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乡关何处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乡关何处

[姚建莉 宋婷]唐装复兴:大国崛起的服饰叙事
  作者:姚建莉 宋婷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1-18 | 点击数:10073
 

  转型策略

  在大环境东风过去后,市场渐趋沉寂,各方谋求应对。

  作为全球华人华商联合总会首席服装设计师,徐丹诺踏出了主营西装的第一步,但依旧保留她的唐装业务,专门为一些外交官员定制,“均价在四五千。”

  秦艺选择也是适当收缩高端路线,但出于对唐装的热爱,李建秦并未发展其它服装分支。

  当时秦艺的服装价格约在四五百元,最贵的1000多元,“一度想用最高档的材料来做唐装,转变后价格上升了不少。”到今天,秦艺的服装均价约在二三千,贵则上万。

  工艺复杂后,产量也随着下降,销量受到一定冲击。

  据李建秦介绍,过去四五百元的衣服,用的面料价格约在20-50元/米,流水线生产,一天至少能生产五六件;而现在二三千元的衣服,用的面料可能价格在100-1000元/米,一天只能生产一件,甚至有的衣服两天才能完成。

  为了更有竞争力,李建秦又带着团队进驻上海商城,为了支付高额租金, “我把房子抵押了,甚至通过向银行贷款来支付员工工资。”

  然而,不久后她意识到,当时的唐装市场波动有其客观因素,她为此推出的转型急进策略,起色不大。

  “当时蛮挣扎的,毕竟装修什么的都到位了,可是我的事业遇到了短板,实在坚持不了,总体看是产品没有足够成熟。”2007年,她只好忍痛退出上海商城。

  回忆起在上海商城的两年,李建秦又爱又恨,“尽管在那里发展了品牌,却流失了资金;虽然流失了资金,却结识了大批客户,很多现在从市中心开车来新地挑唐装。”现在虽然位置变了,但衣服的价格降了,消费者愿意“大老远跑来”。

  当然,她并不满足于现状,“当我们的企业积聚了足够的能量,我还是会‘回去’,不仅那里,我们还要进驻法国巴黎。”陈少峰对此感慨,“作为一个细分市场,唐装行业做低端不值得,做高端一般的企业又没这个实力,动荡是难免的。”动荡的过程中,秦艺的消费群体也在变,“我们现在的定位主要是35岁以上的成功人士。不仅仅是外交官员。”

  行业窘困

  在与其它服装行业的竞争过程中,唐装的筹码并不多。

  首当其冲的,原料和人力成本偏高,“两三年内,真丝价格翻了一倍,由于对手工制作的要求高,唐装师傅难找,薪水要求也更高。”李建秦说。

  据她所说,一件唐装面料、人力的成本大约各占到总成本的30%,“工艺越复杂,如绣花、手绘等比较多时,人力成本会更高。”

  “如果定做,大概50%的成本都是手工。”昆明忆江南旗袍服饰有限公司CEO徐坚告诉记者。

  忆江南1995年开始在杭州设厂,1999年他到云南开分厂,原因之一是劳动力因素,“昆明比杭州省至少10%。”

  徐丹诺认同他的说法,她自己的企业唐装比例已经微乎其微,“市场上的低材质、低成本、差设计,不断冲击着唐装市场。”

  “这是个国家监管力度的问题。”李建秦指出,2001年APEC会议后,每天都有人到她店里抄样,仿冒,很让她气愤。

  但并不需要担心的是,“在唐装行业跟风、假冒并不容易。有些旗袍穿上就像迎宾小姐,而好的唐装一看就是大家闺秀的感觉。”徐坚说,“即使跟风,三年就不会做了。”

  服装行业缴纳17%的增值税,却是实实在在的“负担”。政府各方面的优惠政策,与这样的企业无缘,“2003年前后优惠都是给房地产企业等。”一位知情者介绍称。

  从国外进口的面料更需交高额关税,“如果从意大利进货,运费跟面料的成本是一样的。”李感叹道。

  把这些因素加起来,跟国际品牌一件上万的服装相比,“四五千块的唐装是有点物超所值。”一名25岁的上海女性对记者讲。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1月17日11版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唐易]世界公民菲利普:像丁丁一样生活
下一条: ·[师琰]雾都底色的乡愁:跨文化碰撞体验
   相关链接
·[秦岚]日本新年的“初梦”·[张勃]年的文化内涵
·[刘晓峰]家与年:解读中国文化的深层密码·陆建德:认识自我与重构认同
·张旭东:在新的矛盾统一体中确立价值认同·[甘阳]以家庭作为道德重建的中心
·[刘晖]认同来自何方·[欧树军 章永乐]“就近就业”:提升社会幸福感
·[贺雪峰]农村法制社会及其盲点·[贺雪峰]农村文化的习得与巨变
·[吕新雨]乡村危机与新乡土主义·[罗岗]一条回家路和两类城市化
·[许未来]重回少年时:孔子的全球化诠释·[师琰]雾都底色的乡愁:跨文化碰撞体验
·[唐易]世界公民菲利普:像丁丁一样生活·[王峰]首钢的守望者
·[贺照田]寻求安置精神主体的资源与道路·林鹄 王玉冬:中国传统与普世价值
·[赵晓力]反哺模式与婚姻法(节选)·强世功:重建家庭的意义与挑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