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记忆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历史记忆

[王晓葵]我们应当怎样记忆灾难
  作者:王晓葵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9-27 | 点击数:12997
 

  根据军方记者钱钢的介绍,当时对地震的介绍,绝少提及灾害的损失,震区各级干部向记者介绍情况时,通常使用的语言有:“一次地震就是一次共产主义教育!”“我们以大批判开路,狠批阶级斗争熄灭论、唯生产力论、物质基础论,促进了抗震救灾”,“感谢毛主席,感谢解放军,让咱们唐山人民吃上了‘友谊米’,喝上了‘感情水’,穿上了‘风格衣’”。

  此后的将近10年,几乎没有任何关于唐山地震的报道。到了1985年前后,媒体才开始刊载有关地震的文字。1986年7月,唐山市委主办《唐山劳动日报》开始登载有关地震的回忆录、文学作品和纪念活动的消息。1996年7月,该报开展“我看震后20年新唐山”征文,刊载了一些回忆文章。其中还有某小学开展“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活动,发动小学生向自己的父母了解震灾的体验,在课堂上讲述。在这之后的逢五逢十的日子,都有类似的报道、纪念文章。这些个人的体验虽然在细节上有所不同,但是其话语方式、行文结构以及表达的主旨有共同的特征。下面试举几例。

  例一,“地动山摇,花子扔瓢”,我在孩提时,每逢地 震,奶奶就叨咕这句不知起于何时的俚语。……1976年7月28日,世所罕见的地震把唐山夷为平地。奶奶有幸早“走”了两年,没有赶上这场浩劫。我想,如 果奶奶在世,她也绝不会再唠叨那句陈词的。因为非但“花子扔瓢”早已成为历史,奶奶随着社会的进步,她的“信天命、畏鬼神”的思想也早已被信共产党所代替 了。……夜幕降临了,沉浸在乔迁之喜的唐山人民,有时也会发出思念震亡亲人忧伤的梦呓,但我相信,更多的还是对新生活的憧憬和对共产党的称颂。(1986 年)

  例二,董瀚莲同学的妈妈是解放军从废墟中救出来的,为了清墟,有的战士指甲被掀掉了,晚上下起雨,解放军把受伤的妈妈抬进了部队的帐篷,妈妈常对瀚莲说:“要牢记解放军的恩情。”(1996年)

  例三,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我11周岁,父母在地 震中震亡,残酷的震灾在心头留下了极深的创伤,面对满目疮痍、残垣断壁,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勇气,但是,党中央、国务院迅速派来了解放军、医疗队,全国人 民送来了大批救灾物资,使唐山市很快在震后恢复了生产和基本生活,使我幼小的心灵中对党和政府充满了感激之情,同时深深感受到了共产党的伟大和崇 高。(2001年)

  不难看出,这些叙述都不约而同地遵守一个共同的话语规则。上述的例子可以析出一个模式,即灾害发生——获救——感恩。一部分经过选择的个人记忆进入公共话语,成了公共记忆的一部分。而这些公共记忆的形成反过来又为后来的个人记忆创造了一个模式。从上面列举的跨越了二十多年的三则体验,不难看出后者对前者制定的话语模式的模仿和遵从。

  这些记录,当然是那个时代真实的写照。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了解到过去的年代中国社会的泛政治化的灾害文化特征。但是,它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由于报道和叙述的重点不是“灾害”,而是“救灾”,我们很难通过这些记录,得到有关地震发生时的受害状况,也无法全方位地了解人们对地震反应的信息。因而也就无法总结经验教训供后人借鉴。

  举一个眼前的例子。汶川地震后,笔者到位于汉旺的东方汽轮机厂调查,一位副厂长说,当时有很多人救出来了,可是医疗跟不上,就放在外面排队等着,他的一个部下因为失血过多,快要神志不清的时候,看到一个认识的大夫从身边经过,他使尽最后的气力叫住那个医生,才得到及时救治。很多没有这样好运气的伤者,就死在担架上。还有很多救援者缺少相应的设备和知识,盲目冲进灾区,结果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这些混乱的状况,在唐山地震时就已经出现,但是没有得到认真的总结。悲剧又一次发生了。

  汶川大地震后,“灾害不是新闻,救灾才是新闻”的观念被彻底改变。媒体全方位的及时报道,使全世界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灾区的情况,对抗震救灾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和唐山地震时代不同,有关汶川地震的报道,充满了感人的故事和令人心碎的记录。文体则多是充满感伤与激情的灾害报道文体。这种文体对于打动读者的心灵,唤起同情,扩大支援的规模,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是,这种文章的寿命通常是不长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感伤和激情肯定会慢慢弱化以致消散。2008年夏天的成都,书店里用专柜出售大量关于汶川地震和抗震救灾的书籍杂志。但是,时隔一年的现在,恐怕很少再有人去购买和阅读这些书了。

  看看日本是怎么记忆地震的

  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记录和记忆呢?

  我们来看看日本的例子。为了把1995年1月发生的阪神大地震的教训传诸后世,当年年10月,日本21世纪兵库创造协会开始了关于震灾、救灾的资料的收集和保存工作。1998年4月,阪神淡路大震灾纪念协会继承了这项事业。从2000年6月开始,兵库县花费了两年的时间,开始了大规模的震灾资料的调查。450多人的调查员对NPO、各种团体、临时住宅、公司、学校等进行了调查,先后共收集了当时使用过的传单、张贴物、笔记、照片、在避难所使用的实物等第一手资料16万件。2002年4月建成的“阪神淡路大震灾人与防灾未来中心”公开展示了这些资料。这个纪念馆里收集了上千名受灾者的体验录像,参观者可以在这里观看受灾者讲述的震灾体验。调查人员对受灾者的跟踪调查持续了十年,将访谈记录结集出版。馆里还收集了世界各地关于地震研究的资料,供研究者免费使用。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南方周末 2009-05-06 16:44:51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明珂]边界·移动·抉择:《游牧者的抉择》结语
下一条: ·[王晓葵]解读日本战争纪念碑:刻在石碑上的日本
   相关链接
·[朱志明]民办民俗博物馆与乡土文化记忆传承·[张淇源]作为类民俗的圣地巡礼:时空感重塑与记忆再生产
·[叶玮琪]唯有天太拜魔王:清代京西慈善寺魔王信仰中的“旗人记忆”·[严曼华]地方传说的层级系统与差序实践
·[许诺]集体记忆视角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苏州路径·[徐嘉抚]辽西皮影戏伴奏音乐的文化解读
·[谢红萍]身体技艺、文化认同与区域发展·[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
·[米海萍]试析西南民族的“昆仑”记忆与民俗文化表征·[李炎欣]节日记忆的强化与唤起
·[李欣]长平之战与民间记忆·[李佳南]都市传说:广州城市变迁的缩影
·[蔡达丽]文化记忆、身份认同与活的文化史书写·[祝鹏程]发明一种新文体:近代革命传说的生产
·[张勃]精神返乡与历史记忆:易代之际的民俗书写·[孙正国]乡村记忆、身份重构与神话资源的价值认同
·[穆昭阳]文字史料中的民族记忆与多民族文学观形成·[刘德增]入乡随俗与故乡记忆:明清以来中国移民的文化选择
·[王晓葵]“休闲”中的文化记忆——以日本的“花见”为例·[黄龙光]祖先的鼓舞:彝族花鼓舞的身体叙事与历史记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