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王笛]城市、茶馆与日常文化
  作者:王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3-03 | 点击数:13149
 

  [1]李劼人:《暴风雨前》,《李劼人选集》第1卷,第340页。

  [2]微观历史在欧洲社会和文化史的研究中有长足发展,例如Ginzburg,The Cheese and the Worms:The Cosmos of a Sixteenth Century Miller;The Night Battles:Witchcraft & Agrarian Cults in the Sixteenth & Seventeenth Centuries; Clues,Myths,and the Historical Method;Muir and Ruggiero eds ,Sex and Gender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Microhistory and the Lost Peoples of Europe:Selections from Quaderni Storici,and History from Crime。虽然这个研究取向到目前为止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影响甚微,但史景迁以一些小人物的经历作为透镜来观察历史,如《王氏之死》,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微观史”。见Spence,Death of Woman Wang。由于缺乏像欧洲宗教裁判所、教会等那样系统的档案资料,我不可能像一般欧洲微观历史研究那样集中讨论某一个案例,而是通过茶馆这个小的社会空间里所发生的各种事件,进行综合和个案分析。关于“公共生活”的定义,见Wang,Street Culture in Chengdu:Public Space,Urban Commoners,and Local Politics in Chengdu,1870-1930,pp 13-14。这里“日常文化”是根据G 鲁格埃罗所定义的“关于日常生活广泛共享的话语和实践”,见Ruggiero,“The Strange Death of Margarita Marcellini:Male,Signs,and the Everyday World of Pre Modern Medicine.”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 106 no 4(October 2001):1141-1158。关于日常生活的一般理论研究,见Certeau,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Lüdtke,The History of Everyday Life:Reconstructing Historical Experiences and Ways of Life。个案研究见上引鲁格埃罗的文章。在这个研究中,我经常用“下层阶级”(lower class)或“普通人”(ordinary people)这样的词语,是指那些生活在中下层的无名的、被遗忘的人们。本研究中的“精英”和“社会(精英)改良者”与我在《街头文化》一书中的定义相同。见Wang,Street Culture in Chengdu:Public Space,Urban Commoners,and Local Politics in Chengdu,1870-1930,pp 16-18。

  [3]“国家”这个词在本书中经常出现,在英文中,与中文“国家”一词相近的词至少有三个是常用的,即“country”、“nation”和“state”。但这三个词在英语中有明显区别,country是从地缘的角度讲“国家”,nation从民族的角度讲“国家”,而state是从国家体制和国家机器角度讲“国家”。在本书中,我所讲的“国家”是state,因此经常又是政府的同义词。作为state的“国家”,在本书中有时也具有不同的含义,相对人民而言,其是“政府”,可以是中央政府,也可以是地方政府,在军阀时期也可以是军阀政府;相对地方而言,其是“中央政府”,具有state和national的双重含义。因此,“国家文化”,英文我用的是national culture,其中也包含了state所推行的文化。这里还有必要对本书中的“地方文化”和“国家文化”进行一些解释。我认为所谓地方文化,就是由于地理、生态、生活方式所形成的地域的一种文化现象。由于过去交通的不发达,社会相对分离,所以文化具有各自的独特性。而对国家文化要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随着时空的转移,特别是近代由于交通的发展和政治的冲击,地域间的交流不仅更频繁,规模也不断扩大,地方文化和国家文化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而且这两个概念之间经常发生游离。但是我认为国家文化至少包含以下三个要素:第一,是由国家权力来提倡和推动的;第二,有利于中央集权的;第三,有一个全国的统一模式。

  [4]2000年周锡瑞编辑了一本论文集《重建中国城市》(Esherick ed ,Remaking the Chinese City:Modern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1900-1950),主要讨论现代性和国家认同,文章包括钱曾瑗(Michael Tsin)关于广州(“Canton Remapped”)、罗芙云(Ruth Rogaski)关于天津(“Hygienic Modernity in Tianjin”)、司昆仑(Kristin Stapleton)关于成都(“Yang Sen in Chengdu:Urban Planning in the Interior”)、汪丽萍(Liping Wang)关于杭州(“Tourism and Spatial Change in Hangzhou,1911-1927”)、董玥(Madeleine Yue Dong)关于北京(“Defining Beiping:Urban Reconstruction and National Identity,1928-1936”)、C 姆斯格若夫(Charles Musgrove)关于南京(“Building a Dream:Constructing a National Capital in Nanjing,1927-1937”)、麦金农(Stephen MacKinnon)关于武汉(“Wuhans Search for Identity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麦岚(Lee McIsaac)关于重庆(“‘Righteous Fraternities’ and Honorable Men:Sworn Brotherhoods in Wartime Chongqing”)等专题研究。这些文章揭示了城市规划、建设、卫生、秘密会社等问题。关于这个改良在成都的系统研究见Wang,Street Culture in Chengdu:Public Space,Urban Commoners,and Local Politics in Chengdu,1870-1930和Stapleton,Civilizing Chengdu:Chinese Urban Reform,1875-1937。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凤凰网读书频道

上一条: ·[陈家琪]超越日常度日的时间经验何以可能?
下一条: ·[王笛]中国城市的微观世界
   相关链接
·[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万水清 朱婉尚婕 稽明星]基于文化聚落中的都市茶馆变迁
·[陶子煜]当局者观·[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刘璐瑶]风险社会语境下当代日常生活仪式的变与不变·[安可然]日常生活视角下的手艺传承
·[徐赣丽]如何回到生活:手工艺产业化之路·[刘明菊]城市化语境下中国民间信仰新样态
·李向振:《活法儿:京北城郊村的生计策略与日常生活》·[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
·[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
·[周星]关注世事变迁、追问“生活革命”的民俗学·[韩若冰 黄潇婷]“日常生活”视角下黄河文化与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孟令法]越界—虚构化行为:仪式生活与图像叙事的非常态表达·[罗瑛]景颇族日月神话的仪式与日常生活实践
·[李琦]城市化进程中庙会文化空间的重构·[陈星煜]坚定开辟当下生活世界的民俗研究
·[吴秀杰]解析日常文化中的量化结果诸态·[王均霞]朝向普通人日常生活实践的神话图像叙事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