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保护非遗就是保护优秀传统文化
——六中全会解读之四
  作者:朝戈金 梁卫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6-01 | 点击数:18999
 

  要把文化中的美好东西展示给世人

  记 者:刚才我们谈到了国内,现在我们把视野拉向全球。中国的文化怎么走出去,尤其是您的“格萨尔史诗”项目怎么向世界推介?民族文化、中华文化对其他国家的借鉴价值在哪里?

  朝戈金:“格萨尔史诗”是人类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也是我们国家申报项目中很突出的一个。“格萨尔史诗”主管单位在我们研究所,我们很自豪。为什么要把“格萨尔史诗”推出去,它是中华文化中非常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文化现象,它是藏族和蒙古族民众长期口耳相传的大型英雄叙事诗,故事情节曲折,语言优美,还有大量健康的、引人向善的、团结的元素。它是改编游戏、影视剧或其他形式的文艺作品等艺术创作相当重要的一个源泉,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多样性,提供了丰富的内涵。

  对于国际社会来讲,“格萨尔史诗”的意义有这样几点。第一,能让国际社会正面理解政府在保护民间传统中扮演的正面角色。如果从政策意义上来理解,政府这么多年对格萨尔史诗有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让这样一个生存状态濒危的口头传统得到很好的抢救和保护,乃至在一些地方的复兴和弘扬,这是一个好事情,也能让国际社会正面解读我们政府在保护民间传统中扮演的正面的角色。

  第二,国际学界能通过“格萨尔史诗”更深入地了解东方文化魅力。“格萨尔史诗”是我们今天所知的人类历史上最长的口头叙事诗。此前在西方的教科书上和其他工具书上,都说印度的《摩诃婆罗多》是人类最长的史诗,大约20万行,格萨尔史诗比它多好多倍,更长。这也等于提示我们,人类即便不借助文字,只靠口头创作,也能创作出这么恢弘的、篇幅浩大的东西出来。如果不借助文字,人类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艺术表达和现场创编的能力,也能达到这样惊人的高度。这也跟信息技术——信息如何传递,思维活动——大脑如何记忆信息等话题有联系。“格萨尔史诗”不简单是一个创作的故事,更是多方面深入挖掘很好的话题。

  第三,“格萨尔史诗”提供了美的享受。各民族的人通过不同文字的译本来欣赏藏族歌手在千百年传承中不断创作和丰富精美的故事,本身也是一个很愉悦的事情。所以说通过格萨尔史诗的申报活动,可以意识到人类的文化是应当共享的,而且我们应当看到其他文化中一些美的东西。我们也有责任把我们文化中美好的东西展示给世人,让他们通过这些文化进一步了解我们。了解和理解是包容的基础,而包容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如果我们彼此充满敌意,互相不了解、不包容,会发生很混乱的事情,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从相当意义上说,文化的传播具有我们想象不到的长远的作用,我们的舆论、学界还有普通民众对这些作用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记 者:据我了解,历史也是帝王将相的历史,是不是人们也需要英雄。人们天生需要一些强大的人来保护自己,这个是不是人的本性。

  朝戈金:这个很难说是人的本性。历史书中帝王将相的历史和民众塑造自己的英雄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在一些民间叙事中,塑造一些很高大的形象来传递自己关于英雄主义的观念、关于善恶的观念、关于锄强扶弱的正义观念、关于给这一片国土上的民众带来安宁的追求等等,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为什么要有英雄?有了英雄我们才不怕强敌。英雄是民众关于生活特别是关于理想的观念,通过美的手段、通过浓缩和集中把一些优美的品质集中到少数人的身上,不是说人在自己的社区中需要某些领袖或高大权威的人物才有安全感。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各种各样理念和想法的集合,所以在很多民族的英雄叙事中,这些英雄本身充满了平民色彩,具有普通人所有的素质,只不过他们英勇一点、强大一点、善恶态度更鲜明一点。英雄是我们的某种集中,也因此让民众喜爱、崇敬、有亲切感,要是过于神性化了就成神话了而不是史诗,过于具有神的威力、无所不能了就不是英雄史诗了。这是世界史诗普遍具有的特点。

  从幼年的心灵培育做起让人更善良

  记 者:我们再回到现实,比如说民族文化在目前中国的大变动时期,在一些人的道德领域、观念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情况,如小悦悦事件、温州动车组事件。怎么看待这样的事情。在转型期文化的重构方面,民族文化能不能做一些贡献?

  朝戈金: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今天社会急速发展、人的生活节奏在变快,人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个提示我们是应该去想一想,我们生活的目标是什么、人类文明进步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到底要干吗,是为了越来越富有吗?是为了无限制地享受物质生活带来的快感吗?还是别的什么?

  从民间文化里,我们能找到许多有启示意义的东西。比如说我们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不过度地掠夺自然资源,如何顺应自然环境,同时限制或适度限制人欲望的膨胀,比如人的精神层面是怎么样的,我们到底怎么衡量社会普遍赞赏的美德,人类道德的底线在哪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事实上在各民族民间的叙事中很早就有了。为什么我们看到的传统文化社会,很少有犯罪、偷抢事件或其他恶性事件,国内少数民族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许多地区长期以来人的心态是很宁静的,有信仰,有追求,他们从小就由老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故事、传说、歌谣及其他东西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而且这些是发生很强作用的,比如侗族的款词就很有意思,对偷了邻居家的鸡该如何处罚,都有细致规定。在很多传统的社会中,都做得很好。

  今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什么变成了这样,为什么在人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底线上发生了如此变化,这需要我们对照着传统社会的育人方式来重新思考。为什么在那个地方他们做得挺好的,我们需要补救什么。民间文化聚集了千百年来他们教育下一代,维护社区内部的安宁、平静及和谐的智慧,这是很了不起的。我们现在对它有所破坏、有所改变了,该如何考虑恢复这些东西,或者从传统的智慧中汲取养分,重新从我们的基础素质教育做起,而不是悬着冰冷的法律说,你触犯了法律别让我逮住,抓住之后就是各种细致的处罚。

  从人心最初就做起,让人充满善良。比如爱护动物、爱护自然,老人和儿童之间如何和谐相处,有了这样东西,再补充法律的制裁才会更有效果。不能不管一颗人心是如何被塑造的,光讲社会设立的钢刀铁牢或其他的东西,光讲做事不能超出圈子、法律制裁,仅有这些是不够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让世界感知中国味道
下一条: ·遗憾,不该成为“非遗”的命运
   相关链接
·[康丽]从女性赋权到性别协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史上的性别平等·人物访谈 ‖ 这位老师有点“潮”——朝戈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绽放”永恒的诗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
·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
·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
·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