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端午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端午节专题

[张颖]门插艾,香满堂:民谣话端午
  作者:张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6-06 | 点击数:8717
 

  五毒饼旧京时也称端午饽饽,曾是高档细点。如今北京稻香村、功德林等老字号已又恢复了这传统的端午食品。张天师裔孙画的灵符,后来也与钟馗像成为百姓家辟毒驱邪的镇宅之物。柴桑写的《燕京杂记》曾云,端午“前数日,肆间用黄纸盖朱印,或绘天师、钟馗像,或描五毒之形,人购而粘门上,以逐祟恶。”

  民谣小曲有:“五月端午,街前卖神符,女儿节令,把雄黄酒沽,樱桃桑葚,粽子五毒……孩子们头上写个王孝虎,姑娘们鬓边斜簪五彩灵福。”自两千年前古人就有系五彩丝带和佩带香囊以除毒防疫祛邪之习俗,端午节时更必佩带。古籍《风俗通》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又曰:“五月五日续命缕,俗说以益人命。”

  在男女佩带的香囊香袋内均装有雄香、桂枝、花椒、辛夷、丁香等中药,富贵人家要加装些檀香、麝香。从医药学看,这些药确有一定祛病健身之效,古人除佩带还常放在床前及枕边。

  旧京的妇女们在端午节前常用棉织丝缎剪成布老虎、药葫芦等多种式样,并用五彩丝线绣成王字或五毒虫等图案,年年有翻新,可谓女红竞巧。女孩们常用五彩丝线编织成小老虎、小葫芦,驱邪镇宅,迎吉祥福禄。那旧京学校的手工课,这时节多是让学生用硬纸与丝线缠制小粽子,女孩们多拴在身上或系在小棍上。

  端午节时还用五彩丝线编成玉镯样或环状形的五彩丝带拴系在手足腕和脖颈上,那时称为“长命缕”。 人们还用五彩线在肚兜上刺绣满五毒及老虎的图案给孩童戴上,女孩们还用凤仙花涂染在指甲上。民谣有:“都人重五女儿节,洒蒲角黍榴花辰。金锁当胸花作簪,衫裙簪朵盈盈新。”因这些习俗,端午节又有“女儿节”之称。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新华网北京晚报 2011-06-06 15:48:21

上一条: ·[仲富兰]端午文化:民俗文化意义的开掘与传承
下一条: ·[陶立璠]中韩端午习俗的比较话题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黄晔 万登峰]试论端午节民俗文化促进孝感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之策略·[何彬]端午节历史数据的可视化探索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王者荣耀》特色主题展现身秭归峡谷内外共度端午节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王倩倩]危机与抉择:透视疫情影响下的非遗与民俗·[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
·[徐金龙]屈原故里端午节俗的传承困境及发展思路·[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
·[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