以后柳麻子一流人所揣摩敷衍者,于令亦颇采其说而为书耳。”(14)孙先生的话是符合实际的。这里不妨再补充一个旁证,即袁于令在其所作的传奇剧本《双莺传》第四折中就曾记述过柳敬亭说书一事,可见其本人是熟悉柳敬亭说书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2期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张节末]《诗经》程式化叙事刍议
下一条: ·[李祥林]从羌族口头遗产看女娲神话踪迹
   相关链接
·[朱钧 朱敏]论明代无生老母信仰的概念发生·[滕晓彤]明代延庆碧霞元君信仰初探
·[徐赣丽 张寒月]辨物居方:明代文人生活文化及其当代启示·[王伽羽梓]新媒体视域下非遗传衍的内部革新和时代路径
·[郝佩林]论江南民间说唱艺术的乡野表达·[王春燕]地方传说在当下的景观重建生产与文化记忆愿景
·[王素珍] 赞土地与唱春 ·[朱万曙]董永故事的汉、彝说唱文本
·[张柏惠]“地方”与“国家”文化权力的博弈·[国家玮]乱世中的治世想象
·[祝鹏程]中国曲艺说唱研究70年:回顾与反思·[贺少雅]明代民间冠礼的传承演变与时代特征
·江苏扬州明代文昌阁大修 三层屋面重现古貌·[李俞霏 梁惠娥]明代中后期山东婚丧礼俗管窥
·[张润平]岷州宝卷的初步调查与研究·[张隽波]明代历书中的节气定位探析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民间说唱”专家组成立·《继承与发展:庆祝车锡伦先生欣开九秩论文集》出版
·刘祯 刘云水 主编:《继承与发展:庆祝车锡伦先生欣开九秩论文集》·何红艳:《科尔沁蒙古族说唱文学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