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王笛]中国城市的微观世界
——从成都茶馆个案看都市大众文化研究的视角和方法
  作者:王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2-03 | 点击数:8929
 

  进入城市的底层

  茶馆研究是认识中国城市的新的着眼点。我近年对城市的研究包括内陆城市、社会底层、街头和邻居、社会生活的基层单位、以及公共政治,希望这有助于对近代中国城市、社会变迁、文化持续性等问题的理解。关于茶馆的研究证明,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是成都文化最明显的展示,20世纪初社会所发生的剧烈变迁,导致了城市公共空间的重建、人们公共角色的重塑,以及民众、精英、国家关系的重新定义。民众的日常生活与街头和茶馆紧密联系在一起,成都人创造和欣赏其丰富的茶馆文化。城市居民特别是穷人利用茶馆作为其从事商业、娱乐、庆祝等活动。随着社会变化,受到西方影响的社会改良者寻求规范公共空间的使用,民众不得不为维持其对茶馆的使用权进行斗争。

  在现存的关于近代中国政治的研究中,我们看到的儿乎都是精英活动,他们在改良和革命运动中有着显著地位和影响。在20世纪初,当中国城市发生政治演变时,成都与国家政治的联系也达到史无前例的程度。我考察改良和革命怎样把茶馆和民众纳入了其政治轨道,茶馆文化怎样被演变成为茶馆政治,通过考察国家与民众、国家与精英的冲突,考察精英和民众怎样具有了新公共角色。我们看到,在这个时期,虽然茶馆生活继续进行,但茶馆不再仅仅是一个谋生、日常生活、体闲的空间,而成为政治冲突的舞台。民众在茶馆的活动也陷入了地方政治的斗争中。

  在中国史领域,焦点基本放在精英思想怎样影响了政治,但茶馆研究为大众文化和地方政治关系提供了一个新角度观察社会演变。政治的变化无常导致公共秩序的恶化,影响了邻单和社区的稳定。整个城市性别、阶级、族群间的冲突加剧。不过,我们应该意识到,政治演变使一个相当封闭的区域开放,带来了新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辛亥革命后的成都提供了一个政治怎样影响日常生活的极好实例,也显示了大众文化研究中政治问题的重要性。

  问题意识

  当我们试图对都市大众文化问题进行微观考察时,面临许多困难。一个卞要问题是收集和解读资料的困难。我们知道,中国历史是由精英所书写的,民众的日常生活在地方和国家的正统历史中缺席。克服这个缺陷意味着我们应该修正,我们过去对史料的认识,进一步开拓新资料。更为困难的是对资料的使用。由于精英是记录者,虽然我们的研究对象是民众,但我们所看到的大众和其日常生活是透过了精英的眼睛。怎样处理文字资料成为研究大众文化的一个关键的问题。这导致一些学者提出了“庶民能否讲话”的疑问。虽然我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但认为必须要以新的思路解读和利用资料。一般说来,我们必须意识到所使用资料的性质,以及使用它们来研究大众文化和下层阶级的局限。

  由此产生了第一个问题:茶馆的研究面临怎样区分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问题。虽然历史学家们都承认两者不同,但对它们的定义却一直存在争论。研究中国的西方学者提出大众文化的汉语甚宽,“从民居到大众崇拜,从灌溉技术到皮影戏”。在我关于街头文化茶馆的研究中,所讨论的大众文化是民众所创造的文化。在传统社会,由于缺乏文化交流,文化的区域和地方性十分明显。因此,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经常联系在一起。按照葛兰西(A ntonio Gramsci}的说法,通俗歌曲可以有二种:一是“由民众谱写而目为民众谱写”,一是“不由民众谱写但为民众谱写”,二是“既不由民众谱写也不为民众谱写,但由于与民众思想和感情接近,而为民众所接受”。

  我的研究焦点是第一类,但是正如,如甘斯(Herbert Guns)所指出的:“许多大众文化的创造者比他们的观众受的教育更好。"因此我有时也必须考虑到葛兰西的第一和第二类。

  第三个应该强调的问题是,是否地区或地方的研究可以提供一个理解中国城市和城市生活的一个普遍模式。微观研究的意义在于,能够为城市研究上升到一个更广义层次提供个案分析,其不仅能丰富我们对成都的知识,而目有助于我们理解其他中国城市。由于中国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特征的复杂性,任何同一或例外都应该在我们的考虑之内。

  我们应该意识到的第四个问题是,对社会最基层单位的研究和进入城市底层的同时,也应该重视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事件。一方面,对微观和下层研究使我们能观察那些在社会底层知之不多的现象。另一方面,对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的考察加强我们对政治和日常生活的深刻理解。因此,当我将焦点放在城市民众、街头、茶馆,那么精英、国家、政治运动等不可避免地纳入我的讨论之中。这种取向使我们在研究微观问题时,也充分注意到宏观的历史事件。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史学月刊》2008年第5期

上一条: ·[王笛]城市、茶馆与日常文化
下一条: ·[王笛]近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叙事方法的思考
   相关链接
·[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万水清 朱婉尚婕 稽明星]基于文化聚落中的都市茶馆变迁
·[陶子煜]当局者观·[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刘璐瑶]风险社会语境下当代日常生活仪式的变与不变·[安可然]日常生活视角下的手艺传承
·[徐赣丽]如何回到生活:手工艺产业化之路·李向振:《活法儿:京北城郊村的生计策略与日常生活》
·[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
·[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周星]关注世事变迁、追问“生活革命”的民俗学
·[韩若冰 黄潇婷]“日常生活”视角下黄河文化与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孟令法]越界—虚构化行为:仪式生活与图像叙事的非常态表达
·[罗瑛]景颇族日月神话的仪式与日常生活实践·[陈星煜]坚定开辟当下生活世界的民俗研究
·[吴秀杰]解析日常文化中的量化结果诸态·[王均霞]朝向普通人日常生活实践的神话图像叙事研究
·[施爱东]讲故事的民俗学:非常事件的正常解析·[张士闪]中国礼俗传统的田野考察与文化阐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