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中秋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中秋节专题

[萧放]人月双圆庆中秋
  作者:萧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28 | 点击数:11332
 

  八月十五正逢大量鲜果上市,西瓜、石榴、枣、栗子、柿子、胡桃、橘柚等都可用来献月,此外,毛豆、芋头也都是节日供品。这些瓜果供品总被赋予吉祥寓意,传达着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上海人家要供四色鲜果,多为菱、藕、石榴、柿子等,寓意“前留后嗣”,还有煮熟的毛豆荚、芋艿,称为“毛一千,余一万”,以讨吉利。在江苏连云港,讲究的人家必备八大件:取意团圆的西瓜、多子的石榴、事事如意的柿子、长寿的花生(因花生又称长生果)、谐音“早立子”的枣和栗子、有“螃蟹爬月”之谓的螃蟹以及特大的一块“团圆饼”(也称光饼)。在北京,讲究的人家,祭月一定要用西瓜,且将其切成莲花瓣状。西瓜取音于喜,取形于圆,取瓤于红,取子于多,意喻一家人团团圆圆、欢欢喜喜、红红火火、多子多福。并将桃与石榴相对,取“桃献千年寿,榴开百子图”之意;又供柿子和苹果,谐音“事事平安”;枣和鲜栗子可撒于苹果、柿子之间,寓意“朝朝平安利市”。(图片3)

  为了祭月,人们还要买下供月用的纸像,即月光神祃。月光神祃也叫“月光纸”、“月宫稿”,北京称为“月亮马儿”或“兔儿爷马儿”,江苏徐州称“月姥娘马”,至少在明代就已出现,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描述八月十五祭月场景时就提到:“纸肆市月光纸,绘满月像,趺坐莲华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纸小者三尺,大者丈,工致者金碧缤纷。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向月供而拜,则焚月光纸……”20世纪50年代以前,在北京,每年的八月初十以后,就有走街串巷叫卖月光纸的小贩,边走边吆喝:“买月亮马儿——供佛的月亮马儿!”而市面各纸马铺、南纸店也都在门前摆出已裱好的月光神祃,甚至油盐店、杂货店也有出售。(图片4)

  汉族祭月常在家宴之后。在庭院中对着月亮升起的方位设下供桌,摆上香炉烛台以及备好的各种供品。当皓月升起光照大地之时,人们就将香烛点燃,或望空对月而拜,或拜所供月光神祃。祭月时,妇女多一边磕头一边喃喃祝祷:“八月十五月正圆,西瓜月饼敬老天。敬得老天心欢喜,一年四季保平安。”祈愿全家幸福平安。

  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着祭月、拜月的风习。鄂伦春人祭月时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摆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叩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收到盆中,然后不停地用小石子击打,俗称“打月亮”。广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更典型,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竖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社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整个活动分为4个阶段: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等。由此可见,在偏远民族中仍传承着遥远的祭月古俗,在中秋时节人们能够与月神进行直接的对话与交流。

  赏月。中秋赏月,民间称为“玩月”,也称“圆月”、“望月”。人们选在中秋赏月是有科学道理的:八月仲秋,气温冷暖宜人,空中水汽相对减少,气压增高,且风少、扬尘少,所以空气特别清新洁净,加之时近秋分,太阳几乎是直射到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反射出来的月光也特别明亮,所以月亮看上去又圆又亮。所谓“月到中秋分外明”,所谓“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

  我国至少在魏晋时期已有中秋赏月、玩月之风。到了唐朝,人们精神浪漫,气象恢弘,亲近自然,更将清秋明月视为可赏可玩的宇宙奇观,“千家看露湿”,“通夕少人眠”,中秋赏月成为当时的一大风景。宋代,人们赏月的热情不减。在北宋东京,每到节日来临之际,富贵人家会将台阁楼榭装饰得多姿多彩,民间则争相到酒楼茶馆举杯畅饮,赏玩月亮。”南宋杭州中秋夜更是热闹,银蟾光满之时,不仅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楼,酌酒高歌,临轩玩月,“以卜竟夕之欢”,中小商户也登上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在此良夜,街上买卖不断,直至五鼓,玩月游人,更是达旦不绝。

  明清之后,因时代变迁,社会生活中现实的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在普通民众的中秋节俗中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尽管如此,赏月仍然为不少人钟爱。(图片5)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张勃]中秋节形成于唐代
下一条: ·[刘德增]中秋节源自新罗考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王者荣耀中秋皮肤上线,2021荣耀中国节圆满落幕·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
·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宋军朋]节日习俗中的避瘟实践及其传承价值研究
·[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孟令法]地方性防疫知识的传承与转型
·[柯小杰 张沙]嫦娥形象的变迁与中秋节“团圆”意象的构建·[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
·[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徐赣丽]当代城市空间中的民俗变异:以传统节日为对象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