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年节生活史变迁:礼尚往来
  作者:记者 周怀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1-23 | 点击数:7549
 

  00年代

  送礼就送脑白金

  进入新世纪,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继续上升,礼品自然也水涨船高,随同升值。一般的烟酒已经不足以出手了。各种保健品、家用电器进入礼品的行列,从脑白金到黄金搭档的广告,占领了一个时代的广播和电视。以它们为代表的各种保健品,包括保健器械因此成为送礼大潮中重要的一员。此外,一些奢侈品也成为春节礼物的一员,比如化妆品、高级饰品、黄金珠宝、有高档烟酒等。

  10年代

  数码不够再送卡

  10年代,送礼是一个讲究“品位”的年代,那些赤裸裸地表现出“我很贵”的礼品,逐渐不再被人们喜欢,更多价值不菲却又别具一格的产品进入礼品市场,比如数码产品,手机、相机、DV、笔记本电脑等。此外,书画作品、瓷器、玉器等也成为新宠,虽然不必是古董,但也显出了送礼者的用心。出现于00年代的购物卡、代金卡也大放光芒,单位发福利、朋友送礼,不知道送什么好,干脆发卡,自己去买,既方便了收礼者,也不像直接送钱那么庸俗。

  ●礼物变迁的另一面

  大众礼品的变迁,其实是中国数十年来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说:“社会经济在发展,在进步,礼品也随之变化,这是必然的规律。从物资匮乏年代的送馒头,到现在送卡,其实也是需求变化的一个体现。以前人们最缺的就是食物,现在呢?衣食住行不再是稀缺的领域,接受者要求不同,送一张卡,自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也有增加消费的实际功能,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送礼的一种进步。”

  当然,在另一方面、另一个领域内,送礼则需要另外一种视角。夏学銮说:“特别是权力周围,送礼很容易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行贿受贿的渠道,变成了另外一种异化的产物,它和普通老百姓之间的礼尚往来并不相同。在这其中,权力在其中扮演着中心角色,并产生了一个复杂的社交形态,送礼越贵越好,甚至于直接送钱,送有价证券,送信用卡等。此外,这个礼也不讲往来,权力的拥有者是单方面的收礼者,不会回礼。”

  ●谁推动了礼品市场

  送礼成风的时代里,礼品庞大的市场自然吸引商人的目光,这个市场同时也一直在推动着礼品像更贵、更高档、更精致、更时尚的道路上变迁。

  夏学銮说:“礼品高档化,其背后的驱动力是市场,比如某些做广告特别厉害的礼品,其实等于在公开宣扬拜金主义。商家卖力地宣传,一心让消费者掏更多的钱,自然要不断推升礼品的价值,演变而成的结果,就是人们觉得送便宜的礼品拿不出手,最终越卖越贵,越贵越买。”

  实际上,在礼品市场之外,还有一个隐形的市场,即二手礼品市场。夏学銮介绍说:“这是市场经济下的怪胎,权钱交易的畸形产物,很少有普通人把礼品卖出去,基本上都是那些掌握权力的人收了高档礼品,转身卖到二手市场变现,曾经有人主张礼品回收市场的合法化,但是我认为合法化可能将导致更多的腐败行为,因此,不应该支持。”

  ●还能够守望相助吗?

  中国人向来重“礼”,礼尚往来不仅是社交的基本规则,也是被人称颂的文化传统。但是,如果“礼物”仅仅注重于“物”,那么,礼尚往来也就变了味道。

  夏学銮说:“在乡土时代的田园社会中,人们互帮互助,守望相助、邻里相帮,然后在漫长的时间里形成了礼尚往来的传统,它的起源其实是互助,是提供对方所需,而不是看谁的礼品更贵。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在西方世界里,人在社交中可能注重精神层面更多,即便送礼,像送一本书、一束鲜花等,其象征意义更大,跟中国人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类似,不太看重物质层面的礼物。我们看西方的文艺作品、文学作品,几乎没有带一堆礼品去做客的描述。”

  “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带着礼物走亲访友,是中国人过年过节标志性的行为。对此,夏学銮说:“保持守望相助的传统,保持君子之风,才是保持传统礼仪之道,攀比不是传统文化,也不是应该提倡的风气,礼物贵重,并不代表着情意更重。过年送礼,重在礼,轻于物。对于掌握权力的人来说,更应该洁身自律,不能轻易收礼。”

  本版撰文 晨报记者 周怀宗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新网-北京晨报 2012年01月21日 08:1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民意调查:春节回家需要理由吗?
下一条: ·[张跃]春节:少数民族的新文化符号
   相关链接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扎西卓玛]礼物与信仰:一个藏族村庄中的礼物交换习俗研究·[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陈阳]闽南农村婚姻仪式的礼物流动与亲属实践·[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
·[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