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保护非遗就是保护优秀传统文化
——六中全会解读之四
  作者:朝戈金 梁卫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6-01 | 点击数:19000
 

  记 者:在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怎么继承、怎么发展?

  朝戈金:口头传统和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中国真正使用本民族文字的民族还不到10个。很多少数民族的知识体系、艺术产品的创作和传承基本上是用口耳相传的方式完成的。在六中全会在强调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的时候,我们有几个事情需要做。

  第一,尽量摸清家底。摸清家底是个很基础的工作,很早就应该做好,事实上做得不够好,因为长期以来我们高等教育的配置和学术、人文社会科学力量的配置和发展方面,我们有很多缺环,有些领域是空白或接近空白,包括对一些灿烂的民间文化的回顾、研究乃至梳理工作上都是空白。

  从学界的责任来说,落实六中全会的精神第一件要做的就是摸清家底。民族文学所的创新工程叫“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音影图文档案库”要做的工作就是这部分,承担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我们需要通过学术训练、知识陶养和专业能力来补救,尽量把这部分做好,不要留下太多的历史遗憾,因为民间文化在社会急剧的变动中正迅速地消失。许多东西在迅速消失,那些不能复兴、不能发展的至少要保留档案,我们现在正在抓紧做这方面的工作。

  第二,要研究文化的异同。我们要通过文化现象看清楚,对于人类的精神文化创造能力和民族文化的特性,口头传统或民间文化有什么作用,它意味着什么,在不同文化的异同之间,我们体会到了什么。古老智慧中有许多东西是很闪亮的,比如不同族群之间如何相处,文化如何传承、共享,这对于今天和今后的人类社会、对于人类社会和谐发展、对于不同文明的和谐相处,都有很重要的启迪作用。

  第三,要着眼于人类生存的未来开展研究。我们在强调文化的异同的时候,实际上回到一个更根本的问题上,就是人类在未来的发展中、在文明和进步中,我们需要保存什么。历史上有许多灿烂的文明和遗产,我们是要带着、继承着这些东西前进的,没有它们,我们很难称自己是一个灿烂的物种。另一方面,我们又要与时俱进,随时调整人类文明进步的姿态和脚步,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东西都背在身上,这里边就有一个文化进步和发展的策略问题,这些都需要更深入的学术思考。有些东西进了历史的博物馆,它不适应或者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没有生存的基础了,但它对于我们理解人类文明走过的每一个脚步又十分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与考古、历史学科有某种相通之处。我们看昨天,也是在了解我们的今天,在预测我们的未来。

  对许许多多文化不要动辄禁掉

  记 者:能不能这样理解民族文化,存在是合理的,不存在也是合理的。如何继承和扬弃民族文化,或者说判断它的先进性?怎么判断哪些是精华,哪些不是精华呢?

  朝戈金:从民俗学的学科立场来看,我们通常不这么表述问题,因为文化在很多时候是相对的,我们不完全强调一种相对主义的立场和观念,但事实上需要一个特别长的历史阶段才能体现文化的优越。

  一个美国学者讲过,历史上许多伟大的文明都衰亡了,而爱斯基摩人在冰天雪地中,很好地适应了严酷的自然环境得以生存和发展,所以爱斯基摩文化是一个很好的文化。我们如何判断一个文化是不是很好,事实上文化作为工具、作为理念、作为行事的原则,是和特定的人群捆绑在一起的。你觉得自己的文明很灿烂,但这个文明导致了你的衰弱或消亡,能说它很伟大吗?所以从相当意义上来说,我们都应该用一种更加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文化,所有的文化都有非常值得研究的地方,不能简单地说有些旧的事项不适应发展,就不需要了。

  比如裹小脚、大烟枪不适应社会了,川江号子没有拉纤了,这些会随着环境和生活方式变化,缺少或者没有了生存发展的基础。但这些东西本身是有意味的,就是它为什么会这样。不能简单地说这个东西不好就完了,还是需要刨根问底,我们在那样特定的历史阶段,为什么让妇女缠小脚呢,到底体现了什么东西,它背后是什么样的文化观念?有些人会从性别、性别歧视的角度研究,有人会从妇女史、妇女受难史的角度研究,有人会从文人心态的角度研究,有人会从家族宗法制度的角度研究,还有很多话题需要层层剥茧,一点点揭开背后的一些文化密码,而且这个说明,有可能还需要很多年,也不一定说得清楚。我觉得这些东西才是文化研究的挑战所在,也是文化研究的魅力所在。

  记 者:如何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呢?

  朝戈金: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科学的态度,尊重民众的选择,这不简单是一个顶层设计或简单治理的问题,或者教老百姓怎么样老百姓就怎么样的问题。比如过春节,祖国各地都过,很多地方有包饺子、放鞭炮等习俗,这些习俗不是顶层设计来的,是千百年来在文化传承中逐渐形成的一些稳定的文化活动,有些则变成文化符号,今天和今后我们也要用这样的态度对待这些事,这不是我们设计的结果,不是我们制定出一套规范来让大家执行,而是说我们要尊重历史、尊重民众、尊重文化传承。它有自身的规律,在特定时期一定会发生变化,其中多数变化是合于规范的、合于规律的,不能动辄横加干涉,去试图影响它。有些东西我们会加入新的社会维度来考虑,比如说放鞭炮,医院说每年放鞭炮崩伤眼睛的很多,有统计数据,我们就要禁止它,很多人大代表提案。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个案,经过反复的长时间讨论,现在形成了禁放区,时间上有限制物质上有充分准备,保护了文化传统,我觉得这就是如何在尊重文化传统、适应当代生活、特别是人口密集的都市这样新的历史环境下,我们该如何对待传统的一个很好个案。对许许多多文化,不要动辄禁掉或者怎么样,可以经过仔细的考虑,怎么样把其中好的东西保存和发展,同时它带来某些危险隐患的东西要尽量克服,限制在很小的一个可控的范围内。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让世界感知中国味道
下一条: ·遗憾,不该成为“非遗”的命运
   相关链接
·[康丽]从女性赋权到性别协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发展史上的性别平等·人物访谈 ‖ 这位老师有点“潮”——朝戈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绽放”永恒的诗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朝戈金
·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在口头文学中感受故事的语词如何流淌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
·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
·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