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乡关何处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乡关何处

[唐易]世界公民菲利普:像丁丁一样生活
  作者:记者 唐易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1-18 | 点击数:7213
 

  像丁丁一样生活

  在来中国之前,菲利普就在中东各地游历,仿佛自己小时候的英雄丁丁一样。而这样的游历让菲利普看到并且感知到世界各地的文化。“没有一个完全完美的文化,也没有一个完全完美的国家,”或许跟他复杂的国际背景有关,“我觉得不管你原来的文化是什么,还是你加入什么文化,每个文化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因为文化是人类创作的,人本身也有好的有不好的,这是很自然的,文化中有的事情如果你能放弃就是比较好的,有些是传统的,你必须能接受就是好的,我希望在每个我接触过的文化就是看最好的一部分,比如说有苏联的一部分、有法国的一部分、有捷克的一部分、有中国的一部分,然后就保留最好的、最合适我的,就是比较成功的。”

  各个地方的生活经历让菲利普成了一个语言天才,他精通11种语言。日文、中文、尼泊尔语、土耳其语、韩国语,其他捷克语、法语、英语、德语、希腊语、西班牙语更是不在话下。在众多的语言中转化并不会让他感到困难,“除非我特别累,而且我学外语是很自然的一个过程,大部分的是我小时候学的,还是一个孩子。到了一个地方我想跟当地人交流、玩儿一玩儿,当时是孩子,只是听和说,没有这个学习外语的概念。”

  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上,菲利普都希望舒服。他以前的老板办公室,在西大望路,是一个高楼,而住的地方,本来也是一个高楼,他觉得不太舒服,于是搬到东仓的一个四合院,还在附近选了一间作为办公室。为了避免交通拥挤,他坐公交车。而平时出行则是一辆自行车。为了让自己舒服,他还开了一件咖啡厅,“我觉得北京咖啡厅的空间比较少,这可能有欧洲的影响,欧洲人觉得咖啡厅是很重要的,是大家讨论、见面、玩一玩、跟朋友在一起的地方。星巴克这样的咖啡厅美国人比较喜欢,但欧洲人还是比较喜欢安静的。我觉得,我有两个选择,我可以批评北京说没有咖啡厅,要不然就自己开一个,这样我会更舒服。”

  虽然自己开了个咖啡馆,但是菲利普天天喝茶。对菲利普来说,喝茶是生活的一种平衡,也是一种文化的折射,“在中国文化中最好的就是喝茶,”这个43岁的咖啡馆老板这样说,“当然这个好和不好是由我来决定,”他理直气壮,“我接触过觉得这个合适我、这个不合适我,那我为什么要做不适合我的事情?没必要的。”因此对于自己复杂的国际身份,他觉得“国籍不算什么,我自己有两个国籍捷克和法国,但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护照,不代表更多”。

  在他心中很多人对文化判断最大的错误就是他们认为传统的是好的,在各个国家都是这样的,无论是中国还是欧洲,“但我觉得是错的,尽管很多人问我你到底是哪里人,我说我不能很简单的回答这个问题,我也不想有这样一个限制,我就是一个捷克人或者就是一个法国人,因为如果我这样说其实是不对的,我不能说我是百分之百的捷克人,肯定是不对的,也不是法国人,也不是苏联人,苏联现在也不存在了,所以更复杂。”

  “我在这些地方待过,有感情,就像牧民一样,但并不是一定要回来,因为那些感情是在你心里、在你脑子里面的,所以你不一定必须回到那个地方。”

  特约记者 唐易 北京报道

 

丁丁历险记》对他的影响非常大。在中国人的返乡季节里,看不出他的丝毫乡愁。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1月17日10版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峰]首钢的守望者
下一条: ·[姚建莉 宋婷]唐装复兴:大国崛起的服饰叙事
   相关链接
·[秦岚]日本新年的“初梦”·[张勃]年的文化内涵
·[刘晓峰]家与年:解读中国文化的深层密码·陆建德:认识自我与重构认同
·张旭东:在新的矛盾统一体中确立价值认同·[甘阳]以家庭作为道德重建的中心
·[刘晖]认同来自何方·[欧树军 章永乐]“就近就业”:提升社会幸福感
·[贺雪峰]农村法制社会及其盲点·[贺雪峰]农村文化的习得与巨变
·[吕新雨]乡村危机与新乡土主义·[罗岗]一条回家路和两类城市化
·[许未来]重回少年时:孔子的全球化诠释·[师琰]雾都底色的乡愁:跨文化碰撞体验
·[姚建莉 宋婷]唐装复兴:大国崛起的服饰叙事·[王峰]首钢的守望者
·[贺照田]寻求安置精神主体的资源与道路·林鹄 王玉冬:中国传统与普世价值
·[赵晓力]反哺模式与婚姻法(节选)·强世功:重建家庭的意义与挑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